“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有效路径探析
2020-03-11
(扬州市职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全面启动高校“三全育人”的改革试点工作。该通知提出,高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为此,高校应深入探索和理解“三全育人”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学理基础,结合实际情况,聚合校内校外一切育人资源,协同合力,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迈上新高度。
一、“三全育人”的学理基础
(一)蕴含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人类社会理解为“一切关系同时存在又相互依存的有机体”[2]。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是一个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层次关系所共同构成的有机体,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动态性。从整体性上而言,在社会有机体中,整体是由各个局部所组成的,但并不是局部的简单叠加。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产生出整体大于局部的效果,共同推动社会整体的发展进步,同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内部的各要素之间同样也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从动态性上而言,社会有机体是如同自然界的有机物一般处于一个时刻变化发展的过程之中。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之一,是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道德教育也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之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想要切实增强实效性,应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首先,把握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性特征,将校内校外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形成良好的合力,相互协调、共同作用,推动思政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其次,明确社会是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系统,时刻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吸纳新的思政教育工作内容与形式,培养出真正能够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社会主义人才。“三全育人”的理念,强调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将各类资源整合、形成合力,同时注意新的教育内容和平台的使用,以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这正切合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
(二)彰显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就是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3]。具体来说,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在个人素质、社会关系以及个性自由等三个方面。从个人素质而言,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人的全面能力的发展。只有人的全面能力的发展,才能使人适应不同的劳动和社会实践的需求,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需要。从社会关系而言,马克思认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4]。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只有摆脱物的依赖性、实现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全面性,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实现的可能。从个性自由而言,马克思认为私有制使人割裂个体与社会的联系,在个人发展中过分强调自我性,忽视社会性。只有“建立个人全面发展的他们的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阶段”[5],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其他所有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样的社会中的人,才能成为真正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人。
据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应结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角度出发。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一是运用各种手段,将德育活动渗透到高校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当中,将德育工作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活动等结合起来,力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二是结合时代发展的特征,充分重视学生社会关系的发展,帮助学生建立起良性的社会交往关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三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激发个体的创造性。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的真正含义,激发其自我意识,明确其自身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所在,从而创造性地开拓人生,并自觉服务于社会发展进步。“三全育人”的理念,强调思政教育过程中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正契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三)契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6]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的一切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其本质都是实践的。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更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与此同时,认识对实践则具有反作用,能够引导实践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正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7]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最为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切实有效地做好这项工作关系到能否培养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兴衰成败。而正确的教育理念则会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起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应在优化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动员校内外一切可以动用的教育资源和手段,尽可能深入和全面地开展教育工作,并在持续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总结经验,形成关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真知灼见,进而引导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过程。以往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教育工作人员上投入相对有限、在内容上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相脱离、在形式上与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教育教学手段脱节,难以形成符合高校特色的思政教育工作方法。“三全育人”的理念,契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摈弃将思政教育工作与高校其他工作相割裂的做法,有利于在更大层面和更深层次上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实践工作的开展,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当前高校“三全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全员育人理念未能形成共识
“全员”是指学校的全体教师、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乃至教辅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所有教育主体。实现全员育人要强化高校全体教职工的育人意识。因为学生接受的教育,来自学校的每个岗位和每一名教职员工,只有始终围绕“学生”这一核心,根据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结合高校教职工不同的工作属性、内容范畴、服务对象,建立富有差异性和针对性的育人责任清单,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与自我教育等功能,才能达到全员力量的整合[8]。但由于长期受到科研及就业压力的影响,部分高校形成了重视学术研究、注重技能培训、轻视人文素质的风气。尽管习近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三全育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部分高校领导及教师对“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性仍认识不够,重知识技能教授、轻素质培养,缺乏抓好育人工作的责任和激情,思政教育任务向思政课专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倾斜的现象仍较为普遍,全员育人理念难以落到实处。非思政课专任教师、教辅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参与热情不够,即便参与育人活动,也往往流于形式。
(二)全过程育人未能切实贯彻
全过程育人是指学校每个部门、每个人员、每个环节的工作,都对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负有教育的职责和义务,都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应当根据学生在校期间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使育人的各项工作覆盖全过程。大一阶段应培养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明确大学学习的目的;大二、大三阶段应帮助学生提升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加深对专业的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提高学生对自身专业的热忱;大四阶段应培养学生健全的身心素质,同时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从学生向职业人、社会人的过渡。但是在实际育人工作过程中,高校往往存在重视大一开学季和大四毕业季两个衔接阶段的教育及管理,忽略中间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现象,导致“两头紧、中间松”,不符合“三全育人”倡导的将思政教育覆盖学生求学成才全过程的教育理念。
(三)全方位育人存在短板
全方位育人是指高校各个领域中的各项工作,各项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均承担着学生教育的责任和分工,这些责任及分工的有机结合,构成学校学生思政教育的整体系统。根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高校应充分发挥网络、心理等各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对照中共中央和教育部的要求,很多高校的全方位育人仍存在短板,突出的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育人机制上,协同联动存在缺陷。高校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各职能部门之间只有相互协同,发挥各自优势,才能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然而在实际育人过程中,往往存在校内各部门机构各自为政的现象。育人工作看似开展得非常频繁,但是由于缺乏协同联动,育人内容单一、育人形式重复性强,无法产生良好的育人实效。二是在育人手段上,注重显性教育手段,忽视隐性教育手段。全方位育人要求高校在育人过程中,既要利用好思政课、专业课、德育基地等主渠道,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社团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隐性教育,增强思政教育的趣味性。但是部分高校在开展育人工作时,由于利用渠道有限、方式方法单一,对基于网络技术的新媒体平台等学生使用率较高的平台不够重视,影响育人的实际效果。
(四)“三全育人”保障机制不完善
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核定落实高校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党务工作干部编制;按照政策与经费并重的多元化支持原则,从协同育人机制体制改革的实际需求出发,推动建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协同育人创新贡献为导向、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工作体系;加大学校各项育人项目的经费投入,确保经费保障落实到位。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大部分高校由于各类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在经费保障、制度保障、组织保障、人员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制度层面上,“三全育人”工作的考核奖惩办法、教职员工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未建立、健全和完善;在人员保障上,达不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的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200配备专职辅导员教师、不低于1∶350配备思政课教师、不低于1∶4000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等要求,呈现出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足,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待遇低,学校育人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的等具体问题。
三、“三全育人”视阈下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
(一)聚焦发力“教师思政”,倡导全员参与育人
高校提升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需树立多元主体共治理念,努力构建全员育人的思政教育多元供给主体格局。2019年3月,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9]。由此衍生开来,要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首先要聚焦教师。高校在力行“三全育人”理念、提升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时,应做好学校全员教师党建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全体教师的“三全育人”意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更进一步说是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而每个学生的思想变化都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想要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发挥价值引领作用,教师就不能将工作停留在言传上,而更需要身教。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应建立健全高校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开展全体教师思想政治轮训、鼓励支持全体教师广泛开展社会服务互动,增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以及个人道德素养,使其在与学生的交流接触中以身作则,令学生耳濡目染。其次是加强工作机构建设,完善人才培养的评价考核机制。高校应建立健全教师、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联系学生、关爱学生、培育学生的长效机制。将学生的思想引领、价值培养、素质提升纳入教师的考核指标体系,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工作评价和效果评价相结合,研究制定内容全面、指标合理、方法科学的育人评价体系,完善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核制度,营造出浓厚的全员育人氛围。
(二)聚焦发力“学生思政”,做到全过程精准育人
高校在“学生思政”上发力,即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协调平衡和良性互动,从而达到提高思政教育质量与效率的目的。首先,在育人理念上摒弃以往思政教育工作一味唱高调、不接地气的做法,将思想价值引领与解决学生面对社会热点的实际困惑结合起来,将综合素质提升与学生走向社会的现实需要协调起来,使学生真正意识到思政教育工作之于自身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参与、配合学校的育人工作,提升工作效果。其次,在育人的内容上,一是以生涯发展教育为主线,贯穿学生成长发展全过程。通过开展学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鼓励学生“仰望星空”;构建实践训练体系,举办职业发展大讲堂、职业竞争力挑战赛等,引导学生“脚踏实地”;健全咨询辅导资助体系,统筹解决学生求职时遇到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助力学生“放飞梦想”,把握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在关心人、帮助人、服务人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是将思政教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相互融合,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校园文化具有非常显著的隐性教育功能。相比思政课、讲座等显性教育手段,校园文化隐蔽性、开放性、及时性的一系列特点,使其更加容易为学生群体所接受,因此在思政教育工作方面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学校可以通过技能竞赛、图书馆文化活动等,帮助学生树立起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通过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寝室等创建活动,着力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与人格教育、诚信与责任教育;通过普法宣传、迷你法庭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法律和公民意识教育,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
(三)聚焦发力“课程思政”,打造全过程精致育人
人人育人,门门育人,意味着师生都是育人主体,每门课程都具有育人的功能。“课程思政”强调将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意识、法律意识等传统思政教育的元素融入其他课程之中,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和道德法律素质,以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作为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举措之一,“课程思政”得到高校教育各方面的广泛认同。但在具体践行中还需考虑分层分类,知行合一,切实提高教育供给的实效性。一是打造具备强大魅力、学生真心喜欢的思想政治“金课”。要想真正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首先要办好思政课。当今,基于互联网的一系列新的教学手段和技术正日益深刻地改变着高等教育的模式。高校的思政课应积极利用新型教学技术,通过微课等在线教学形式实现学生课下的碎片化学习,通过VR、AR技术拓宽学生的实践教学内容,建立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使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更加人性化、便捷化、高效化。二是深入挖掘专业课程育人功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高校应通过制定完整的“课程思政”实施制度,将“课程思政”工作科学化、长效化;各学院应组织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相互协作,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等手段,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同时有目的地培养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使其能够将这些元素系统性、连续性地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将思政价值引领的功能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构建起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四)聚焦发力“环境思政”,实现全方位保障育人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10]良好的环境由人来打造,相应的良好的环境也能给人以正面的影响和教育,因而营造良好的校园思政环境与氛围是高校育人的重要一环。为此,我们需努力做到:第一,净化政治生态环境。“高校要始终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等制度,强化党委定方向、做决策的领导地位。”[11]建立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思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思政教育工作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工作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评估,实现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制定实施高校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测评体系,加强课堂教学、讲座论坛以及校园官微、官博等主要阵地的管理。第二,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探索“知识+能力+道德”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健全“德育学分”学生考核机制,深化“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完善学生素质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出台学校“榜样引领”工程实施办法,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以“挖典型—树典型—学典型”为主线,挖掘各个类型的学生典型,构建思政教育典型示范引领体系,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第三,健全制度保障环境。健全部门协作常态机制,建立相关工作部门、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经费投入,严格按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要求按照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以及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同时推进思政教育工作集成式、项目化建设,为思政教育的“科学供给”提供激励和保障,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培养学生。
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的核心工作之一,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各高校只有强化思想认识、重视顶层设计、协调各方资源、落实保障机制,形成思政教育的合力,才能真正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这个角度出发,“三全育人”既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理念指引,也是开展实际教育的工作方法。高校在实际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秉持这一理念,积极创新教育方法,不断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