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非现场审计在基层央行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2020-03-11吴娟娟中国人民银行常德市中心支行

消费导刊 2020年51期
关键词:资料单位基层

吴娟娟 中国人民银行常德市中心支行

非现场审计在基层央行的运用主要是通过对本级行和下级行的业务数据和管理资料的连续收集、整理、分析,查找管理中疑点,从而发现问题,评价被审计单位和部门的风险程度,为编制审计计划、安排审计资源、现场审计提供线索和支持。在今年疫情发生之前,基层央行的非现场审计主要用于审前调查和风险评估。疫情发生以后,由于现场审计受阻,非现场审计被广泛运用起来。

一、非现场审计程序

1.资料收集。通过网络、纸(磁)介质等信息传输渠道,收集管理数据、业务及文字资料。如下载财务数据、国库业务数据以及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管理办法、内部管理制度汇编等收集被审计单位的基础数据。

2.资料整理和分析。按照审计要求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采用各种方法分析收集到的资料的异常情况,找出与审计采用的标准信息的差异。常用非现场审计方法包括:一是核对法。核对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或与上级要求的不同处。二是对比法。将审计人员采用的数据或标准与被审计单位或部门的数据对比,或相似被审计对象之间的数据进行对比,找出疑点。三是趋势分析法。对长期的某些指标进行变动趋势进行分析,观察其波动区间,分析其合理性。四是因素分析。将影响数据指标的多项因素分别加以考量,分析各因素及其变化对该数据指标的影响。

3.资料核实。就发现的异常和问题,向审计对象进行核实,根据核实结果做出审计判断。

在今年疫情期间,我行对企业银行账户“放管服”改革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由于基础数据太大,审计力量明显跟不上审计要求,我行开发了“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辅助审计软件”,用于“放管服”审计调查的数据整理和分析。通过对该程序的使用,以及在国库审计、经济责任审计、预算审计等专项审计中的非现场审计的应用,我们发现非现场审计在基层央行的内部审计中的意义和局限性。

二、非现场审计的意义

1.提高审计的灵活性和全面性。基层央行的内部审计主要以同级监督与下查一级为主,非现场审计不断收集多单位的业务数据,进行连续监测,全面分析不同单位的内控状况、风险程度,对有关业务领域、职能进行风险评估,适时开展针对性较强的专项审计,增加了审计的灵活性和全面性。

2.节约成本、提高审计时效性。非现场审计借助发达的网络和快递系统,持续地收集资料和数据,运用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减少审计人员的大量翻阅资料与重复核算工作,让审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关注问题背后的风险,做出更加专业的职业判断,让风险隐患暴露在萌芽状态,使被审计对象降低风险,减少损失,从而提高审计时效。同时,非现场审计还能提供关键资料和数据,使审计人员事先了解,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审计方案,有的放矢开展审计、核实,减少现场审计需要的资源,节约审计成本。

3.强化审计管理规范、科学。人民银行实行垂直的审计体制,审计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在客观上要求进一步提高。大量采用非现场审计手段,既可以综合各方面因素,对各被审计单位、各项业务、各项职能、各风险点进行评估,掌握风险的变化,又有助于全面制定审计计划,科学制作审计方案,精准选择审计方向,高效配置审计资源,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持。

4.培养信息技术审计专业人员。在非现场审计的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通过整理数据,进而分析、修改、优化和自创审计模型,如我行在今年开发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辅助审计软件”程序,专门针对账户管理“放管服”改革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不仅提高了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同时熟悉了内部的业务流程,有利于培养一批精通信息技术审计人才。

三、非现场审计的局限性

一是收集资料质量参差不齐。内审人员在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时,发现由于信息录入不严谨或未输入,缺失、错误、失真现象比比皆是,导致信息质量不高,审计人员无法采用,无法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

二是非现场分析方法的局限性。非现场审计最常运用且能运用自如的主要是对比分析、变动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而对需要使用核对法、差异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的数据,缺乏直观的财务、业务资料,需要与现场审计相结合,才能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

三是反复沟通影响审计效果。由于业务技能、理解能力等的差异,被审计单位主观认识上的不足,资料不能及时提供,其时效性大打折扣,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不如面对面沟通畅通,造成反复沟通,影响沟通的效果,特别是面临着质询的问题时,被审计机构有时间进行整改以应对质询,审计人员可能得不到真实的情况回复,影响审计人员做出正确准确的判断、评价和结论。

四、基层央行有效开展非现场审计的思路和方法

1.完善非现场审计软件,丰富分析模型。借鉴他人先进成果,如模块化、嵌入式审计软件包,实现与业务系统的无缝对接和同步运行,持续收集审计资料的,实时进行动态监测。通过建立分析模型,将科学的分析技术和宝贵的经验固化到系统中,切实保证审计质量。各种审计方法有效结合,有效控制审计风险。

2.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为了保证非现场审计的效果,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如非现场审计的职责、权限、内容、范围等要做出明确的规定;对非现场审计的程序、方法,资料的取得要有可操作性的强制性规定等,从管理制度上保证非现场审计的有效开展,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非现场审计的作用。

3.加强业务培训,优化审计资源。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现代审计理念和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的培训,现场审计人员与非现场审计人员要同培训,同操作,要培养一批既熟悉央行业务、内控要求、风险防控,又熟悉信息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审计人才,定人、定岗、定责,及时分析和处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做到正确应对,有效防控风险,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履职水平。

猜你喜欢

资料单位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基层在线
填单位 要推敲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看错单位
协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