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商务英语专业"双证融通"课程教学改革

2020-03-10舒亚琴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2期
关键词:双证融通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舒亚琴

摘 要:面对新时代的发展,对人才也有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全面改革开发,国际贸易加强,对复合型人才需求更加的强烈,就比如对于商务英语方面的人才,也有了新要求,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也发生了一定的改革。本文就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进行探究,分析在“双证融通”下面对的课程改革创新。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双证融通”;课程教学改革

引言: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改革,一直都是这几年所探讨的问题,一方面是人才就业难的问题,经常出现专业不对口就业;另一方面就是当前社会发展新形势,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让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问题,在“双证融通”提出,就为当前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困境,更多的学者和教师也开始深入对“双证融通”的探索,分析其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其实,以及改革措施。

1. “双证融通”概念

双证通融两类证书内涵的一个衔接,实现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通融,实现“一教双证”,两类证书分别是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在目前的教育领域里,双证融通是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我国目前一种理想培养模式,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让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落实到就业准入制度、保证从业者素质的重要举措。让大学生可以在学校受教育中获取到职业资格证书,达到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双证通融制度已经成为我国国家教育法规的要求,是社会人才市场要求,也是新时代教育自身的特性[1]。

双证通融下的课程教学,是学习者可以通过专业学习,获得毕业证书可以多个职业资格证书,比如对于旅游管理专业,除了可以获得最终的毕业证书之外,还能获取导游证、酒店经理职格证、旅游咨询师等多个相关证书。又比如商务英语专业,除了毕业证书之外,其职业资格证书就包括了专业英语级别证书、商务英语资格证书、还有相关翻译资格证书等等。因此在双证融通下的专业教学,特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融通、课程评价方式与职业技能鉴定方式的融通、学历教育管理与职业资格管理的融通。让专业教育更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将职业标准融入到课程标准中;在课程评价中,要融入职业技能鉴定,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相关的规范进行确定,进行考核。

但是目前实际专业教学中,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自身的专业教师模式与“双证融通”出现了不适应。就比如商务英语专业,因为很多院校专业开设补偿,在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就比如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想,就导致无法实现“双证融通”。在而这实际的融合中,也还处于初级探究阶段,很多思想和理论不够成熟,就比如过于关注而这的差异性,阻碍了两者的融合;传统教学体系的影响了“双证融通”带来的教学改革进程,无法满足其教学需求;还有就是教师队伍专业能力需要提升,双师素质教师较少,教师整体的能力水平无法满足其要求;另外,专业教学考核评价方式的不合理,也阻碍了“双证融通”,比如传统的试卷笔试方式,考核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不能有效的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2]。

2. 商务英语专业“双证融通”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 整合优化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商务英语专业要想实现“双证融通”教学,首先还需要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上分析,在“双证融通”的要求上,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分为四大模块,分别是:基础素能、核心素能、素能拓展、岗位导向,基础素能是一些基础性教学,比如一些思政、语文、艺术、普通话、计算机技术等;核心素能是针对商务英语专业的一些核心技能,比如英语口语、听力、协作、阅读等能力,还有国际贸易、会计基础、国际市场营销等;素能拓展是比如针对后续就业的一些培养,包括了创业教育、顶岗实习、职业规划、实训、国际商务礼仪等;岗位导向更多的是针对一些面对岗位的实践操作能力[3]。

在双证融通制度下,就需要把英语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技能相结合,培养目标:毕业生就业岗位群确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种类、级别、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此来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等。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岗位导向的相关证书,确保相关课程标准要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要求统一,教学模式与考核方法与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的知识技能考核要求统一。简单来讲,就是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完成资格证书考试,而不需要在花费专门的精力去单独学习考证。

2.2 加强实践教学,丰富教学组织形式

职业资格和岗位技能认证关注的是实践操作,在商务英语专业也是一样,关注学生是否可以满足社会人才需求,是否可以胜任岗位,让学生可以通过在校的学习,很快适应到岗位,实现自我展现和发展。这就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需要确保教学活动与岗位工作流程一直、行为相统一。

首先要夯实核心专业技能,打造职业岗位专能。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来讲,其核心技能就是跨文化商务沟通。因此课程就要以语言文化沟通为主,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以及翻译、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法等等,就是其核心技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打造专业岗位专能的时候,要重视设计的社会发展和国家商务贸易现状,确保其对人才的需求与,避免出现人才市场需求与教学出现不匹配的问题[4]。

然后是加强实践教学,改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让课程与岗位技能的要求一致。比如在教学中重视语言交互,建设基础设施,实现实训以及岗位操作模拟,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和失效,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实际岗位技能要求。为此,学校应该加大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增强定向培养。比如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实现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同时还能解决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

3.结束语

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双证融通”课程教学改革,文章从优化课程内容和加强实践教学链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但实际的教学改革措施远远不止这些,还有拓展和开发选修课程,弥补专业课程的不足;加强教师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增强教师的教學能力。因此在实际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中,还需要结合“双证融通”的特点,结合教学自身,明确教学改革的难点,并探究制定出对应的对策。

参考文献:

[1]张晓辉.“双证融通”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启示——以《银行英语》为例[J].才智,2014(04):153.

[2]曹向东.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双证融通”教学改革实践[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5):55-57.

[3]徐福文.商务英语专业“双证融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02):76-79.

[4].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课程体系改革介绍(之三)  商务英语专业“宽基础、活模块”、“双证融通”课程体系[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5(04):83.

本文为武汉晴川学院2020年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基于1+X证书制度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课证融通'教学改革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Y202026

(武汉晴川学院)

猜你喜欢

双证融通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探究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及提升途径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双证融通”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学生对“双证融通”和“以赛促学”认知度与参与度的现状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