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高校在劣势困境中如何突围"双一流"

2020-03-10王建芳余红宴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3期
关键词:突围双一流困境

王建芳 余红宴

摘 要:“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985和211工程后的又一个国家战略,也是西部高校异军突起的大好机遇,但在我国高校整体格局“东高西低”的布局下,西部高校不仅面临着区域劣势,人才缺失,在人才引进和思想观念上也面临着很大的困境,所以,西部高校必须打破传统教育理念,立足地方,建设特色学科,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加强区域合作与共享,打造区域特色,加强区域优势,在“双一流”建设中进行突围。

关键词:“双一流”;西部高校;困境;突围

2015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985和211工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决策,即“双一流”建设。2020年5月17日,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支持西部地区高校“双一流”建设。2016年12月,四川省发布了关于《四川省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方案》,方案包含十二项内容,涉及全省109所高校,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四川省分层分类建设世界一流,国内一流和省级高水平的本科转型发展示范性,高水平应用型和民办特色型高校。2017年重庆市出台了一项《关于促进普通高等学校分类发展的意见》文件,文件将重庆高校分为四大类,即综合性、应用型、应用技术类型和技能技艺型高校,并要求重庆市高校尽快实现结构优化和内涵发展。随后,西部其他地区也各自出台了各省、地区的高校教育改革方案,目的都是为了适应和突围“双一流”建设目标。

可是,我国高校在空间整体布局上,呈现“东高西低”格局,2017年国家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里,全国有137所“双一流”高校,西部地区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合计不过27所,并且在这27所中,又主要集中在四川省和陕西省,其中四川8所,陕西8所,剩下10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不过只有11所。且西部地区由于办学资源条件相对较差,发展程度较低等原因,使得西部高校“双一流”建设普遍受到高端人才数量,配套支持服务和社会服务能力等短板的掣肘[1],所以,在面对新时代,新背景,新任务,新要求和新特征的高校教育大环境下,西部高校面临的不仅有发展落后,层次不一的压力和焦虑,但在国家不断加大对西部高校教育利好的政策下,西部高校更难得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和挑战[2]。

2020年,是首轮“双一流”建设的大考之年,2016年开始的一轮建设在今年即将结束,教育部将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意在突破名校的身份固定化,建立一个滚动式的淘汰机制,在这样一个非常有利于普通高校崛起的机遇面前,西部高校又将如何突围呢?

一、西部地区建设“双一流”面临的困境和劣势

2020年,全国政协会议中,有数十位委员来自中西部高校的校长、书记、院长或者教授。有记者就他们对中西部高校发展的看法问题对他们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在此次会议中最关注的是西部高校“双一流”建设、人才流动和教育扶贫问题。在参与的12位委员中有9人将“双一流”列入他们最关注的问题。有6人将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和人才流动作为他们最关注的问题,有4人觉得教育扶贫是目前西部高校教育最应该关注的问题。在回答“当前中西部高校发展困境是什么”时,有10人觉得“办学经费不足”是西部高校发展最亟待解决的问题,9人提到“人才流失”或“人才缺乏”,4人提到“观念落后”和“管理思维跟不上”,3人觉得“科研平台建设水平不高”也是西部高校发展的困境之一,2人提到“区位劣势”。所以就目前形势而言,西部地区建设“双一流”面临的困境和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队伍的缺乏

要打造“双一流”的大学,必须拥有一批国际一流的人才队伍[3],由于受地理位置的制约,西部地区高校的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普遍缺乏,其人才队伍数量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差距非常明显。尤其是近今年,西部地区不仅没有吸引到人才,反而出现大量的人才流失现象。如果说以前西部高校教育主要的问题是教育资源和人才队伍等不均衡的话,那么近几年西部高校教育最主要的问题却是没有顶尖的人才团队,没有领头羊的作用,导致很多西部高校出现群龙无首,散乱的状态。

(二)人才引进力度上不够

人才的引进是西部高校面临的最大的难题,高校发展和‘双一流建设都离不开人才支撑,合理的人才流动是正常的,但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慢,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在人才引进力度是一直比西部强,近几年更是加大了力度,这样不仅导致了西部人才引进难度加强,还导致了很多西部人才的大量流失。

(三)信息化资源方面的匮乏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方面的匮乏已经很明显了,除此之外,在信息资源方面,西部地区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中国发展历史上,由于交通的不便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西部地区几乎一直处于一个封闭状态,它们很少与外面接触,也很好从外面获得信息,很少与外面进行学术交流,参与学术会议等,只是在西部地区内部交流。

(四)思想固化和被束缚

高校“双一流”建设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全面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传统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高校教育要适应新时代,必须进行体制改革,所以对于西部地区高校来说,再也不能躺在国家保护政策的温床上睡大觉,而是要深入研究自己高校的特色和需求,要针对自己的区域特征和学校历史,明确学校该做什么,什么该做好,怎样去做好,要准确而充分的定位自己,有针对性地向国家提出有效的建议,让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教育支持和政策能落到实处,起到有效性和实施性,不要让国家给予的好政策一次次的白白浪费。

二、加强西部“双一流”优势

(一)区域优势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推进“双一流”建设是政府工作报告为高校教育划出的重中之重的重点,加快落实西部区域发展战略,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是西部高校目前紧要的任务。根据《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四川、重庆、陕西、甘肃、云南、贵州、广西、西藏、青海、新疆、宁夏和和内蒙古等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西部地区的面积超过600万平方公里,这是西部地区在地域面积上的优势。同时,在“双一流”高校数量上,虽然无法与东部,或者中部相比,但西部地区也不乏知名高校,如四川省有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省有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甘肃省有兰州大学,重庆直辖市有重庆大学,这些大学在全国高校各类排名中都是非常靠前,都可以跻身前50的实力很强的老牌“双一流”大学,再加上12个211大学,这些大学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都算是實力很强的高校,如果这些高校,在西部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之间上下左右互相联动起来,在信息和教学资源上共享,在人才资源上互动,在项目和平台上合作,由点带面,由高层次带动低层次,由“双一流”带动普通高校,西部地区也将会形成一个优化的高校教育资源和充满活力的教育环境。

(二)政策优势

国家一直给予西部地区高校非常多的利好政策。尤其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西部高校教育的政策举措。1997年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国都应该关心和支持中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2001年教育部实施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2004年教育部、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又印发了《2004-2010年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指出了西部地区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2010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的意见,出台了8项政策支持加快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建设,从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到帮带西部高校受援教师,西部高校教师出国进修学习培训的倾斜政策和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工作,再到信息技术支持,科研平台合作、设立“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提升西部高校管理水平,搭建国际合作平台等,可以说这8项政策是全方位支持西部地区高校教育[4]。2019年到2020年期间,国家分别通过和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强调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支持西部地区高校建设“双一流”高校。

三、西部高校如何突围“双一流”

(一)打造区域特色,加强区域合作

西部高校要想争创“双一流”,必须加强专业建设,发展区域特色,使之符合国家发展的战略方向,更好地服务当地建设。如今,大学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西部高校应注重把内涵式发展和建设这一概念落实到实处,构建符合自身的评价体系。今年4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调研,他要求陕西省政府应该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要将“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拓宽到“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要明确目标,知晓任务,应该出台有力政策,增加经济投入,支持创新举措,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陕西教育资源丰富,是西部地区教育实例最雄厚,教学质量最高的地区,所以西部地区高校在突围“双一流”建设中,要建立一个以陕西高校为中心的辐射区域,加强以陕西高校为首的资源和人才合作。不仅如此,西部地区的重慶市作为新一线的直辖市,这几年经济上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带动西部地区人才的引进方面也应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重庆市和中部地区高校教育资源实例雄厚的湖北省武汉市紧密相连,所以以重庆市为点,也可以加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甚至东部地区之间和合作、交流与共享。除此之外,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支持下,多处于边疆地带的西部地区先天的地理位置优势也应该凸显出来,成为高校教育发展对外开放的优势,加强对外开放力度,扩大与邻边国家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建立与邻边国家教育合作与交流的机制,开发与邻边国家教育合作与交流的项目[5]。

(二)立足地方,建设特色学科,调整优化学科专业

2020年5月17日《指导意见》对外公布,明确支持西部地区高校“双一流”建设,加强适合西部地区发展的学科建设。《指导意见》指出,支持西部地区在特色优势领域优先布局,加快推进西部地区绿色发展,加大对西部特色高校的支持力度,国家会在西部地区的特色学科建设方面给予重点关注和支持。这些有力的支持政策对西部地区来说,是难得的大好机遇,西部地区政府应该抓住机遇引导各高校尽快科学定位、特色发展、立足地方、扎根地方,主动适应西部地区发展和产业转型方向,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加大地方特色学科专业的建设。西部地区多处于山区,很多产业化学科和绿色产业链学科尚待开发,西部高校应积极借助于政策有所作为,勇于创新和改革,打造属于西部地区特色的产业化和绿色特色化的科学和专业。

(三)更新观念,打破传统思想束缚

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为西部地区高校加快“双一流”建设带来新的机遇,所以西部高校必须更新观念,打破传统思想束缚,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大西部高校建设“双一流”的步伐。在过去的岁月里,西部高校一直受国家政策保护,旱涝保收,无论外面的世界怎么天翻地覆的变化,西部地区一直风雨不动,这些无为的观念根深蒂固,导致西部地区很多高校一旦与外部,尤其是与国际接轨时,在新的观念、制度和思想的冲击下,会惊慌失措。所以西部高校现在要做的紧要的事情就是走出曾经的舒适区,接受外面的挑战和冲击。也许这个过程会经历一段阵痛,但这个经历必须尝试和完成。“双一流”建设不是“211”和“985”的旧酒新装,如果仍旧套用和复制以往陈旧的办学理念和学科建设之路[6],必定会原地踏步而失去大好机遇。新的理念不仅是在教学方面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新的教学体系,推进“管办评分离”的改革和去行政化,在科研方面,“双一流”高校科研成果需要重新定位,需要转变传统模式,不能再将科研成果本身定位为仅用来满足获学位、评职称、求晋升的筹码,而是需要将其当作是一种具有社会价值和生产效益的知识产品。当前,打破现行已有的思维定势,突破常规束缚,才能使得“双一流”高校之科研成果本身避免成为一种自顾自地或者自我循环、自我论证的盲目存在,才能使其避免沦为摆设和成为繁华世界中的孤僻存在,最终确保“双一流”高校获得永续的生命力及更好地符合中国国家的强国大势,所以西部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要抓住“双一流”高校的灵魂,必须是强化科研成果的转化,而不是评职称和晋升职位的筹码。

参考文献:

[1]周海涛,胡万山."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西部高校发展的机遇、问题与对策[J].高校教育管理,2019(6).

[2]田军.西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战略选择[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v.18;No.107(03):71-76.

[3]李斌.我国西部高校建设"双一流"大学面临的困难和思考[J].教育界,2016, 000(034):9,12.

[4]佚名.教育部8项新政策加快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建设[J].云南教育(视界),2010(2):5-5.

[5]刘徐湘.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9(5):1-7,16.

[6]刘兵飞,郑文.“双一流”建设:传统超越之思[J].高教探索,2018(12):5-9.

通讯作者:

余红宴(1971-),男,湖北黄冈人,博士,副教授,研究领域:计算机教育、网络优化方向。

1.基金来源:校级博士引进项目;项目名称:重庆三峡学院博士引进科研启动项目;项目编号:09925501

2.基金来源:校级一般项目;项目名称:重庆三峡学院2020年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GYB2002

(1.重庆三峡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重庆 404100;2.重庆三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重庆 404100)

猜你喜欢

突围双一流困境
困境
堵车“突围”记
“稀有气体”刘成城的少年突围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上微突围战
饿了么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