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层次理论下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在高校的发展研究
2020-03-10李策姚宗沅周子力王茜钰卢琦
李策 姚宗沅 周子力 王茜钰 卢琦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辉煌灿烂文明的见证。它反映着这个区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发展水平。在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中,高校具有先天的优势条件,可以依靠广大的学生基础,在传承中华非遗的同时,对其进行创新性保护与不断发展。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有着很深的内在联系,应用此理论,探寻需求层次理论下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在高校的发展路径,为非遗在高校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案例借鉴与启发。
关键词:需求层次理论;非遗;新繁棕编;传承与保护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相融合的国度,悠久的历史和璀璨辉煌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非遗。文化遗产在高校内进行传承与保护就是为了让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青年人感受到文化遗产知识的魅力。
西南石油大学地处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国家非遗——新繁棕编,是新都区新繁镇的特色传统手工艺品。这一地理优势为新繁棕编在西南石油大学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优质条件。充分借助这一文化资源,可以使得高校大学生在学习中深入认知非遗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在提升高等院校区域地位和形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的传统特色工艺“棕编”在西南石油大学的传承发展为例,有效借助地域优势与学生基础,基于亚伯拉罕马斯洛所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探寻需求层次理论下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在高校的发展路径,助力中华民族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为中华民族优秀的非遗探寻出高校参与的未来发展道路。
一、需求层次理论与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契合性
需求层次理论是全球公认的最完备、最系统、最有影响力的动机理论。1943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他的文章《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马斯洛认为,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便是由五种不同的需求组成的,它们分别为:生存需求(ps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与归属的需求(social needs(love and belonging needs),尊重需求(esteem needs)和自我实现的需求(self-actu- alization needs)。而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便与需求层次理论有着深厚的内在契合性。需求层次理论能够较好的激发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内在力量。随着人们对非遗的认识加深以及公共意识的增强,出于全社会对非遗的欣赏与珍惜,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与归属感油然而生,形成一种自我实现需要正反馈,从而促进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开展。同时,作为非遗的传承者与保护者,这一群体也会得到来自全社会的广泛认同以及尊重的需要。在全社会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传承与保护的大环境之下,人们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定位,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升化推波助澜,实现爱与归属的需要。
二、需求层次理论下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措施
(一)、文化—精神—思想三位一体的交流平台的建立
非遗拥有着纯粹的精神和思想,在與国外文化思想碰撞的时代,正是高校学子所需要思考的。学生是具有强烈的社交需求的,目前高校中的社交活动总是关于影视、服装、饮食等简单需求,大量的实践证明,上述的确是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无法解决他们在需求层次理论层面上的社交需要。在需求层次理论方面,非物质文化是有“实力”在学生间传承、保护的。以新繁棕编为例,高校应该牵头多倡导学生自发组织棕编文化交流会,在起到思想、精神交流的同时、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棕编文化—精神—思想三位一体的交流平台,学生能够在其中获取自己所需的精神和思想,从而满足精神层面的社交需求,善用学生的情感需求,借助高校庞大的青年团体优势,寻求有非遗传承保护意愿的学生建立具有棕编特色的兴趣小组或棕编交流协会,去创造一个“新”棕编,去迎合学生的思想和精神。进而形成一个有着完整体系的社交圈,建立起一个专门针非遗宣传的自媒体从而达到扩大非遗爱好者群体。
(二)、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棕编文化在高校有了传承和发展的基础后,倘若寻求棕编文化的长期发展,须从需要求层次理论第四层看齐——加强棕编社交群体们的自信心以及他人的认同和尊重更是十分必要的。高校应该定期组织棕编文化相关奖项评选等激励非遗工作者的工作,另外应在高校中普遍宣扬非遗精神,在校内各种媒体平台上进行宣传推广,提高非遗知名度,提高非遗文化在高校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从而直接或者间接提高非遗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受到尊重。进而唤醒高校学子的文化自觉意识。那么何谓文化自觉?文化自觉就是主动自觉地维护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使之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到那时他们的表现应该算是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这也让我们对非遗传承充满了信心。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正是需要高校学生乃至全社会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三)、“互联网+”非遗发展模式
非遗的自我实现,需要高校全方面的宣传推广非遗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加入到非遗工作中来。非遗就像一个有故事、有内涵的人,再内秀,也需要去“表达”。会“表达”,才能让更多人了解自己,自己的故事才能传递出去,内涵才能为更多人所知晓和认可。互联网传播方式的随着技术的提升,有了极大的覆盖面。相较于传统媒介,可以实现全方位、多地区、广渠道的的传播。在互联网这一平台上,扩大不同区域新繁棕编的受众群体,可以承载着新繁棕编的宣传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繁棕编,扩大其影响力。非遗传承的生命力就在于“表达”——在作品中表达非遗项目的精神和本质,才能让非遗项目的传承拥有“万变不离其宗”的文化根本,呈现出既传统又时尚、既古老又新鲜的面貌;充分利用时代赋予的优势,主动放下身段走近大众、自我宣传,给人们创造条件从“听说”到“熟悉”再到“亲近”。这样,非遗项目就能不断讲述更丰富的故事,拥有持续的吸引力。
非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到的精神性、智慧性与技巧性呈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它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技巧、经验、精神,其特点便是鲜活,重点强调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思维空间受到急剧挤压,非遗同样在申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被物质化”。如何避免非遗被过度物化包装体现着我们青年人的精神和态度。非遗因其所蕴含的意义,所以需要保护。在中华民族快速腾飞的时代,非物质的、无形的遗产更加重要,民族非遗,包含着无以言传的意义、情感和特有的思维方式与审美习惯,蕴藏着传统文化的最深的根和源,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非遗最宝贵的便是它与生俱来的鲜活姿态。
作者简介:
李策(1998.04-),男,汉族,辽宁辽阳人,本科,西南石油大学 研究方向:石油工程
姚宗沅(2000.11-),男,汉族,四川达州人,本科,西南石油大学 研究方向:石油工程
周子力(1999.11-),男,汉族,四川雅安人,本科,西南石油大学 研究方向:石油工程
王茜钰(1998.01-),女,汉族,四川绵阳人,本科,西南石油大学 研究方向:油气储运工程
卢琦(2000.07-),男,汉族,陕西西安人,本科,西南石油大学 研究方向:石油工程
基金项目:西南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资助项目(项目编号:WH2020Y010)
(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 成都 61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