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扎实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03-10杨煌

中华魂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质量理念经济

杨煌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好经济工作十分重要。年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经济形势,作了工作安排部署,解决了对经济形势怎么看、經济工作怎么干的问题,提出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党中央对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特征的重大判断。

那么什么是高质量发展?那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高质量发展,要重视量的发展,但更要解决质的问题,在质的大幅度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动高质量发展,既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更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二、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处理好几对关系

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辩证法的指导,审时度势,科学设计,以辩证思维来处理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关系。

第一,妥善平衡好“稳增长”与“提质量”的关系。发展既要有量,也要有质,质与量统一的发展才是好的发展。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当前,美方对我发动贸易战,打打谈谈,谈谈打打,貌似扑朔迷离,实际“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根本目的是要抑制中国的发展。因此,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丝毫不能动摇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要辩证处理好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的关系。高质量发展,一定的发展速度是前提,没有发展的量就谈不上发展的质,所谓的高质量发展就会落空。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支撑,无论是结构调整,还是质量提升都无法顺利进行。有学者指出,中美之间的紧张因中国的发展而来,也将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而去。这个道理是很深刻的。只有我们牢牢坚持加快发展,才能在发展中赢得未来。“稳增长”不仅是实现“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前提,而且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讲“稳字当头”,关键是确保经济稳定合理增长,守住速度底线。

第二,正确把握重点突破和久久为功的关系。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和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善于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工作主线、基本路径、制度保障和具体着力点,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

第三,正确把握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破除无效供给,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新旧动能加快接续转换,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方面要积极稳妥腾退、化解旧动能,下决心淘汰早就该淘汰的产能、技术、设备,为新动能发展创造条件、留出空间。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加速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移动通信、互联网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

三、增强信心、保持定力,扎扎实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就外部而言,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世界经贸增长放缓,主要经济体增速普遍回落,中美贸易战跌宕起伏,更增加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就国内而言,实体经济困难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凸显,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许多新课题和挑战。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大气力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和进的辩证统一,把稳和进有机统一起来,以稳求进、以进促稳,使稳和进良性互动,从而促进经济运行中各种关系的协调与平衡。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确保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金融不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风险。“进”的重点要放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现预期目标,要坚持稳字当头。强调稳字当头,“稳”是主基调、是大局。把“稳”放在突出位置,关键是稳住经济运行,重点抓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经济增长“换挡不失速”,确保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理念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远,直接关乎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系统总结实践经验和发展规律,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引领我国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新发展理念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成为发展的指挥棒、行动的度量衡。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对新老问题叠加、新旧矛盾交织的复杂局面,只有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才能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有系统思维,树立整体观念,避免只顾一点不及其余。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不仅需要正确的方法,还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影响经济增长的突出问题有总量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问题变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也要变。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要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为我们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提供了制胜法宝。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种种风险挑战,但无论从供给要素还是从需求空间来看,中国经济依然具备中高速增长的潜力。发展潜力不会自动释放,需要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扩大开放拓展发展空间,不断激活蛰伏的发展潜能,让各类市场主体在科技创新和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第一线搏击弄潮。要继续朝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方向,做好对外开放这篇大文章。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坚持以开放求发展,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拆墙”而不是“筑墙”,将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猜你喜欢

高质量理念经济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用心处事
经济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