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基基础与施工安全探讨

2020-03-10孔洁洁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过程

孔洁洁

(江苏飞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徐州 221000)

由于房屋建筑工程本身的工程周期较长,且施工技术较为复杂,因此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提高对房屋地基基础与施工安全的重视程度。作为房屋施工作业中一项重要的施工内容,地基基础不仅会对建筑工程质量产生影响,还决定了建筑社会经济效益和人身安全,因此必须在房屋建筑施工作业中加强地基基础施工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1 地基基础的特点

地基基础施工工程作为隐蔽性工程,无法在竣工阶段进行检查,一旦发生事故,补救工作很难开展,严重时,甚至会带来灾难性后果,故必须加强对地基基础与施工安全工作的分析。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础行业之一,在经济发展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是房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项目,要想让地基基础施工工作稳定开展,就要了解地基基础的特点。地基基础的特点具体包括复杂性、困难性和严重性。

1.1 复杂性

中国地质条件复杂,在进行实际勘测过程中,无法判断土地的具体情况,在盐碱地、冻土地、软土地等特殊地质中,地基基础施工工作开展较为困难;不仅如此,天气也会对地基基础施工技术造成影响,如台风、多雨等。这也意味着在开展施工前,必须重视工程勘查的准确性。只有保证工程勘察报告能全面、详细反映房屋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地矿和水文气候条件情况,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地基与基础的工程事故,避免出现施工质量缺陷。

1.2 困难性

地基基础施工是房屋工程建筑的重难点,是整个房屋工程的起始环节,对尺寸的精确度、人员的专业能力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一旦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出现较大的误差,就很有可能会让整个建筑工程陷入危险之中。因此,在开展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必须全面落实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保证设计人员设计出来的图纸符合要求;施工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从而为后续施工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3 严重性

地基作为房屋的基础,其重要性无须赘述,一旦建筑物投入使用后,发生地基事故,就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其破坏性是无法想象的,不仅会产生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负面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地基基础缺陷会威胁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建筑安全稳定性以及耐久性;其次,地基基础缺陷不仅会威胁建筑物上部结构的整体性、安全性,还会对上部建筑的使用造成影响。对此,在设计地基结构的过程中,要严格贯彻落实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明确建筑地基基础变形、结构变形的趋势、速度和数值,从根本上减少地基基础不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1]。

2 地基基础工程中使用的技术

常见的地基工程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压缩不均匀造成的沉降问题;第二,强度、稳定性问题;第三,动荷载问题[2]。想要让地基基础施工工作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得到全面的落实,切实保障施工安全,就要在施工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同地基情况对应不同的施工技术,采取的施工措施也各不相同,但其核心目标都是要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让建筑可以更好地适应地基存在的不均匀变形问题。振冲法作为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本身的加固性能较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稳固性,保证房屋建筑质量安全。比如,某房屋建筑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采用了振冲法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对地基进行加固,考虑到该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地区地质属于砂土质地,因此在应用振冲法进行处理的同时,还需要采用密实处理的方式,通过缩小沙土之间的间隙,以有效解决砂土质地下地基不稳固的问题[3]。除此之外,强夯法、碎石桩法联合处理技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和粉喷桩联合处理技术、排水固结法处理技术、填换型地基处理技术都是较为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以填换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为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其常用于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应用强度较好的土质,如前文提及的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材料等,将软土更换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更换过程中,必须选择一些稳定性、抗腐蚀性较好的砂土、碎石进行填充,否则会对压实效果造成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为全面提升地基基础工程的稳定性,施工前现场负责人员应结合实际的地质勘查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地基结构,综合考虑地基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等多方面因素,确保地基基础施工得到稳定开展。比如,若地基承载力较差,并且建立在软土之上,就要采用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材料重新构成地基。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勘查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对软土地基进行探查,明确其中的参数内容,为后续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科学的选型是保证地基基础施工稳定开展的关键。

3 地基基础施工安全问题的控制措施

地基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稳定性,因此,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控制,还要加强对施工安全问题的控制管理。

3.1 制定科学合理的地基施工顺序

科学合理的施工顺序是保证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措施。具体的施工顺序如下:(1)预制桩和挤土灌注桩;(2)灌注桩后注浆;(3)地基处理施工;(4)土方开挖、回填。只有严格落实这一施工顺序,才能有效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从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施工的情况来看,施工流程、安装方案不合理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地基基础的施工流程较为复杂,如果在流程中出现问题,会对施工作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规范地基基础施工的施工流程。比如,在进行地基基础施工作业前,要结合相应的勘探数据信息,完成平面图以及立体剖面图的绘制;同时精确计算相应的变形参数数据,核对地基基础施工勘探点的具体位置。在完成初步设计后,还要进行验算,确保地基基础施工作业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3.2 加强对地基基础材料质量的把控

地基基础施工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地基基础施工情况,加强对材料的把控,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地基基础施工风险,提高安全性。在地基基础施工中,抗浮桩、锚杆是最主要的材料,要根据地基基础施工设计,明确具体的尺寸参数和重量标准,确保材料满足工程规范化标准。例如,某建筑施工团队安排了质量检查小组,在所有材料进入仓库前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检查抗浮桩、锚杆的生产资质、质量,杜绝劣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不仅如此,还安排专业人员开展详细的勘查工作,避免出现勘察问题,合理确定勘察点。

3.3 有序开展地基基础施工中的支护开挖工作

对于一个地基基础施工工程而言,完善、合理的支护开挖操作是必须保证的,也是确保地基基础施工安全的关键。在地基基础施工的支护开挖流程中,施工人员要根据设计图纸对地基基础进行测量计算,从而得到地基基础的排水渠道和开挖路线。在地基基础开挖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内容:(1)在实际开挖的过程中,必须分段处理,降低环境中水分子对结构稳定的影响;(2)如果在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存在材料质量控制问题、人员管理问题等,应立即进行处理,落实测量控制网。此外,在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的弃土堆坡不能过高,也不能够立即开挖,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施工区域内产生积水,以此保证开挖和支护质量[4]。

3.4 全面加强对地基基础的监测

除了上述对策,还应全面加强对地基基础的监测,积极开展监测工作,尽早发现变形情况,最大程度降低地基基础施工事故。由上可知,地基基础变形是导致事故的原因之一,建筑施工团队在正式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地基基础变形展开全面的检测,合理调整支护参数。例如某施工团队在实际施工前,对施工现场安排了相应的探测仪器,并且制订了具体的检测标准和检测制度。如果是雨季则要加强多项检测内容,避免渗水问题的发生,重点观察基层位移、地表开裂、渗水、漏水等方面状况,结合相关检测标准加强质量管理。只有数据满足检测标准,才能持续施工,一旦出现偏差,就要立即停止施工,进行相应的处理,最大程度降低地基基础施工安全事故造成的影响[5]。在完成地基基础施工搭建后,要对地基基础施工的稳固程度进行检查,同时定期维护地基基础施工的安全防护设施。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几年来,国家对房屋建筑质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加强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势在必行。为此,文章对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和施工安全进行了分析,提出新时期必须全面落实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并结合房屋建筑特点、地质水文条件,有针对性地应用施工技术,降低地基变形的概率,提高安全性。

猜你喜欢

房屋建筑工程过程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探讨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房屋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探讨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对房屋建筑设计及其发展趋势的探讨
子午工程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工程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