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屋建筑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研究

2020-03-10周军怀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基槽砂石碾压

周军怀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陕西总队,陕西 西安 710003)

房屋建筑中地基建筑非常关键,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可保证房屋建筑质量。在经济发展与城市建筑迅速发展基础上,房屋建筑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影响因素较多,如果房屋建筑地基处理不到位,就会直接威胁到房屋建筑安全,出现房屋建筑倾斜或者坍塌等情况。针对这种现象,在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应积极开展稳定性施工操作,结合房屋建筑具体情况,制定地基施工方案,提高房屋建筑中地基施工质量,为房屋建筑后期顺利施工奠定基础。

1 房屋建筑施工案例

某房屋建筑施工,工程总面积为46462m2,整体结构为地上4层,地下2层。其中房屋建筑施工设计如下:檐口高度分别设计为19.96m、22.05m,通过一定的高差,协调施工设计整体性。施工年限设定70年,框架抗震等级设定为Ⅱ级,耐火等级按照规定为Ⅱ级,屋面防水根据施工要求等级为Ⅰ级,剪力墙抗震结构的施工规定等级为Ⅰ级。地基施工的埋置深度设定为3.25m,标高-3.75m,地基基础规定设计标准必须按照Ⅱ级展开施工,要求地基施工承载力需达到160kPa。结合对施工现场调查与地质勘查,因为地基施工范围受到施工影响出现回填坑,所以施工之前需要提前进行回填处理,及时清除杂物,回填选择材料以砂石为主。回填做好碾压处理,测量压实系数。

2 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施工特点

地基处理是房屋建筑施工的基础施工内容,实际施工中,需结合地基处理具体特点,制定全面性的施工方案,保证房屋建筑地基施工质量。在地基处理过程中,由于受到施工环境、地下水系等因素的影响,其呈现出较大的复杂性与困难性,因此相关人员应详细了解地基处理特点,及时发现地基处理中的难点,排除地基处理风险,提高地基处理质量。

2.1 地基处理的复杂性

地质条件一直是房屋建筑地基施工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存在明显的地质差别,在一定程度上为地基处理施工增加了难度,地基处理具有复杂性。因此,要综合地基处理复杂性特点,选择适当的地基处理技术,制定科学的地基处理方案,由此帮助房屋建筑地基施工适应地质条件,顺利开展地基施工,提高地基处理效率。

2.2 地基处理的困难性

地基处理是地下工程,难以直接控制,施工受地层、地下水文情况、地上建筑物、周围场地环境等条件影响较大,施工困难,工艺要求高,容易出现施工质量事故,且不易补救。比如灌注桩在松软、易塌、有地下水的复杂地层施工时,难以成孔,水下灌注技术要求高,易发生断桩事故,施工难度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提前预见地基处理施工的困难性,根据建筑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及使用要求,结合地层、地下水特征、周围环境和相邻建筑物、施工设备工艺等因素合理选定施工方案。

3 房屋建筑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应用面临的问题

3.1 地基易出现变形沉降

房屋建筑中,应用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遇到变形沉降问题。尤其是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规定标准,加上外部压力增加,从而造成地基局部变形,引发一系列沉降问题。地基处理施工中,因为变形出现地基结构裂缝概率达到80%,整体地下空间被严重挤压,房屋水平面与地基水平面不匹配,从而造成地基施工质量下降。

3.2 地基硬度达不到规定标准

地基处理施工中,地基硬度达不到房屋建筑规定标准同样是施工技术难点。主要原因在于内部土质不够紧致,水分比较多,严重影响了建筑地基施工稳固性,导致地基硬度无法达到施工规定的标准。这方面难点一直困扰着地基处理施工质量,阻碍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施工顺利完成,增加意外发生概率。

4 房屋建筑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有效应用措施

4.1 优化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结合上述工程案例情况,积极设计地基处理施工方案。根据地基对杂填土换填要求及时完成换填,合理设计基槽开挖深度。地基处理施工要求设置为5.5m。按照地基处理施工承载力标准,选择级配砂石作为分层填筑的主要材料,及时进行夯实处理。此过程中基层挖槽深度会出现一定变化,应调整支护下口位置,以1∶0.58的比例对地基换填距离进行调整,由此保证地基施工的承载力达到规定标准。

基槽施工过程中,填筑操作时需结合基础外边尺寸,换填操作每增加1m,外扩会增加0.58m,基础外边尺寸与自然地坪的距离比例为1∶0.5,换填找平主要材料为混凝土。待完成基槽开挖施工操作,及时进行砂石换填,控制回填系数,保证承载力≥160kPa。及时对杂填土进行清理,根据1∶0.5坡比完成放坡施工,随后进行分层填筑,注意将厚度在控制在300mm左右,填筑与碾压同时进行,保证填筑压实度。

地基处理施工方案计划中,必须注意机械设备施工操作中可能造成的扰动现象,及时规避对基地造成的影响。通过机械设备应用与人工操作合理搭配,顺利完成地基处理施工。应用专用碾压设备完成填土碾压操作,分层填土及时碾压,防止地基处理施工中出现空洞现象,科学解决地基沉降以及硬度不达标的问题。

4.2 地基清槽处理

地基清槽处理过程中,涉及小型手推车以及铁锹等,还会应用到钢卷尺、坡度尺等测量设备。另外,还要做好清槽的前期准备工作,清槽施工以人工形式为主,因为施工期间手推车使用主要在基土表面,所以一定要注意基土表面保护处理,提前准备好铁板,保护基层表面。

4.3 钎探地基处理施工

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待完成基土开挖操作后,结合标高设计要求,及时进行钎探操作。需保证基土表面平整,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坑槽、轴线设计。结合钎探孔确定的具体位置,应用梅花形完成实际施工布孔。根据1.5m具体控制布孔间隔,要求孔深为2.1m。完成布孔规划后,及时安装木桩、分撒白灰。再一次对孔位与深度进行确定,随后将穿心锤拉起,并且将钎杆扶正,穿心锤呈自由下落状态,从垂直方向将触探杆顺延到基土内部。做好钎探地基处理记录,尤其是锤击数。待探孔操作完成后,及时覆盖保护砖,保护钎探孔的安全。准备好灌砂材料后进行灌砂施工。在这期间需要不断进行木棍振捣,保证灌砂的压实性。振捣操作必须按照孔的正确排序完成,记录振捣情况需要经过触探人员核对后才能归入施工档案。

4.4 及时进行基槽验收

基槽开挖施工处理中,及时统计基槽施工参数,做好基槽验收与检查工作。结合地质资料及时进行施工数据核对,待勘察报告确定后,对比设计图纸是否相符,观察基槽开挖施工期间有否扰动情况。待基槽开挖施工完毕,做好核对与验收数据,及时进行施工交接。

4.5 地基换填施工处理

地基换填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准备好施工材料,主要材料为天然级配砂石,必须确保材料质量达到规定标准,平均粒径≤60%层厚。换填施工中回填操作完毕马上碾压处理,检测碾压情况,必须达到规定的≥0.97。由于应用砂石材料,其中不可避免会存在碎石,规定其含量需≤50%,杜绝砂石中出现草根或者各种杂物等,检测砂石的含泥量,需≤5%。其次,要检查换填施工作业情况,确定换填条件。及时检验基槽具体情况,对比工程施工设计要求,党对比完成后设置现场施工操作标志,确定铺筑厚度,及时安装标高桩。铺设期间及时对网格进行设置,分层次铺设,每层铺设均严格控制。地基施工处理具体工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清理杂物。及时将表面的浮土以及杂物等进行清理,待完成平整处理后,设置边坡防。结合地基设计规定,对地基进行有效处理,检查级配砂石质量,尤其是含水量。根据地基施工要求,材料含水量控制,要求通过机械碾压方式,控制虚铺厚度为300mm,含水量控制在10%,应用振动压路机对地基进行反复碾压,待其密实度达到规定要求,完成碾压处理。

(2)分层铺设。分层对砂石进行铺设,结合基坑底部具体情况,如果属于较弱土质,则需要增加铺设厚度,这并不属于垫层厚度控制范围。铺设操作做到平实均匀,不允许出现蜂窝或者不均匀等情况。一旦出现操作铺设不当现象,及时将砂石挖出,随后再次回填处理。

(3)夯实砂石。砂石夯实处理之前,必须结合地质条件与气候条件,测量其干湿度与洒水量,待均匀洒水处理后,应用振动压路机对其予以碾压。碾压期间还要注意找平处理,及时设置级配砂石检测点,对砂石进行科学取样与检测,保证砂石符合施工规定。待全部碾压结束,通过拉线找平处理,对比是否与施工设计标高符合。

4.6 施工注意事项

基地处理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桩位保护,尤其是高程桩,避免出现移位或者碰撞等现象。由于会面临夜间施工的情况,需严格按照施工顺利,科学安排施工工序,做好施工照明处理,保证所有施工操作均在规定范围之内。及时对地基施工进行排水处理,检测垫层厚度,防止垫层施工出现问题。增加地基周边边坡稳固性,保证地基处理施工连续性,如果存在施工问题应及时解决,处理好施工细节,提高地基施工质量。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对施工现场调查以及地质情况勘探,了解地基处理施工具体情况,及时掌握施工处理中存在的施工不足与难点,做好地基施工准备工作,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施工,才能保证地基处理施工到位,保障地基处理的稳固性。

猜你喜欢

基槽砂石碾压
沉管基槽水下炸礁高精度控制技术
水下基槽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二线碾压一线的时代来了 捷尼赛思G80
砂石在铁路上的妙用
人工砂石料加工系统运行成本管理的探讨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砂石行情“涨势大好”
碾转
深海基槽清淤专用吸头
砂石换填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