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宁地铁施工质量管理

2020-03-10潘海球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监理人员工程

潘海球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9)

地铁工程是百年工程,南宁地铁自第一条线路开工建设以来,每一条线路的开通,都牵动着南宁市民的心。同时,开通后运营出现的渗漏水等质量问题,也受到广大市民的质疑。地铁工程质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工程质量耐久性关系到后续运营安全,作为地铁建设者,需要认真分析总结建设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管理措施,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1 地铁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必要性

目前,随着地铁建设的快速壮大与发展,如何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得到良好控制与实现,是现在建筑市场的一大难题。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一个从始到终的系统工程,提高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管理水平,不但要依靠专业人员自身的水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各专业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

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决定工程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因此在工程的施工阶段,必须制定完备的、符合实际情况的质量控制目标。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各种必要的途径和手段,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管理,从而保证工程质量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

2 地铁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问题

2.1 规划设计不合理

考虑到地铁工程施工项目具有复杂性、系统性,且对技术要求较高,因此想要做好施工质量管理,首先就要做好项目的规划设计。目前,有些设计人员在进行项目的规划设计时,对施工现场资料了解不够完善,或者工作态度存在敷衍塞责,借鉴相似工程的设计图纸而非进行实地考察,这导致工程设计不合理、规划不科学,如一些结构防水问题、出入口标高和原路面不平顺等,造成后期整改困难。

2.2 施工作业不规范,管理效率低

在地铁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作业不规范而产生的质量问题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施工管理人员虽然对于施工标准较为熟悉,但在施工过程中,交底不到位,常常为了避免麻烦,不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企图蒙混过关。再加上现在施工单位施工人员普遍年轻化,尤其是部分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及总工程师往往仅做过一两个项目,就承担地铁项目的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

另外,为了保证施工顺利,大部分施工单位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施工管理,部分施工单位还实行精细化管理,但实际上管理效率仍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管理人员经验不足以及技术水平不够;部分人员对施工质量管理不够重视,认为设计上的安全系数足够,质量差一些不影响总体质量;部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对管理方式和管理策略的掌握度不高,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2.3 施工技术水平低,制度不完善

目前,南宁地铁项目基本以总承包形式实施。在投标过程中,总承包用各个子公司优秀施工人员进行投标,投标后又马上变更人员,使得极大部分的地铁项目的项目经理及总工程师均更换为较年轻且经验不足的人员。很多实际项目经理及总工程师没有资质和证书,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甚至为刚毕业实习生,对工序不熟,在管理过程中,对现场的包工头言听计从,无法坚持自己的质量管理原则。

除此之外,大部分施工单位有一套自己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完善和不适用性。例如,很多施工单位是从房建或铁路项目转过来承包地铁项目的,他们很多质量管理体系仍然沿用以前的管理制度,容易造成分工不明确、责任分不清等问题,最终影响工程质量管理。

2.4 设备、材料保养不足

在地铁施工过程中,设备和材料作为重要的因素需要定期检修和保养。但目前存在由于设备及材料管理人员对这方面认知不足,检修及保养工作经常被忽略的情况。在地铁施工过程中,遇到最常见的就是起重设备不及时检修,钢筋不按要求堆放暴露在日晒雨淋的环境下,盾构管片吊装及储存不规范,常常有磕碰破损而没有被发现的情况。其根本原因在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关于设备保养和材料存储的相关制度执行力欠缺[1]。

2.5 监理单位管理混乱

监理单位存在着管理人员经验不足、管控能力差的现象。监理单位的人员和施工单位一样,大部分进场人员都不是原投标的人员,导致实际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比原投标人员低很多。并且,因为地铁施工一般周期较长,时间均在3年及以上,监理人员流动性较大,常常有一个项目未做完,监理已经换了一两批人员的情况。另外,部分监理的内部管理制度也不规范,虽然监理每周有周检,每月有月检,但常常流于形式,对现场存在的诸多问题视而不见。如部分车站的基坑喷锚严重不平整,监理未发现或视而不见,严重影响后期的防水和侧墙浇筑质量。

3 完善地铁建设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3.1 建立健全质量生产保证体系

建设单位要强化质量管理,树立优良工程观念。工程施工的最终质量是否符合建设目标,还要靠有效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度保障。建设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质量生产管理机构,在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质量生产领导小组,并领导本项目的质量生产工作,主管质量生产的项目技术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工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质量管理必须贯穿项目建设的全过程[2]。

3.2 强化质量监督管理机制

监督管理机制是施工建设过程中最有效控制质量的手段。近年来,国内出现的各种类型的建设工程安全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究其根本,都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造成的。因此,必须加强质量管理的监督机制,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各参建单位必须联合建立质量管理监督机制,并将监督机制贯彻于地铁车站施工建设的立项审批、招标、施工建设中等各个环节,把施工的质量管理监督机制作为一项过程控制手段。

3.3 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全面提高施工水平

充分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设备,全面提高施工水平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施工企业应认真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并积极投入施工建设,在工程施工中做到机械化作业、标准化作业、流水作业,进而提高工程建设生产效率,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4 完善施工图设计

地铁建设的复杂和烦琐等特性,决定了地铁建设施工质量管理的难度较大,因此更要做好整体的施工图设计,从而保障施工现场能有序展开管理工作。地铁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施工进度、资金、技术、安全等多方面的管理。在施工前,设计人员要充分了解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做好整体规划,严格审核工程相关设计图纸和施工文件,并及时跟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对接,提前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风险及重难点,在设计上尽量优化、规避;建设单位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施工图设计管理制度,明确各层级责任划分;现场业主代表要协调好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3]。

3.5 保证对原材料质量的控制

建筑材料是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原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建设工程必须采用“一次成优”的质量控制法,以便在施工时为工程提供优越的条件。为保证建设优质高品的工程,必须把好材料的三大关,即材料采购关、检验检测关和最终使用关。材料采购关即对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必须严格依据设计的要求选取,所有的材料必须符合规范规定要求,并有相关专业及行业出具的质量保证书。检验检测关是严格执行材料进场验收制度,及时进行原材料检测试验,合格材料方可使用。最终使用关指所有进入工地现场的原材料必须进行三证检查,不合格品或证不全的严禁进入场地,坚决不使用不符合工程设计质量要求的材料。

3.6 加强对工程施工环境的控制

由于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对工程建设中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在充分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以设计图纸为依据,采用先进、合理、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根据工程质量要求和特点,并结合工程实地情况,因地制宜,建立施工现场全面的环境控制系统,在组织上和管理上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与危害,尽量减少环境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在整个工程全过程中,尽量做到对环境破坏最小、占用场地最少,并采取措施保护周围环境,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7 落实“六专”管理制度

施工过程中,要落实“六专”管理制度,即专项施工方案、专项应急预案、专项监测方案、专家评审、专项条件验收、专人值班制度。目前,在南宁地铁5条线路的建设过程中,“六专”管理制度的实施较为成功,能较好地预防和制止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及质量风险[4]。

3.8 加强施工、监理单位管理人员素质培训

地铁建设施工管理人员除了具备相应的技术管理水平和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责任心和职业素养,充分认识到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切实了解自身职责,以身作则保证管理质量和生产效率。作为工程建设单位,首先,要严格要求施工、监理单位配置和原投标同等条件的人员到现场履约,并制定处罚措施。其次,各现场业主代表要督促施工、监理单位的人员,尤其是新进人员的培训,包括专业技术及职业素养的培训,对于现场质量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及时通报处罚。

4 结束语

地铁工程的质量管控应建立针对性的机制,建设、施工、监理单位都要有能针对地铁建设的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创新地铁施工质量管理方法,优化施工管理人员配置,运用标准化、装配化、规范化、信息化“四化”的方式进行施工质量管控,着力在质量管理体系下提高地铁工程总体有效性,满足复杂形势下地铁工程的现实需求。

猜你喜欢

监理人员工程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工程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