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含而不露,弦外之音

2020-03-09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0年47期
关键词:航天局月亮母亲

生活中,我们提倡多喝白开水,但在写作时,我们反对将文章写成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最是奇峰易入眼,好的文章,最忌諱赤裸裸地表达情感。一些平淡之作,常常使人读了前面就知道后面,稍露端倪,便见结局。然而艺术的妙绝,常在其委婉含蓄。它要求作者把思想感情表达得深沉细腻,运用各种旁敲侧击、寓意双关的笔法,收到含而不露、弦外流音的效果。

一、寓情于叙

苏州园林的入口处通常都用屏风挡着,目的就是不让游客一眼望尽园中景致。记叙文藏起情感的目的也在于此。好的记叙文即使不着一句抒情之语,也能让读者觉得似有一股暗流在文中涌动,牵动读者心弦。

说到寓情于叙,朱自清的《背影》是典范之作。文中既没有表现惊天动地的父爱,也没有进行矫揉造作的抒情,朱自清只是向我们较为细致地描述了父亲的动作: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千言万语,也抵不上一个满是关爱的实际行动。同学们在写作时,也要多联系生活进行观察和感悟。记叙文写作,要将精力放在对情节的叙述上,放在对主要人物的细节描写上。描写的功夫到家了,情感自然就会蕴含其中。

二、寓情于景、物

我们常有这样的感受,感情的火山爆发了,不可遏止,但赤裸裸地表露出来又过于直白,为了收到读后回味无穷的效果,就把它藏于山水草木之中,将无形的情思化为有形的景物。借物传情就是这样一种极为精妙的立意方式。它可以通过对“物”的精心描写,表达心中蓄积的情感。这种情感表达含蓄委婉,耐人寻味。从古至今,借物抒情的名篇佳作数不胜数,如《白杨礼赞》《井冈翠竹》《项脊轩记》等文章都可以算得上是寓情于物的经典。生活中一些不起眼事物在作家们的笔下都能变得情意绵绵,一朵花、一棵树、一杯茶、一壶水都能寄托人们的情怀。比如,有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

母亲并不喜欢喝茶,然而有一天,她却买回了一只茶壶,这壶是我渴求了许久的那种。母亲告诉我,壶不必洗,积年累月长出茶垢的壶才是珍贵的壶。我纳闷:母亲怎么也懂茶道?此后,我每天深夜苦读,灯影下有我,也有母亲买回的壶。说也奇怪,每次喝上一口,便能使我清醒起来,得到解题的门路和灵感,像有一种力量,源源不断地从壶口里流出,一直流进我的口里、心里。然而,壶里的茶凉得快,功课做得投入了,便不自觉地喝着冰凉的茶,有一次被母亲发现了,她便再也不能安睡。以后,每至深夜,母亲便默默地坐在我的面前,默默地为我泡好一壶热气腾腾的茶。偶尔抬头,我总能看到茶壶上冒着的丝丝热气,还有热气后面母亲那满含期望与慈爱的双眼。

这位同学围绕“茶壶”详细描写了母亲对自己的关爱,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关爱的深切感悟,母子之间的亲情通过一只小小的茶壶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想想看,这种借物传情的手法是不是比直接抒情更有情致呢?

【仇华东/供稿】

井 绳

◎李汉荣

通向月亮的路并不是美国航天局发现的。

在美国之前,甚至远在公元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发现了接近月球的最佳方式。

方法很简单——只需要一眼井,一汪清澈的好水,一根井绳。

面对水井的时候,要让自己燥热、混乱、凶狠的心情静下来。不要怀着总想征服什么的冲动,不要乱折腾,安静一些,内心清澈一些。低下你高傲的头,弯下你高贵的身子,你就会看见,从水里,从岁月深处,一轮干干净净的初月正向你升起,并渐渐走向你,走进你的生活。

美国航天局用了很大的劲爬上了月亮,只抓了几快冰冷的石头拿回来让人类看,让人类扫兴,让人类的神话和童话破灭,让孩子们面对冰冷的石头再不做美丽的梦。

美国航天局让人类离月亮越来越远,离石头越来越近。

我父亲不知道人类的宇航船在天上折腾些什么,他心中的月亮仍是古时候的那个月亮。那是神秘的月亮,是嫦娥的月亮,是吴刚的月亮。我不读诗的父亲也知道,李白打捞的就是水里的这个月亮。

我父亲几乎天天都要和月亮会面,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他一直都在打捞水中的那个月亮。

你见过我父亲在月夜里挑水的情景吗?

他望一眼天上的月亮,微笑着低下头来,就看见在井水里等着出水的月亮。我父亲就把月亮打捞上来。

两个水桶里,盛着两个月亮,一前一后,猛一看,是父亲挑着月亮;仔细看,就会发现是两个月亮抬着父亲,一闪一闪地在地上行走。

通向月亮的路是多长呢?据美国航天局说是三十多万公里,走了三十万公里,他们发现了一块冰冷的石头。

我丈量了一下父亲用过的井绳,全长三米,父亲通过这三米的距离,打捞起完整的月亮和美丽的月光。

审美是需要保持距离的。取消距离,美国得到一块冰冷的石头;谦卑地、怀着敬畏守着一段距离,我的父亲披着满身满心的圣洁的月光。

我发现,美国是一个会折腾的技术员,父亲是一个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美术家。

为什么要去解剖一个美女呢?为什么要把天地奥秘都去洞穿呢?为什么要用冷冰冰的技术去肢解万物的大美大神秘呢?

我记得父亲的那根井绳,三米的长度。三米之下,就能触到孔夫子和李白的那个月亮,三米之上,到处是伸手可掬的白银一样的月光。

(选自《散文月刊》),有删改)

赏析

井绳,用青麻搓成,再普通不过。可文中写到的“井绳”,早已失去作为井绳本身的意义,而更多地演绎为一种象征。这三米长的井绳,竟“美”了父亲的一生。文章意蕴深厚,作者的抒情笔法朴实之下又不失老到。文章语言近似散文诗,又不缺少精彩的细节描写。

一条河的隐秘

◎陈怡霏

那是一条被很多人寻找的河流。

人们盼望着,寻找着,终于发现了小河的一丝踪迹:在山谷的尽头。雾气弥漫的山谷,是风来的方向。风中携带着水汽,却从未有人找到那水汽尽头的河流。

我在这惬意的环境下徜徉,远方的树木随风声发出沙沙的声响。越往前走,雾气越浓郁。慢慢拨开山谷口的树叶和雾气,我发现一条小径,“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空气清新,鸟鸣声清脆响亮,泉水在叮咚作响,树木在抽枝发芽……这里的人如同孩子一样,单纯而快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简单,平静。山间的一条小河就是他们全部的水源。

那条河流清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流缓慢,一如这里的生活,舒缓,轻松。水在石头上静静地流动,日光温柔,使人如痴如醉,如临仙境。

沿着河流向前,来到一棵大树下。树下有个洞,洞里写满了世人的愿望,诸如“健康平安”“生意兴隆”“考个好成绩”……我疑惑着继续前行,来到了一处儿童乐园,孩子们正在嬉闹玩耍,他们热情地邀我加入,我慨然应允。我教他们玩老鹰抓小鸡、丢手绢……玩了很久很久,我才不舍地离开。

继续向前,我来到了河边一个农户家。轻叩门扉,无人应答。轻轻推开虚掩的门扉,缓步入内,一幕动人场景映入眼帘:三五好友围坐石桌,品酒畅聊,皆已醺然。我不忍打扰,转身离去。

出门,方才恍然大悟,此乃我辈俗世之人向往的生活,悠然恬淡,岁月静好,是陶渊明先生笔下之“桃花源”。

我涉水而过,到彼岸去,岸上的人们正在虔诚祈祷,有的祈祷风调雨顺,有的祈祷学业有成,有的祈祷四季平安……每个人的心愿都被小心翼翼放入一个小瓶子里,盖上瓶盖,郑重地将小瓶子放入河中。众人的目光,随着瓶子渐渐远去。

我又想起树洞里的愿望,终于明白,原来那都是人们的向往和追求,这条小河便是人们心灵中的净土,干净纯洁,承载着人们的希望与信念。那份对生活的热情,流向远方,不止不息。

当生活把现实变得残破不堪时,不妨去静心寻找心中那条隐秘的河流吧!

【浙江磐安中学高一(11)班,指导老师:郑群英】

猜你喜欢

航天局月亮母亲
月亮满不在乎地发胖
给母亲的信
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
砸月亮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