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铸魂育人的文化之维

2020-03-09张利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民族复兴文化创新文化认同

张利明

摘 要:铸魂育人是当前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任务,铸魂育人也是由文化承载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文化的维度探讨如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铸魂育人。文化认同是中华儿女的思想情感、理性认知、信仰理念、价值引导的意义源码,是铸牢民族灵魂和意识的源头活水。文化创新需要吸收、融合世界各种文化资源,在互动中促进创生,深化对世界认知的深度和广度,文化创新是铸魂育人的实践编码。文化自信是对民族历史的认可与民族自豪,根源于当代中国革命与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凝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共识,是铸魂育人的建构解码。以文化探寻、文化创造与文化构建的视角探究铸魂育人的实践活动,是一个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需要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底版与价值指向,为立德树人提供坚实的文化力量和价值支持。

关键词:铸魂育人;文化认同;文化创新;文化自信;民族复兴

DOI:10.15938/j.cnki.iper.2020.06.029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0)06-0137-05

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入脑入心的固本工程、灵魂工程和战略工程,铸魂育人是当前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任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铸魂育人当属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座谈会上,强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为践行“铸魂育人”的核心理念和承担“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指出了正确方向和根本遵循。人是文化的存在,铸魂育人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认同、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

一、文化认同:铸魂育人的意义源码

人類的历史是文化传承的历史,也是文化创新的历史。人类传承和创新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不仅反映社会经济政治,也是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力量支撑,民族共同体最直接的体现是文化认同。[2]文化认同是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活动。文化认同包括价值规范认同、信仰理念认同、风俗习惯认同、语言心理认同、艺术品格认同等。文化认同的实质是社会认同,是个体获得文化群体“归属感”的途径和过程。在个体层面上,文化认同深刻影响着个人的社会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在社会层面上,文化认同以民族文化为凝聚力,对多元文化中的群体进行整合与辨识。

就人类而言,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文化认同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新时代所认同的文化是历久弥新的优秀传统文化、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与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综合与交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3]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是“民族文化的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大增强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历经锤炼的革命文化形成于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之中,是中国共产党引导民族复兴的“根”与“魂”,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中华儿女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奠定了重要基础;[4]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新民主主义的基础上,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中国实际,借鉴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在不断的改革创新中,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性的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着历史的发展方向。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与当代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汇聚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在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共同演绎,文化是民族得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共同想象”。文化认同是中华儿女的思想情感、理性认知、信仰理念、价值引导的“意义源码”,也是铸牢中华民族灵魂和意识的源头活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5]共同的理想信念源于民族的“集体记忆”。“集体记忆”是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再现与记录,是“我们从何处来”的清晰回溯。梁启超在《中国地理大势论》中曾赞叹道:“美哉中国之山河!美哉中国之山河!中国者,天然大一统之国也,人种一统、言语一统、文学一统、教义一统、风俗一统,而其根原莫不由于地势。”[6]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促进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部落、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诞生了政治和文化意义上的中国、民族意义上的中华民族。风光秀美的山川地理、农耕文明的生活方式、敬天法祖的超越信仰、礼乐文明的内化取向、汉唐盛世的文治武功、近代时局的内忧外患都是我们共同的“记忆”,这种“集体记忆”也是“根脉”,是我们共同的“来处”,这是心灵的归属地,也是精神的家园。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丧失了“根脉”,就会沦为无家可归的“浪子”,如同没有灵魂,没有依归的行尸走肉。“集体记忆”是个体明确价值依托和意义基础,是铸魂育人的现实自觉。

“思维方式”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思维主体按照自身的特定需要与目的,运用思维工具接受、反映、理解、加工客体对象或客体信息的思维活动的样式。[7]思维方式是文化结构的内核,是文化的真正生命力所在,它对于文化的延续、传递具有“遗传基因”的功能。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融入中华民族的基因,整体性思维模式、直觉意象的思维方法,内向型思维与人本价值取向、实践理性与群体价值取向,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与内圣外王的人格结构,深深地植根在中国人的头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这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身份确证,明确“我们是谁”。慎思明辨的道德理性、格物致知的求知精神、礼法并重的制度建设、经世致用的入世品格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文化浸润与思维方式烙刻着“我们是谁”,“思维方式”是个体存在的价值指向和意义来源,是铸魂育人的实践自觉。

“共同想象”是对中华民族价值追求的赞同与升华,是指向标,指引“我们到何处去”。历史上,中华民族长期追求的“树德立人的人格尊严、家国同构的社稷观念、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生生不息的人文化成”凝聚着华夏儿女的力量,形成强大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追求,应对社会巨变与外力冲击,推进中华民族奋勇前行。近代以来我们对民族、国家“共同体尊严”丧失有真切的感受,在“民族耻辱感”的背景下,陈独秀指出,“我们理想的新时代新社会,是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8]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创造了政治、道德、经济上的新观念,对理想的新时代的美好憧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对传统、当下和未来的递进联结形塑“中国梦”,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根本追求的“中国梦”,凝练表达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想信念、信仰观念和精神家园。“共同想象”是个体存在的价值导向和意义所在,也是铸就民族和个体之魂的理论自觉。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任何一国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9]这里的历史也包括文化,文化是“根脉”的具体实践,人生活的世界是意义的世界,这种“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文化,离开了文化,人便失去了存在之根。民族文化在确认身份认同、唤醒集体记忆、追求共同想象、维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深刻地阐释了“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到何处去”的哲学命题,是当代中国铸魂育人的意义源码。

二、文化创新:铸魂育人的实践编码

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的实现也是在传统与现代、自我与他者、一元与多样的交流碰撞中发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所谓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发展,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10]文化创新是把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有机统一,在文化交融互动的动态中予以改造与发展。

从传统和现代的视角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分属不同的文化类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代文化的精华,时间上是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前近代社会;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属于近现代文化,是鸦片战争后中国转入近现代社会时期的文化。前者与后者的关系就是文化的古今之变。前人对文化的古今关系提出“古为今用”说,即传统文化现代化。[11]传统是历史进程中文化灵魂和精神家园的积淀,为现代文化提供丰富的滋养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就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集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注重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所无法比拟的价值整合功能以及精神聚合作用。铸魂育人就是要用融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当代中国精神铸育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魂”。[12]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文化及其思想大规模传入中国,那时的中国又一次面临如何处理文化的“中与西”问题。中西文化的大碰撞、大交流、大融合是一百多年来的常态,面对作为“他者”的外来文化,惊异、抗拒与敌视交错地触动着中国人的感官和神经,不同文化讲的认知、吸收与融合也随之而来。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审视、判断和定向,在与西方文化中寻求“价值共识”的最大公约数。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理论认为,在文化交流和谐共生中,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才能适应人类文化多元一体化的大趋势。[13]文化的创新不能仅靠一个资源,仅靠某一个资源的文化不能健康发展,不同资源互动才可以促发创生。走向世界的中国,要最大限度地吸取西方文化中先进的部分,也要坚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坚守既有民族特色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外来文化要敢于“引进来”,中华文化也要勇于“走出去”,在全球化语境下争取更多的文化发言权。用客观、共在的眼光看待中西文化的沖突与融合,深化对世界认知的深度和广度。当代中国铸魂育人是要认识中国历史与现实、看清世界大变局培育有复合的知识视野,广阔的国际视野,纵深的历史视野的时代新人。

在文化的碰撞与创新中需要处理一元与多样的关系,处理“指导思想与互动共生”的问题。自晚清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多次进行救国救亡运动,均以失败告终。1921年,先进的中国人明确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才出现了历经淬炼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传统。一元主导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这是中国人民的选择,也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离开了这个指导思想,中国就会失去社会主义的方向,失去生机和活力,失去伟大复兴的时代契机。一元与多样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文化的多样性,是各个文明,各种文化得以“不朽”的最可靠保障,一种文明、文化,只有融入更为丰富、更为多样的世界文化中,才能够长盛不衰。当代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不仅是经济有封闭到开放的过程,更是文化勇于直面世界、接纳他者,表达自我的过程,我们在引进、融合西方文化,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中国,刮起“中国风”,西方人也开始热衷说中国话、吃中国菜、过中国年,为全球化、一体化进程中展示中国形象、添加中国元素、贡献中国智慧。融合西方文化,也要防止外来文化的同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就是要避免被西方文化排挤和吞噬,要正视文化主权的挑战,重视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方面的霸权主义对我国发展带来的矛盾和挑战。铸魂育人就是培育具有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导向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我们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实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经济制度,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法治制度,中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和中国奇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稳步前进的过程中,经过几代中国马克思者的不懈奋斗和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文化创新和转化的一个范例,也是推进社会善治的有效因素。[14]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沉淀着中华民族的政治理念、社会理想、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在当今世界上,都屡见不鲜。”[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提炼和精准表达,是兴国之魂,也是铸魂育人有效落实的整体统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社会共识,引领文化风尚,在网络信息日益发达的今天,“无日不网,每日必网”已经成为常态,铸魂育人的工作在发挥传统工作优势的同时,积极用好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导,紧密融合新媒体新技术,有个典型的例子,2019年3月,流浪汉沈巍被网友冠以国学大师加以追捧,反映了文化快餐化,碎片化的时代,年轻网民对国学或者对文学素养的需求困境。深耕网络阵地,引领网络文化[16],增强时代感,铸魂育人要有“时代热度、人文温度、思想深度”,以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为地基,才能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新人。

三、文化自信:铸魂育人的建构解码

文化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自信,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对自身所拥有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对自身文化的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发展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7]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坚固底色,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我们民族性的深厚沉淀与传承发展。近代中国的百年苦难,致使文化传承弱化,外来文化的进入,影响了国人的价值取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如何坚守传统文化的特色,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展示我们文化力量、彰显中华文化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优秀传统文化饱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理理念,文化自信就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对中华民族历史有强烈认可与民族自豪感,要植根底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来源于当代中国革命与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要筑牢支柱,对中国革命历史的肯定,对新中国发展历程的肯定,“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坚定传承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有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的文化,要引领未来,就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韩愈在《原道》中说:“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千百年来,儒者对华夏民族历史悠久、灿如繁星的文化自信,这也是文化持久繁荣、一脉相承、历久弥新的根本保证。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解决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主要矛盾,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人民共和国的发展70多年是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来到“强”起来的历程,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文化自信使我们明晰“我们是谁”,准确身份定位、挺起脊梁,才能认清中国的问题、借鉴历史的经验,提供中国的方案。“一个个体的观点是受制于他(即这个个体的独特的历史)的特殊的文化背景的,在这一文化背景中,这一个体的观点才获得说明和意义。”[18]主体诉求是文化自信的具体表征,清晰中华民族的主体诉求,个体才能摆脱迷茫,找准“我们”的方位和前进方向,这是铸魂育人的主体自觉。

情感是人生而有之的,在一种文化的长期熏染和浸润下,对自己民族文化习俗的熱爱、利益得失的关心、居住地域的亲近以及对破坏其利益的憎恶和鄙视是自然而然的民族情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孔夫子,“余心所善,九死未悔”的屈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秋瑾,“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的孙中山,“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我们推崇这些闪烁着爱国主义光辉的思想、大义凛然的事迹,我们崇尚的英雄是中华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共通的情感是文化自信的深层隐喻,在“唯利论”的市场经济,这种情感全面而生动地形塑人与人的关系,是铸魂育人的情感自觉。

因近代中国的落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常常被忽视甚至扭曲,“言必称希腊”和“隔断历史”的民族虚无主义的倾向时有发生。龚自珍在《平均篇》说道:“人心者,世俗之本也;世俗者,王运之本也。人心亡,则世俗坏;世俗坏,则王运中易。”人心是社会兴衰的根本,富国治世就在于整饬人心,面对内忧外患的时局,当时还没找到凝聚人心的价值共识。随着西方文化的东渐,以西方为中心的普世价值甚嚣尘上。抽象的“民主、自由、人权”不能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因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19]以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为渊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支撑下,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理想,共同建构“我们的”价值共识。文化自信凝练的价值共识是吸收古今中外文化优长的“中国版本”,是反映中国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核心要素、关键问题、理论关照、价值主导。价值共识是文化自信的深层内核,价值共识是祛除“价值虚无”的利剑,是抵制“普世价值”的堡垒。凝聚价值共识要旗帜鲜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直气壮进行铸魂育人。这是铸魂育人的底气与勇气,价值自觉给铸魂育人提供底蕴和力量。

“千淘万漉虽辛苦,洗盡狂沙始到金。”铸魂育人,铸魂是根本与前提,育人是目的和归宿。这不是一项简单的社会活动,它在本质上是文化探寻、文化创造与文化构建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不仅是知识、智慧的积累,更是一个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需要剥离纷乱迷杂的表象,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底版与价值指向,为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提供坚实的文化力量和价值支持。

参考文献

[1]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睿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6.

[3][4]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1).

[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23.

[6]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5:935.

[7] 高晨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350.

[8] 陈独秀.陈独秀经典[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16:103.

[9] 钱穆.国史大纲: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

[10]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11]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56.

[12] 李忠军.当代中国铸魂育人问题论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6(6):6.

[13] 费孝通.费孝通谈人生:当文化走向自觉[J].北京:生活·读书·新知识三联书店,2013:232.

[14] 王永友,宁友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的策略选择[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1):7.

[1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6.

[16] 杨杰.要么红 要么疯[N].中国青年报,2019-05-22(7).

[17]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9.

[18] 《复旦学报》编辑部编.断裂与继承——青年学者论传统文化与现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315.

[19]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2).

[责任编辑:庞 达]

猜你喜欢

民族复兴文化创新文化认同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特”在何处
做好青少年人生扣子的“五道题”
以文化创新为载体提升企业品牌
传统射箭复兴中的民族主义
关于烟草商业企业管理创新的方法研究
“三国杀”背后的文化分析及启示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