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应处理好“内容为王”教学模式的三对关系

2020-03-09王云霞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内容为王思政课教学模式

王云霞

摘 要:新时代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很多学者提出了“内容为王”的教学模式导向。所谓“内容为王”旨在强调,在思政课教学中,避免过于重视“教学形式”而忽略“教学内容”,从而不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然而,也有学者对“内容为王”中遇到的矛盾提出了质疑,主要包括“内容为王”与“媒体形式”的矛盾、“内容为王”与“案例教学”的矛盾以及“内容为王”与“强制灌输”的矛盾。因此,思政课教学要处理好三对关系,即“内容为王”与“媒体形式”的关系;“内容为王”与“案例教学”形式的关系;“内容为王”与“理论灌输”的关系。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为王”的教学模式,重在处理好上述三对关系。

关键词:思政课;内容为王;教学模式

DOI:10.15938/j.cnki.iper.2020.06.018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0)06-0084-04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广大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个要求”同时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出“八个统一”,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1]近年来,为了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和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广大思政课教师始终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模式,在积累丰富教学经验的同时,也改革创新了很多教学模式。有学者提出“内容为王”的主张,强调高校思政课应该更多地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而不应该过多追求“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内在”和“外在”两个角度加以区分。所谓外在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是指,教学内容要借助于各种载体、媒介、资料、案例等方式得以呈现;所谓内在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是指,教学内容的呈现要依托内在的形式,如灌输、启发、研讨等方式。按照这一划分原则,本文将以“内容为王”为核心,分别对作为外在教学形式的“媒体形式”和“案例教学形式”,以及作为内在教学形式的“灌输形式”和“启发形式”加以分析,从而澄清“内容为王”与“教学形式”之间的三对关系。

一、“内容为王”并不反对“媒体形式”

新媒体、融媒体的广泛使用,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方面,发挥了很大的功能作用,这是现代化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带来的成果。正是因为新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的介入,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在“形式”上发生很大变化。本文无意反对新媒体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而是鼓励新媒体与思政课教学的融合。但是,本文强调的是,新媒体在改变教学“形式”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质量提升,而不能由于过于注重“形式”而冲淡“教学内容”,甚至忽略“教学内容”。因为,从哲学角度说,“形式”和“内容”要辩证统一,如果离开“内容”,“形式”就会流于抽象和空洞。因此,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在改善教学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教学内容”便成为高校思政课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内容为王”当然是强调“内容”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基础性地位。但是,内容从来与形式都是一体化的,既没有离开形式的内容,也没有离开内容的形式,两者是辩证统一关系。正如黑格尔所说:“内容非他,即形式之回转到内容,形式非他,即内容回转到形式。”[2] 所谓内容,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所要传授的“价值观”。黑格尔说,一部著作是“有内容的”,指的是这部著作是值得读的,能够真实地呈现真理性的知识,给人以启迪。反之,如果一部著作,虽然有很多字数,但是,并没有讲出有价值的东西,那么,这部著作就是“空洞的”,亦即是没有“内容”的。

马克思对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做了历史唯物主义改造。例如,在马克思那里,辩证法不是“抽象形式”,而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内涵逻辑”,因而马克思赋予了辩证法以社会历史的真实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要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一现实内容出发,讲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从这些内容中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这门课就是“有内容的”,否则,如果不能从这些具体内容中获得重要的思想启迪和人生领悟,这门课就变成了空洞的“形式”。因此,从教学“内容”入手,把“内容为王”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理念,显得十分重要。但是,强调“内容为王”是否意味“形式”就不重要了呢?并非如此。有些学者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课为辅而构成的“主客体关系”,足以体现“内容为王”。于是认为,现代化新技术的应用,破坏了“内容为王”教学的理念。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下面举例证明这一点:新媒体技术的使用扩大了“教学内容”的范围。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大学生的感官认识大大增强,大学生对于文献资料的掌握程度,也远远强于前网络时代。受前网络时代的局限,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以教材为主,而教材以外的文献资料非常有限。同时,对于报刊书籍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局限。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范围,束缚了学生的思想理论视野。但是,在网络时代,这些局限被大大地打破了。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快速获得丰富的文献资料。这就突破了传统教学内容仅仅限于教材的限制,从而扩大了学生的思想理论视野,增加了学生的文献阅读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安排和方法手段的选择,不能去对象化,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和思想特点和思想状况。”[3]可见,新媒体的使用,对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来说,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媒体技术毕竟是作为一种内容的“载体”而存在。媒体技术的作用在于更加有效地呈現和展示“教学内容”。但由于媒体技术自身的丰富样态,通过视频、音频、色彩、图片、图标等各种方式形成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和感性渲染,因而就容易导致对它所承载的教学内容的“干扰”,甚至是“遮蔽”。当务之急,就是利用好新媒体技术应用带来的这种感官式教学的优势,而克服其弊端,使其科学有效地服务于“内容为王”教学模式。

那么,媒体技术形式如何服务于“内容为王”呢?新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教师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考验。因为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中,教师所掌握的文献资料总量,一般来说是多于学生的。一是因为教师的教学积累和知识积累时间较长;二是教师受过专门的职业教育和训练,因而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比较丰富,因而,对于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比较充分。但是,在网络时代的大数据背景下,学生的阅读文献数量迅速提升,加之学生群体数量众多,他们对专业知识占有的总量加起来就相当庞大。因此,无论从阅读速度、数量、来源以及阅读者本身数量而言,学生占有知识总量可能远远超出教师的占有总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原本在“教学内容”上的优势就变得不够“显著”,因而给驾驭教学的总体局面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此可见,新媒体教学方式的融入和使用,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在“内容”上,也打开了广阔的空间,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内容为王”,显然具有重要的“形式”上的支撑。

二、“内容为王”并不反对“案例教学”

为了增加高校思政课的“接地气”和“生动性”,近年来思政课教师大量采用了“案例教学”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学中的形式上的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很多学校在思政课上积极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等,取得了积极成效。”[4]案例教学旨在用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来为某种价值观增加“说服力”,即所谓的“摆事实,讲道理”。“案例教学”的最大优点就在于,打破了“理论教学”的抽象性,而使价值观的“深刻道理”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容易理解。因此,这种“案例教学”是思政课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模式。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5]在教育学原理上来看,案例教学模式就是增加了價值观认同过程中的“感性因素”。这与人的认识活动规律密切相关。一般而言,人们的认识活动中最直接的、最简单明了的认识活动,是感性认识而不是理性认识。相反,理性观念来自于感性印象。正如休谟所说:“我们的全部简单观念在初出现时都是来自简单印象。”[6]因此,人们更愿意读小说、看电影、欣赏戏剧等,而相对来说不愿意读深奥的、晦涩的理论。这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既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照搬理论,更不能不顾实际讲理论,出现‘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局面。”[7]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采用“案例式教学模式”,就大大地规避了“理论说教”的抽象性,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但是,近年来在“内容为王”的教学主张下,有些学者认为,“案例教学”破坏了思政课“以理服人”的思想性,因而对案例教学持有一种反对的态度。而本人认为,这种观点也是不正确的,以下举例论证。

案例教学的实质,是要通过对典型事件的分析,把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人生意义”“道德价值”“理想信念”等理论展示出来,而不是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来论证深刻道理。因此,案例教学的特点就是“深入浅出”。这样,“案例”作为对事件的描述,不是讲课的目的,而从案例事件中总结概括出价值观的深刻道理,才是使用案例教学的目的所在。因此,“案例”的使用不能流于“形式”本身,而是要与“内容为王”一致,不是用“案例”取代理论“内容”,相反,恰恰是利用案例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

当然,我们不赞成在教学中过多地使用“案例”,或者说,对“案例”的讲授中忽略理论解读。在使用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当中,最为关键的要点在于:不是为了讲授“案例”而讲授“案例”,而是为了讲授“道理”而讲授“案例”。这样,在案例教学中,最终要从中概括总结出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等,才能使案例教学与“内容为王”保持高度的契合。总之,“案例教学”与“内容为王”并不矛盾,案例教学是“内容为王”的有效辅助,但需要以破除案例教学的形式化为前提。

三、“内容为王”并不反对“理论灌输”

近年来,在思政课教学方法中,很多学者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方法。旨在强调,思政课教学中教师作为主体的主导性在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从而“内在地”接受所教授的价值观理论,形成价值观认同。它针对的是,避免采用外在“强制性”的“理论说教”,仿佛从外面“强制灌输”到学生的头脑。应该说,这种“启发式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形成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价值观教育,从而实现“内容为王”。但是,如果因此而否定“强制灌输”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方法,认为“理论灌输”违背了“内容为王”,这种观点就是不成立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让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离不开必要的灌输,但这不等于搞填鸭式的‘硬灌输”。[8]

价值观教育和其它知识性教育存在明显差别。知识型教育往往体现为价值中立的“命题”、“原理”和“规律”。对于高校思政课而言,价值观教育则需要在教材中直观呈现的“命题”、“原理”和“规律”等知识的基础上,揭示其所承载的价值观并将其教授给学生。价值观教育本身就隐含着一种“强制性”。这种“强制性”是指,作为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因此,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来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这与一般其他的教育不同。比如,对于艺术教育来说,康德认为:“在一切鉴赏判断里愉快的普遍性只作为主观的被表象出来的。”[9]人们可以接受某一艺术作品为“美”的,也可以不接受它为“美”的(当然,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的艺术作品除外)。“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要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10]对于国家意识形态的学习来说,则是不允许个人根据“喜好”来选择,而是说,只要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就应该学习并认同国家意识形态及其价值主张。这一点具有强制性。正是因为价值观教育所具有的“强制性”特点,因此,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模式不能反对“强制灌输”。作为无产阶级行动指南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之初,之所以在工人阶级中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最重要的要归功于“强制灌输”的教育方式,正如列宁所说:“从外面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的东西,而不是一种从这个斗争中自发地产生出来的东西。”[11]

那么,有学者认为,“强制灌输”的本意是指把一些抽象的“教条”强制性地加给学生。然而,这实质并不是对“强制灌输”本身的反对,而是对“强制灌输”方法的反对,即对直接把“教条”作为教育的内容这种做法的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强制灌输”就变成了没有内容的抽象“形式”。如果灌输离开了对具体内容的深入阐释和学理解读,所灌输的内容就是空洞的“教条”。而如果灌输的内容是抽象的教条,这种灌输就随之转变成了外在的“形式”。这种作为外在强制灌输形式的教学,显然是违背“内容为王”的。因此,问题不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是否需要“強制灌输”,而是“怎样灌输”才能有效。在这个意义上,“内容为王”和“强制灌输”并不矛盾,相反,只有“内容为王”才能达到“强制灌输”的目的,否则,“强制灌输”就是无效的。“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2] 可见,“内容为王”的最终目的就是达到“强制灌输”的目的。其实质是,思政课只有做到“内容为王”,才能把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教授给学生,使其达到对国家意识形态的认同。否则,如果离开内容本身的具体性,灌输就是外在的强制性教育“形式”,因而违背了灌输的“内容为王”这一前提。

高校思政课教学就是要把“教条”转变为具体的“思想内容”。例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仅仅把“24个字”拿出来,就是抽象的“教条”。因为,学生们恰恰不能理解这“24个字”所包含的思想内涵。这就需要教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个“范畴”作出理论上说明,从而使它从“教条”转变为“思想内容”。黑格尔说,“哲学最反对抽象。”[13]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对于一个概念,只有在思想中达到对它的理解,这一概念对我们来说才是有“内容”的,否则,这一概念对我们来说就是“抽象”的。因此,问题并不是说“教条”是错误的,而是如何能够把“教条”转变为具体的“思想内容”,做到“内容为王”,这样的灌输才是有效的。“新中国 70年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实践表明,坚持教学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契合,以内容创新推动形式创新,以形式创新服务内容创新,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和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更好地实现了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价值。”[14]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容为王”与“强制灌输”并不矛盾,问题在于只有做到“内容为王”的灌输,才是有效的灌输,因而两者是统一的。

以上,是针对“内容为王”这一教学模式所面临的三种质疑做出的理论分析。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这三种质疑并不成立。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涵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做到“内容为王”,需要新媒体在“形式”上的支撑,需要“案例教学”的有效辅助,更需要把“教条”转变为“思想内容”的灌输。

参考文献

[1][4][8]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奋斗,2020(17):10-15.

[2] 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8.

[3] 艾四林.科学总结思政课长期建设的经验[J].思想理论导刊,2019(5):18.

[5] 雅斯贝尔斯.k.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

[6] 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6.

[7] 张雷声.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47.

[9]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50.

[10] 孙代尧.以学理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J].思想教育研究,2020(4):122.

[11] 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6.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13] 黑格尔.小逻辑[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

[14] 骆郁廷,秦玉娟.新中国70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思想理论导刊,2019(11):47.

[责任编辑:张学玲]

猜你喜欢

内容为王思政课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广播融合发展中的取胜之道
营销作辅,内容为王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