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道德批判继承原则与方法论的历史演进

2020-03-09辛慧丽萧成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教育

辛慧丽 萧成勇

摘 要:传统道德文化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的重要课题,这涉及批判继承传统道德文化总体原则和方法论的科学性和现代性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总体成效。批判继承传统道德文化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由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的应该如何对待传统道德文化的总体原则和方法。作为一种具体方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伴随着不断的历史演进过程,从“精华糟粕论”到“特质特色论”再到“创新发展论”,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步调一致,反映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最新成就。

关键词:传统道德;教育;批判继承;创新发展

DOI:10.15938/j.cnki.iper.2020.06.011

中图分类号:B8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0)06-0051-05

一、传统道德文化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的新时代课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若是从上古时的黄帝和炎帝传说算起,华夏文明已经延续了五千年之久。随着科技革命和进步,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国社会现代化步伐逐步加快,当代中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和迅速发展期。这也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一个艰难曲折而有待在思想和观念上深化和引导的关键时期。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问题也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题之一。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迅速建立,社会公德和公德文化相关问题凸显,伦理道德与法治文明建設“任重而道远”。然而自古以来,传统儒家文化主导的“性善论”“重义轻利”“重德治轻法治”等价值观念,以及以家庭生活和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传统道德文化,即侧重于血缘亲情和宗法礼教的“私德伦理”,已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以,晚清伊始,中国思想界不乏有识之士,不断呼唤“公德伦理”文化,迫切希望建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伦理道德思想体系。中国共产党人直接参与和领导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海峡两岸探讨现代中国如何从“五伦”走向“第六伦”[1]生活的拓展,以及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与多元文化思潮的交汇和冲撞,均反映了这一历史性的冲突与整合之大趋势。

时代再一次催促我们思考和探究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承问题,在此基础上建设和拥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面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这一庄严课题。为此,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的概念进行广义与狭义的区分。广义的传统文化,一般是指某一民族所共同拥有的包括语言、文字、哲学、宗教、道德、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内容和范围,泛指该民族创造的所有文化和文明成果,以及特定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等精神面貌;而狭义的传统文化,一般称为传统道德文化,它涵盖了特定民族的道德、价值观及其原则和方法论。所以,狭义的传统道德文化或曰传统道德,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传统道德文化包括传统道德观念、道德思想、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等,通常体现在特定民族的道德思想、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中。可见,传统道德思想及价值观念是传统道德文化或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因此,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如何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问题,一般是指传统道德文化。如何继承传统道德文化,并使得传统道德文化进而科学化和现代化,当属于现代道德教育和道德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

可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仍然需要正本清源,追溯以往,既要所寄托,又要不断创新。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曾经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的历史时期。两千多年前,儒、墨、道、法等各大流派思想争芳斗艳,其中蕴藏着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丰富资源和核心价值。同时,西方文明尤其在文艺复兴之后以科技革命为标志的近现代文化,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为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此,通过先秦儒、墨、道、法等多家学说的深入考察,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社会建设的现实,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开展批判性的探讨、梳理和继承,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传统道德文化的创造性转换,仍是当前思想文化界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界应当“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2]唯有如此,方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进程中,达到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拥有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坚持批判继承传统道德文化的总体原则与方法

批判继承原本是一个学术概念,即批判性地继承之方法论。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关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问题所形成的一个学术概念,继而又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对传统道德文化的批判继承,反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展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传统道德文化的总体原则和方法。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著名长文中曾经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3]这一代表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的原则思想,至今仍然是具有现实性和指导意义的。所以,作为一个总体原则和方法,批判继承传统道德文化具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主要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即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认识,对传统道德文化进行历史性和具体性的分析、归纳和整理的过程,以创建适应和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社会的新的道德文化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以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们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必须尊重和遵照两个重大的思想来源:一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一直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二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指出的是,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非是上述两大思想来源的简单叠加,我们可以将前者看作是科学思想方法,后者看作是本土生活的民族文化资源,其中以傳统儒家文化为主流,兼容墨、道、法等家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传统道德文化,尤其是传统道德的思想观念。所以从价值观层面来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对传统道德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观念的批判继承,这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建设工程。质言之,在批判继承的总体原则和方法指导下,全面而完整地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

不难发现,在目前学术界和教育界,“国学热”或“新儒学”已悄然升温,许多教育和文化人士提议把“国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贯彻和体现在每一教育阶段,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国学界强调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然而,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而繁杂,传统道德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其中,怎样开展传统道德教育、开展什么样的传统道德教育、怎样分阶段和有选择地开展传统道德教育?只有先解决了这些问题,才是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富有成效和具有意义的关键所在。尤其在大学教育阶段,面对大学生的传统道德教育,其思想内容和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到思想道德教育的整体成效,也影响到传统道德文化的发展走向。我们认为,大学生传统道德教育不能照搬和模拟“国学热”中的思路和方法,也不能停留在“国学热”现有的教育水平上。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关注传统道德观念和哲理格言,诸如众多“心灵鸡汤式”的灌输教育,更应当深入传统道德思想体系,深入和全面地批判继承传统道德文化,方能达到传统道德教育的目标和成效。同时,当代大学生传统道德教育,还必须结合社会现实和紧扣时代发展主题,关注于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社会转型,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社会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总之,以批判继承为总体原则,用科学的态度和方式对传统道德文化进行具体分析、归纳和总结,完成传统道德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换,仍然是当代大学生传统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而在实践和方法论层面上,批判继承传统道德文化仍然处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三、批判继承传统道德文化方法论的历史演进

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特质和特色,多年来国学界已经为我们做了认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同时也不可否认,在内容繁杂和多家交汇的传统道德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这也是近代以来我国思想界一直研讨的,同时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所证明的。因此,如何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传统道德文化,尤其是如何评价传统道德思想或价值观的科学进步性?如果强调传统道德文化的特质和特色,怎样看待和运用这些特质和特色?是否存在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问题,等等,上述问题不仅是见仁见智的相对论问题。对此我们认为,目前批判传统道德文化,最为重要的议题是: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如何运用科学方法论,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唯此,才能在文化建设上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应该说,这也是批判继承传统道德文化进程中,历史与现实所提出的并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1.“精华糟粕论”

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文化的方法论层面上,自“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以来,首先提出的是“精华糟粕论”。“精华糟粕论”所采用的一分为二的方法,属于较为原则、宏观和概括的方法。当前,需要对“精华糟粕论”加以科学转换,使之成为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传统道德文化具有持续性和复杂性,又与现实结合而具有相对性,因而在历史实践中很难以精华和糟粕进行精细的区分。因此,如果立足于一种可操作的方式方法,“精华糟粕论”仍然不能真正解决如何批判继承传统道德文化的具体问题,尤其是作为传统道德教育中的教学方法问题。例如,当一种具体形态的传统道德文化,被当作精华时,往往又因为它的消极作用,使得这种继承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包袱;当一种具体形态的传统道德文化,被视为糟粕时,又因为它的积极作用被隐藏和忽视,从而失去了它应有的传统道德教育的资源。

与“精华糟粕论”同时存在的是“抽象继承法”。[4]正如张岱年先生所主张的,“仁义礼智信都有其阶级意义,然而也还有更根本的普遍意义。仁的根本意义是承认别人与自己是同类,在通常的情况下对别人应有同情心;义的根本意义是尊重公共利益,不侵犯别人的利益;礼的根本意义是人与人的交往应遵守一定的规矩;智的根本意义是肯定‘是非善恶的区别;信的根本意义是对别人应遵守诺言。” [5]问题在于,传统道德文化的批判继承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文化建设工程,形式与内容紧密联系,真的可以在传统儒家道德范畴中用“抽象继承法”简单而便捷地完成?真正做到吸收了“精华”和去除了“糟粕”?我们运用“抽象继承法”的历史与现实根据是什么?显然,“抽象继承法”方法失之于简单和形式化,以“抽象继承法”也无法达到批判继承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目标。

2.“特质特色论”

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待传统道德文化的批判继承问题上,我们进一步从“精华糟粕论”发展到“特质特色论”,从而改变了原初那种非优即劣或一分为二的分析性特征和急功近利性。应该说,“特质特色论”是在批判继承原则指导下如何正确对待传统道德文化问题上的一个方法论的进步。

“特质特色论”肯定了不同传统文化的持续性和多元性特征,从中华民族的历史存在的事实出发,通过挖掘和整理,还原传统文化的历史环境和背景,尤其是与西方传统文化背景相区别和比较,做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寻求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特质和特色。如前所述,传统文化这种特质和特色,不一定就是“精华”或“糟粕”,“精华”和“糟粕”只是相对特定历史环境的,但却是中华民族在道德文明进程中值得尊重、不可以轻视而且应该合理地批判继承的。例如,许多学者将传统道德文化归结为如下五个方面:一是在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上,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理想境界;二是在道德价值的应用上,重视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的融合一致;三是在道德价值的导向上,为维护血缘关系、宗法制度以及君主专制,强调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价值观;四是在道德价值的分寸把握上,秉持实用理性以及中庸之道的方法论;五是在道德价值的取向上,具有“重义轻利”“贵义贱利”的价值倾向。

显然,“特质特色论”试图将传统道德文化归结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理论序列,并作出高度和较全面的概括,以此为纲目来教育青少年学生。与“特质特色论”相关的一个观点是后现代性议题,如有学者通过揭示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后现代性,有助于克服现代文明发展中的某些弊端,所以认为传统文化可以不经批判原样地保留下来。然而,诚如有关学者指出的,“如果以为中国传统文化因之而超越西方现代文化,即所谓‘早熟而无需实行现代化,那么就失诸浅薄,殊不知后现代性从现代性而来,只有吸纳了现代性之后,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后现代性潜质才能转化成同现代性相辅相成的活力”。[6]

毋庸讳言,“特质特色论”可能导致一种新的偏差,即文化相对主义的窠臼,认为传统道德文化,因为其固有的特点和特色,而不能分为先进和落后,就无须深刻反思和批判,从而可以不加改变地沿袭和继承下来。殊不知,不同传统道德文化的特色比较,主要还是为了达到批判继承的目的,使得传统道德文化进一步科学化和现代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目的还是攻玉。因此,目前在“国学热”中,确实存在一种文化复古主义的教育教学倾向,例如,不分教育阶段和教育对象,将“四书五经”等经典直接作为德育教材,认为无须有选择和批判性地开展传统道德教育,这是需要我们作深刻反思的。

3.“创新发展论”

无论是“精华糟粕论”,还是“特质特色论”,其实都应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论指导下进行具体应用。因此,必须深入理解和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讨论传统道德文化。马克思曾揭示了道德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及其科学规律性,“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7]因此,“精华糟粕论”和“特质特色论”仍然有着教育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存在着需要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问题。

对于博大精深和历史悠久的传统道德文化,现有的传统道德教育的教学内容和体系,不能只作非此即彼的分析,或采取提纲挈领式的归纳和概括,进而开展教条和灌输式的传统道德教育。因此,要达到批判继承传统道德文化的目标,采用上述教学方法是无法满足的,同时所获得的教学成效也是值得怀疑的。似乎是,“什么是传统美德”“什么是恶德”?通过教材的纲目内容,就可以一目了然、层次清楚和泾渭分明,这属于“德目主义教育”。“德目主义教育”是由我国当代教育学者提出的概念,它作为一种基础道德教育模式,主要以传统儒家教育思想和方式为其代表,着重于德目和规范的遵守和教育,中外教育史上形成已久。[8]质言之,“德目主义教育”笼统地采用它的某些原则和规范开展传统道德教育。可见,这种模式脱离了大学生生活实际、社会主义公民与法治社会教育,缺乏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下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因此无法达到大学生批判继承传统道德文化的目标。故此,在如何批判继承传统道德文化的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错误思潮和方法。“一种是复古论,认为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恢复中国‘固有文化,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道德体系。另一种是虚无论,认为中国传统道德从整体上来说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必须从整体上予以全盘否定。”[9]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这是需要澄清和加以避免的。

因此,我们需要选擇一种更为科学的方法论,即结合实际并着重于具体解剖和分析批判的“创新发展论”。本着批判继承传统道德文化的基本原则,在如何认识和对待传统道德文化问题上,目前我们需要强调的是一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即采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开展传统道德教育。这里必须强调两个方面:一是科学的批判,即借助于科学的方式方法,有理有据地进行分析和批判性研究;二是科学的继承,即有目的地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继承性研究,在批判继承中体现创新性和现代性。显然,科学思维的训练比具体内容的掌握更为重要。例如,类似于新儒家所遇到的儒家文化困境问题,我们是囿于传统儒家思想体系,经过修正和修补进行自我更新?还是以更为开放和创新的态度,用比较和鉴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借助于不同学科和学派,包括西方科学文化,以他山之石来攻己之玉?显然,传统道德文化的批判继承是一个科学原则和方法论问题,我们应该选择的是后者。具体而言,传统道德文化的批判继承的科学性和现代性问题,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如下三个方面:一是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理论自信);二是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社会建设为目标(道路自信);三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具体参照系(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值得强调的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总结和继承,是具有选择性和批判性的,因为不同的目标、视野和方法是有大不同的。同时,我们还应强调在传统道德教育中,通过比较和鉴别古今中外不同学派和不同流派,包括现代西方道德思潮,有选择性地开展传统道德教育,将有助于传统道德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换。所以,“传统文化要想在当代生存发展,与当代文化和现代社会相适应、相协调,就必须融入当前的社会主义实践,尤其是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10]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11]在如何批判继承传统道德文化问题上,这一论述反映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就,应成为批判继承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指导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我们应注重对丰富而悠久的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强调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和建设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韦政通.伦理思想的突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225.

[2]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3]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707-708.

[4]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十四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954-959.

[5] 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25.

[6] 周昌忠.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3.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776.

[8] 陈桂生.德育书简(11~14)[J].上海教育科研,2004(6):35-39.

[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00.

[10] 姜喜任.论习近平关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三个方针[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6):139-143.

[11]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2).

[责任编辑:张学玲]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关于“互联网+”趋势下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问题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教育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