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你的羞耻心
2020-03-09陈荣荣
陈荣荣
情绪可分为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两种,喜、怒、哀、惧是最简单最常见的基本情绪,而羞耻是一种混合了厌恶、沮丧、悲伤,内疚,愤怒等的复杂情绪。心理学家伊扎德把羞耻定义为人们在失败、违背了道德或社会规范之后感受到的一种社会情绪。
羞耻可能源于大众视角,但是最终指向内心的自我,并且往往伴随着强烈的自责和极大的痛苦感。从这个意义上讲,羞耻是自己对整个人的全盘否定,是颜面扫地的失意,是内心深处自己对自己的谴责。心理学家甚至认为人类最负面的情绪既不是悲痛,也不是无法压抑的怒火,而是羞耻。
既然羞耻的感受让我们如此痛苦,那不知羞耻的厚脸皮是否能够减轻痛苦,幸福一生呢?事情并不是这样的,消极情绪的存在也有一定的进化意义。
心理学界一直不乏对羞耻情绪的研究。最近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证明了羞耻情绪存在的积极作用。近期一项研究发现,当你的羞耻情绪是跟道德有关时,羞耻会减少欺骗行为的发生。研究人员随机选取两组大学生:羞耻情绪组和控制组(无羞耻情绪组),之后考察两组大学生在测验中的诚实程度,结果发现,无羞耻情绪的大学生说谎和欺骗行为更多, 而羞耻情绪组表现得更加诚实。
羞耻情绪的产生也有具体的情境,譬如有可能是个人能力相关的羞耻,也可能是违背道德而产生的羞耻。基于此,研究人员进一步把诱发的羞耻情绪分为能力不足产生的羞耻和道德失范产生的羞耻。前一种羞恥是由于学习能力的测试排在倒数产生的;后一种羞耻是把参与者带入到特定情境,由于违反道德产生的羞耻(阅读并抄写特定羞耻情境中发生的故事,想象自己是情境中的主人公)。结果发现,因能力不足产生羞耻的大学生倾向于说谎并且表现更多的欺骗行为,其次是无羞耻情绪的大学生,而道德失范羞耻组的欺骗行为是最少的,表现出更多的诚实。
这个研究证明了道德相关的羞耻感确实能够降低我们的欺骗行为,而有关能力不足产生的羞耻却不会。为什么会这样呢?研究人员认为,能力不足产生的羞耻损害的是能力自我部分,所以人们会在之后的行为中尽量体现自己的能力来摆脱这种羞耻感,这时候甚至不惜做出道德的牺牲,而道德失范产生的羞耻是与原先不道德行为有关的,所以人们会采取更多的道德行为来弥补这种羞耻。
每个人都会犯错,错误被发现时的羞耻并不是惩罚,而是一种提醒;每个人都会有鬼迷心窍的时候,而羞耻感会帮助唤醒你的良知和道德。
羞耻的确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人们处理这种消极的感受并不容易。面对羞耻时,我们不应该沉浸其中痛苦不堪,而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只是我们的一种情绪在作怪,消极的感受也不一定有消极的后果。恰恰相反,羞耻可能在生活中帮助我们保持更加积极的心态和奋发向上的决心。另外,社会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每一个社会成员懂廉耻,知荣辱,方能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向新时代迈进。
范伟,任梦梦,肖俊泽,简增郸,杜晓明,傅小兰. (2019). 羞耻情绪对欺骗行为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作用(实验1和实验2). 心理学报, 51(9), 99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