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的实践与保障策略研究

2020-03-09虞俊超王满意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实验室应急师生

虞俊超,宁 信,王满意,张 锐,渠 晖,张 金,孙 骞

(南开大学 实验室设备处,天津 300071)

实验室是高校开展实验教学、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因此安全是实验室运行与发展的基本前提[1]。近年来,实验室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直接导致当事人丧生或伤残,教训惨痛,社会影响面大。贺蕾等[2]对1997—2016 年全国112 起典型实验室事故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76%的人员伤亡是因实验人员违反操作规程、操作不慎、试剂存储不规范、废弃物处置不当等所导致的,因此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3-4]。

安全教育培训作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旨在牢固树立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切实提高其安全防护及事故预防能力[5]。国家各级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2019 年5 月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持之以恒,狠抓安全教育宣传培训,开展“入脑入心”的安全教育、强化安全知识能力培训应成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服务的重点。

1 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得到了广泛重视[6-7],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1)校园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师生安全意识有待提高。目前高校普遍都有通过展板、海报等开展实验室安全宣传,但很少集中组织较大规模的安全宣传,其活动内容及形式不够丰富,校园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有待加强。相比于教学科研,实验室安全未被重视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存在,师生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参与意愿不高,实验人员在繁重的实验室工作过程中,容易松懈安全意识。

(2)制度缺失,安全教育培训缺乏有力保障。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涉及多方面工作,需要学校、学院、实验室三方通力配合。高校相关制度不健全,各级单位职责分工不够明确,不利于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落实;安全评估体系不完善,未能及时对教育培训成效进行跟踪评估,工作实效较难保证;此外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较难得到保证。

(3)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不够充分、教学形式相对固化。安全教育通常仅强调实验室的各类安全注意事项,没有对科研未知实验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充分的安全指导,安全教育内容不全面。此外,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课多为选修课程,学生选修比例不高。安全教育课程往往重视理论知识传授,而轻视安全技能提升,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

(4)实验室安全培训针对性不强、实效性较差。有些来自企业安全生产的培训人员不熟悉高校实验室的运行情况,盲目按照生产企业管理办法对实验室危险源管理提出高校难以满足的高标准、高要求。有些组织方安排的培训内容与高校实验室人员具体的安全需求关联度不高,导致参会者学习意愿不强,收获不多。

(5)实验室成员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实操演练亟待加强。当前高校通常仅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演练、应急逃生等,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应急演练未能与各类实验室安全突发事件相联系,实验室人员的关联感不强,安全应急处置能力亟待提高;校内各职能部门间、高校与政府职能部门间没有定期开展联合应急演练,联动应急处置能力有待加强。

2 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的实践模式

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应在于宣扬安全理念,以及培养师生的安全素养[8]。我校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秉持“以制度定底线,以服务促管理”的安全育人理念,从以下5 方面扎实推进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其实践模式见图1。

2.1 校级安全科普宣传活动

图1 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的实践模式

(1)校级实验室安全宣传月活动。定期组织大型安全宣传科普活动,向全校师生宣讲实验室安全基础知识。我校在2019 年9 月组织开展了主题为“实验安全记心间、应急处置保平安”的实验室安全宣传月活 动,由实验室设备处牵头,联合各学院集中组织了52次形式多样的实验室安全宣传主题活动,如各类实验室安全知识讲座、实验室安全隐患警示展、实验室卫生陋习警示展、院际安全管理经验交流、互访等,鼓励校内师生踊跃参加,以学习促提高,持续营造良好的校园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

(2)关键时间节点发布安全温馨提示。在校级新闻网或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安全温馨提示是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宣传的重要途径。在关键时间节点,如四季变迁等气候变化剧烈时刻、毕业季等重要校园活动前,以及重要节假日、寒暑假前发布实验室技术安全温馨提示,持续提示校内师生注意实验室危险化学品、气体钢瓶、废弃物、危险设备等使用安全,留意温度、湿度、风沙等因素对实验室设备及环境的影响,以此提示师生注意安全,敦促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3)组织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通过网络或现场参与的形式,组织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等类别的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9],以此提高师生参与热情,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提高。通过组织实验室安全竞赛等活动,吸引师生关注实验室安全,激发师生主人翁意识,积极为校院级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言献策。

2.2 线上准入教育与考试

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是高校实施安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实验室全员安全意识,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10-11]。依托学校实验室安全教育与考试系统(简称“考试系统”),要求所有在实验室从事科研、教学、管理的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学习交流的学生等须参加且通过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实验室安全准入线上教育与考试流程如图2 所示。学生通过考试系统在线学习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及安全知识。考试知识点主要可分为危险化学品、辐射防护、生物医学、消防安全、激光安全、机械安全、用电安全、急救知识共8 大类。经过系统学习后,学生可通过在线测试、模拟考试等进行自测。经过充分准备后,登录考试系统参加相应学院的安全考试,通过者获得我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合格证,准入实验室开展实验。

图2 实验室安全准入线上教育与考试流程图

近三年,我校本科、研究生及教工合计12 250 人参加了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并通过。我校实行准入教育的5 年轮训制,即涉及实验室安全的合格证有效期为5 年,过期须重新参加准入考试。校院级安全管理人员与各实验教学中心专职教师须根据学科特色定期更新试题,设计适用于本学院师生实验室安全准入考核的试卷,确保安全考试内容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2.3 零学分安全必修课

我校课程零学分必修课意味着更为弹性的学时要求,教学安排将更加灵活机动。以必修课的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有助于向全校理工科学生群体普及实验室安全知识,强调安全的重要性。这门课程不及格的学生不予毕业或取消评奖评优资格。零学分安全必修课进一步整合了学校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资源,为不同学院学生提供实验室安全通识教育和安全专业教育,构建了更为完善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

各学院根据学科特色明确安全教育重点,严格落实教学、科研实验前安全指导工作。要求实验前专职教师须对学生进行安全指导。例如在本次疫情复学后,学生在首次开展科研实验时,课题组负责人须在场指导,向学生强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等。

2.4 按学员需求开展培训

根据实验室主要成员(包括实验操作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实际需求,开展实验室安全专业化培训(见图3),保证培训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图3 基于实验室人员需求开展实验室安全专业化培训

(1)基于实验操作人员需求开展专业化安全培 训。实验操作人员在开展科研活动时不可避免会接触到各类危险源,如未经过专业化的安全知识培训,很可能受到伤害。校级或院级安全管理部门根据实验操作人员需求开展特定的安全培训,例如实验过程需使用有毒有害气体的人员需要经过这类专业培训,掌握实验气体的使用,熟悉相应的应急处理流程;特种设备使用人员须通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开展实验;放射源或射线装置的操作人员须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2)基于安全管理人员需求开展专业化安全培训。面向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可包括安全检查规范化培训和应急救护培训等。学校各级专职或兼职安全人员负责各学院、系、所、楼宇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其专业程度直接影响各单位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化管理水平。实验室安全主管部门定期开展安全检查规范化培训,向安全管理人员介绍教育部、公安局等上级部门的安全管理要求,并通过实训等方式,检验各级安全员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能力,切实提高全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水平。

2.5 联合应急演练

实操演练对于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遏制安全事故发生,严防事故升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2]。高校应积极组织不同事故等级的实验室技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师生面临各类实验室事故(危化品燃爆、试剂或实验气体泄漏、高危设备故障等)的安全应急技能,强化校内各职能部门间、高校与政府职能部门间的实验室安全应急联动能力。我校在2017—2019 年相继与市区环保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消防大队等上级职能部门联合开展危险化品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演练、实验室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演练、危化品实验室事故综合应急演练等活动,其流程如图4 所示,有超过300 名师生参加演练或现场观看。

此外,各实验室根据各自的科研实验情况制定简洁、实用、醒目的实验室技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确保制度上墙。这不仅能起到日常的实验室安全宣 传提示作用,在事故初起时也能有效提示实验人员按照流程开展应急处置,避免当事人惊慌失措。

图4 高校实验室技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流程示意图

3 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的保障机制研究

为了更好地实施安全科普宣传、准入教育、安全培训及应急演练等举措,确保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长效性,高校须不断完善相关保障机制。

3.1 “学校—学院—实验室”三级安全教育责任制

(1)校级实验室安全教育责任。成立校级实验室建设与技术安全委员会,由主管校领导担任主任,协调实验室设备处、保卫处、研究生院、教务处等部门联合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明确由实验室设备处负责实验室技术安全教育培训的组织、监督和检查工作。

(2)院级实验室安全教育责任。各学院安全主管领导负责本单位实验室技术安全教育培训的管理工作,包括安全课程安排、师生教育培训的组织、准入制度落实及教育培训档案管理等。各学院须指定专职人员负责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的联络与实施。

(3)实验室级安全教育责任。明确各实验室全体成员有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的义务。各实验室的负责人及安全员负责实验室级的安全教育及准入制度落实,确保实验室内安全管理规范。

3.2 建立多元化考评机制

(1)以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的形式,检验安全培训成果,提高师生对实验室安全的认识、认知、认可水平。考试成绩≥80 分者,获得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合格证,准入实验室开展科研或实验教学。

(2)以现场检查的形式评估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效果。明确安全现场检查不应局限于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否规范,也应考评实验室成员的安全综合素质。以现场问询的形式,了解师生是否知悉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具体要求、是否了解实验室安全应急器材(包括灭火器、吸附棉、洗眼器、应急喷淋装置、急救箱等)的具体用途及使用方法等。如发现考评不合格者,视为一般安全隐患,通过发布校级或院级实验室安全整改通知书的形式要求其及时加强安全学习,限期落实整改。

(3)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师生实验室安全认知情况,明确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的落实情况。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及时调整工作重点,针对师生重视程度不足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环节开展教育培训。

3.3 明确实验室安全奖惩机制,强化安全引导

(1)明确奖励办法,树立正面典型。高校可制定校级《实验室安全管理奖励办法》,其中应明确规定,只有严格落实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且成效突出的团体或个人方可参与实验室安全评奖评优。为充分调动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每年开展“校级实验室技术安全优秀实验室”和“校级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成果奖”的评选活动。经学院遴选、推荐,实验室现场检查评审后,学校实验室建设与技术安全委员会专家秉持优中选优、严格筛选的原则,评选出校级优秀实验室及优秀安全管理团队或个人,树立正面典型,并给予一定奖励。

(2)明确惩戒办法,加强警示教育。开展校院级实验室安全突击检查,秉承“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处理”的理念,及时向师生宣传实验室安全底线意识,对存在一般安全隐患的实验室发布实验室安全整改通知单,责令其限期完成安全隐患整改。对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实验室,发布校级实验室技术安全检查情况通报,要求该实验室暂停实验进行整改,同时暂停其实验材料采购、财务报销等业务,待复查合格后方可开展实验。2018—2019 年,我校实验室安全奖惩实施情况见表1。明确高校实验室安全奖惩办法有助于引导全校师生重视实验室安全,主动投入到安全工作中,不断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预防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表1 南开大学2018-2019 年实验室安全奖惩实施情况

4 结语

大学之道以育人为本,重在素质教育。安全教育培训作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师生安全素养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体系尚待完善,需要更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以落实教育培训实效性,保障其常态化,切实提高实验室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与防护技能,为创建平安校园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实验室应急师生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