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粉喷桩技术在加固软土地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0-03-09

四川水泥 2020年1期
关键词:固化剂钻头施工工艺

梅 健

(南京城市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0 引言

随着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交通工程的穿越范围越来越大,尤其是穿越软土区域时,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加固处理,将会造成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因此为了保障软土地基足够的承载能力,必要的加固处理成为首选。根据以往案例可知,当软土厚度超过一定程度后,其中自由水不易排出,大大降低软土地基固结速度,无法保证地基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足够的强度。如软土地基处理不慎,则容易发生软体地基下沉,甚至坍塌的现象,从而对于上部建筑结构造成较大的影响00。针对软土地基的处理,粉喷桩是当前采用最多的一种加固处理方法,有效解决了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或沉降过大带来的质量问题。然而据可查文献,当前粉喷桩加固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程应用方面,缺乏从原理、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和检测的系统研究,限制了粉喷桩加固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应用000。因此在对比分析相关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经济性和适用性的基础上,针对实际工程概况,选择粉喷桩技术加固处理软弱地基,然后对粉喷桩的加固机理和单桩承载力、强度标准值、面积置换率和相应的桩基数量等技术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然后对于粉喷桩施工的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针对关键施工工艺的技术参数进行了重点介绍,最后通过静载试验检测了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结果证明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技术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本文系统研究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在实际工程的应用,对于未来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工程和理论经验。

1 工程背景

1.1 工程概况

某道路位于某城市核心地带,是城市东西向重要的城市主干路,全长3025m,位于某天然湖泊的北侧。道路标准路幅宽度为32m,为双向6车道。天然湖泊开园蓄水后,常水位标高为40.8m,道路穿过路段部分位于淤泥区域,地基承载能力相对较弱。

1.2 地质条件

道路穿越区域位于湖水冲积区域,根据勘察资料可知,自上而下分别为人工填土、一般粘性土、淤泥质土、粉土、粉砂,具体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土层物理力学性能指标统计表

根据表1地质勘察资料显示,如果软土地基不进行处理无法满足承载要求;如果进行钻孔灌注桩进行处理,则经济代价较高,因此建议选择粉喷桩对于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

2 粉喷桩加固地基设计分析

2.1 加固原理

粉喷桩加固处理软土地基的原理,主要利用水泥材料等作为固化剂,通过深层分体喷射搅拌机将固化剂输送至桩头,以雾状形式喷射软弱土中,固化剂与周围软土充分搅拌混合。由于固化剂在吸水后会发生较为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使得软土地基的整体性、水稳定性和强度大大增强。

由于固化剂掺入量相对较少,水泥等固化剂的水解和水化反应是在一定活性介质-土中发生的,因此复合地基的强度增长过程相对缓慢,具体硬化过程具体如下:

(1)水泥土的水解和水化反应。

作为普通硅酸盐的主要成分,CaO、CaO2、Al2O3、Fe2O3及SO3等氧化物分别组成不同的水泥矿物,如Ca3SiO4、Ca2SiO4、Ca3Al2O3、Ca4Al2O3、CaSO4等。在用水泥等固化剂作用于软土地基时,矿物材料发生水解和水化反应生成碱性化合物。

(2)土颗粒和水泥化合物的作用。

水泥水化物生成后,部分水化物成分继续硬化,形成水泥石的骨架结构;部分水化物则与活性粘土颗粒发生反应,具体如下:

①交换和团粒化作用。粘土与水混合会形成胶体,如土中SiO2遇水后则会形成硅酸胶体颗粒,表面的Na+和K+能够与水泥水化形成的Ca+2发生吸附交换,较小的土体颗粒得以集聚,形成大土体颗粒,复合地基土的强度大大提高。

② 硬凝反应。水化反映的逐步推进,大量的游离Ca2+在达到一定浓度后则会在碱性环境下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化合物,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

(3)碳酸化作用。

由于桩头搅拌的机械作用,原土地基中不可避免存在未完全粉碎的土块,水泥土固化过程中形成水泥颗粒,在水解产物的作用下,土体性质得到改善,但是容易存在复合地基强度不均的问题。

2.2 加固设计

(1)粉喷桩单桩承载力Nd确定

根据勘察资料进行设计,粉喷桩桩长度L=22.10m,桩径D=500.0mm,则粉喷桩的单桩承载力计算如下式所示:

(2)加固土强度标准值qa确定 加固后土体强度标准值qa满足设计要求,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3)粉喷桩面积置换率m的确定 粉喷桩面积置换率计算如下式所示:

(4)粉喷桩桩数确定及布桩方式选择

关于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数量计算如下式所示:

3 粉喷桩在软土地基中的加固技术分析

关于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需要首先根据试桩确定相关参数,然后按照施工工艺施工,最后通过质量控制保障施工质量,以下进行详细介绍。

3.1 工艺性试桩参数确定

为了保障粉喷桩技术在软土地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效果,需要进行工艺性试桩,从而确定实际成桩过程中的基本参数。根据本工程地质情况和工程规模,确定5根工艺试桩,得到相应的施工工艺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工艺性试桩参数

3.2 粉喷桩在软土地基施工工艺

粉喷桩加固处理技术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施工工艺如图1所示。

图1 粉喷桩施工参数确定

根据图1可知,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关键施工工艺如下所示:

(1)桩机就位

施工前首先需要测放轴线和桩位,并进行标定。

(2)下钻作业

在粉喷桩施工时,首先应保证钻头正向旋转,边钻边旋转,为了保障喷头流畅,此时通过喷射压缩空气代替水泥等固化剂。在钻头下钻过程中,应控制钻进速度,根据钻机电流变化实施钻进作用,保障下钻过程的安全顺利施工。

(3)提升喷粉搅拌

提升钻进进行喷粉搅拌作业,在反向旋转提升钻头的同时打开钻机控制阀,然后喷射水泥等固化剂,边提升边喷射边搅拌,使得软土地基尽量搅拌均匀,使得软土与水泥充分缓和,相应的喷射量应与钻机提升速度相适应,应根据设计匹配二者之间的关系。

(4)复搅作业

二次搅拌作业,首先钻头正向旋转,达到设计转速后进行复搅作业。在完成单个粉喷桩的施工作业和复搅后,需要关闭钻机和钻头,进行桩机转移至新孔位进行施工作业。

3.3 关键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要点

关于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不仅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顺序进行施工,同时对于关键工序进行严格控制,具体如下:

(1)桩基就位:桩头与设计桩位中心线不得有超过50.0mm的偏差,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1.0%。

(2)下钻:下钻过程中,首先应用压缩空气代替固化剂进行喷射,可以保障钻进过程的顺利;

(3)提升钻头并反转:在完成下钻过程后应及时提升钻头进行喷射作业,关于提升速度应根据地质情况和设计参数确定;

(4)提升结束:在钻头提升值地面30.0~50.0cm时,应停止喷射;

(5)复拌:在完成喷射和提升作业后,应及时进行二次复搅作业,首先钻机钻机1/3的设计深度,边提升边反向旋转。

4 加固地基的性能检测

为了保障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效果,需要对于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进行检验,荷载试验是当前行之有效的检验方法。在桩身强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后,在被测地基安置平板,复合地基承载能力经理荷载试验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荷载试验加载装置图

根据荷载设计进度和现场荷载试验情况,绘制相应的荷载-沉降曲线,得到地基承载力如表3所示。

表3 静力荷载试验结果表

根据表3可知,复合地基承载能力换算值最小为163.0kPa,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且具有一定的承载潜力和安全冗余。

5 结论

通过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技术在某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粉喷桩加固技术是当前软土地基处理中较为经济、可靠的;

(2)根据粉喷桩加固处理软弱地基的原理,进行了单桩承载力、加固土强度标准值、粉喷桩面积置换率和桩数量的计算分析;

(3)粉喷桩加固处理地基的施工工艺介绍,关于下钻、提升、复搅等关键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的控制技术参数介绍;

(4)为了检验粉喷桩加固处理软弱地基的效果,进行了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静载试验,结果证明复合地基承载能力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猜你喜欢

固化剂钻头施工工艺
自乳化水性环氧(E-51)固化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施工工艺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施工工艺
不同固化剂掺量对湿陷性黄土强度和渗透性的影响
国标A/B 型固化剂对呋喃树脂强度的影响
脱硫灰在充填固化剂中的应用
高层建筑CFG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探讨
地层抗钻能力相似性评价及钻头选型新方法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近钻头地质导向在煤层气水平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