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ice高级应用课程校企合作实验项目建设实践
2020-03-09黄子尧
黄子尧
摘 要:通过分析高校文科专业Office高级应用课程设立的目标与当前课程实验项目改革的必要性,提出在课程实验教学环节采用校企合作模式进行相关建设,设计与企业实际办公应用相关的实验项目,革新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完善师资队伍结构。由此培养学生综合应用Office办公组件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与设计能力,为学生胜任日后工作中的Office应用任务奠定基础。
关键词:Office;实验项目;校企合作;综合应用;教学方法;
Office高级应用课程是本校为外语、人文、艺术等文科类专业设立的公共基础课,在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课程目标包括:(1)了解Office重要组件的体系结构,掌握常用的Word、Excel、PPT的选项卡功能与具体项目的设计与使用;(2)掌握Access数据库的基本功能,能够进行具体的实践项目应用,完成设计、创建、访问与管理数据库功能;(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专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综合运用Office组件工具进行数据记录与分析的能力,包括其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文档处理与数据库使用人员应承担的责任。Office高级应用课程的实验项目设置为课内实践,占到总课时的50%,辅助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训练学生对Office组件Word、Excel、PPT以及Access的操作技能,提升学生应用所学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应用项目的设计和开发能力。
一、现有Office高级应用课程实验项目改革的必要性
现代信息社会,信息量与来源渠道都极大的丰富,熟练的信息处理能力是职场人士必备的能力素养。各行各业,不同分工的人员都离不开信息的获取、保存,以及有效的整理与表达。在众多的信息处理工具中,Office的数据文档处理组建相对而言是最易于理解和掌握的工具,应用Office组件在业务交互中处理表格、文档、文稿演示,已成为必要的职场技能。在这样的社会需求下,在信息表现形式极其多样化的背景下,处理具体的项目任务时,单单依靠某一项Office工具很难有效地完成工作,需要具有综合应用Office组件的应用技能,融合各个组件的优势功能,协同工作。比如,在做企业的年终总结汇报时,通常以PPT的形式进行演示呈现,而呈现的内容则需要通过引用Word文档形式的详细报告以及Excel生成的统计图表来支撑汇报内容的可靠性,增强汇报内容的可读性。
Office高级应用课程目前的实验内容形式为:Word、Excel、PPT以及Access工具的应用分别给定素材,完成各自的实验列表。实验内容不设定具体的应用背景与达成任务指标,各项工具之间缺乏交叉与协同应用设计,为前置验证性实验项目的内容综合。例如,实验中关于Word组件的设置内容为毕业论文的排版与准考证的发放,学生可综合练习页面设置、分节、目录引入、图文混排以及邮件合并等功能;而关于Excel组件的设置内容则为在一份学生成绩记录表中统计出平均成绩、排名、积点以及插入分数段统计图表以及自动评语等,让学生熟悉常用的统计函数与图表生成功能。这样的实验内容设置使得各功能组件的练习内容没有相关性,缺乏统一的任务目标,使得学生在面对具体项目时,对Office组件工具的应用缺乏良好的组织思路与协同工作意识,难以融合各类工具的优势功能完成办公任务,实际的应用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此外,实验指导教师为校内专任教师,指导形式为实验课时内学生练习结合教师针对性演示,尚未聘请校外人员参与指导。传统的实验指导形式在满足学生课余自学与结合实际应用项目方面有所欠缺,特别是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已步入了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电脑、手机、Pad已成为学生的基本配备,而网络则为信息交流提供了便捷的平台,学生更期待灵活的、不受时空约束的课程指导模式。
针对计算机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探讨,对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相应的文科專业课程体系建设开展了研究,指出重视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综合素质三个维度的目标价值核心内涵体现,通过合理的课程结构组织,科学的课程内容设置以及创新的课程教学方法,形成灵活有效的课程体系,辅之以配套的教材体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范式,多样化的考核标准以及有机融合的师资组织等配套措施实现培养目标。阐述了当前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在实验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管理方面的问题,指出实验教学应不断适应时代科技发展,对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进行有机地整合,激发学生对实验项目的兴趣,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与创新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应用能力,达到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的目的。
二、实验项目建设思路
Office高级应用课程实验项目的资源需求为PC机与Office软件,一般高校在软硬件设施条件方面都可以满足实验项目建设要求,关键是在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需要进行改革建设,更贴近企业实际需求。下文主要从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师资队伍三个方面叙述建设思路。
(1)实验内容
结合企业的人员和项目管理流程,设立实际信息处理实验项目,基于项目对Office组件工具的技能要求,将实验内容以项目案例处理进程为线索进行组织。例如,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的实际处理进程为主线组织实验内容,将Word、Excel、PPT以及Access的功能要点有机融合在案例的“招聘管理培训管理员工管理合同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流程的文档、数据、图表、演示稿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使得学生在完成实验内容的过程中掌握的多种Office组件工具应用技能协同使用,锻炼基于任务驱动的设计思维与资源整合能力,技能应用应能获得长足进步。
(2)实验教学方法
既往的实验教学方法为教师下发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题目与操作指导,学生参照完成实验内容,实验性质主要为验证性,练习对软件功能的使用与熟练度,缺乏针对具体项目应用的设计性和不同Office组件间的交互综合应用。在新型的实验教学方法中,针对企业真题性质的实验项目,由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分析应用背景与应用需求,进而设计任务完成流程,综合应用Office组件工具完成项目任务;教师负责组织学生有序开展实验,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路,对关键问题与难点问题予以解答与示范,辅助学生完成整个实验项目。
(3)师资队伍建设
对应于实验内容与实验教学方法的革新,师资队伍建设应跟上行业发展步伐,定期参加企业工程实践,了解企业项目应用需求,并能借助现代网络与信息处理、传输等高科技手段,使用新型线上教学平台,开发微课,具备指导学生企业实训课题的能力。此外,可邀请企业相关业务专家成为兼职师资,提供企业真题作为实验项目,并走进课堂进行指导,让学生真实了解企业的业务背景与应用需求,把握实验项目设计的主体思路,提高实验内容的完成度。
三、结论
高校文科专业设立Office高级应用课程,培养学生对日常信息的综合处理与表达能力,是顺应当前信息时代人才要求的必要举措。实验环节则是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有效教学组成。文中分析了当前Office高级应用课程实验项目设立中理论型与验证型的实验内容为主体而导致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的问题,提出引入符合现代企业需求导向的设计型与综合应用型实验项目,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与设计潜力,提高学生对Office组件的综合应用能力与项目设计能力,满足现代社会人才信息处理能力的需求。进而阐述了实验项目进行革新的条件与必要性,提出通过并阐述了设置校企合作实验项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师资队伍建设思路。
参考文献:
[1]石琴琴,张建平.高校普及《Office高级应用》课程的必要性与教学方法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5):150-151.
[2]周萱,唐伟.计算机类课程思政改革--以“Office高级应用”课程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26-28.
[3]李逢伟.试论Office的高级应用教学现状及对策[J].现代信息科技,2019,3(4):125-127.
[4]仲一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文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教育评论,2019(10):16-20.
[5]张娜.对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6):204.
[6]张子恒.高校文科类专业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探析[J]亚太教育,2019(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