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动漫教育研究
2020-03-08张航
摘 要:影视动画片以其新奇、生动、形象的特点,被认为是一种契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寓教于乐的艺术样式。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适宜性引入动漫教育,将有助于学生增强文化艺术作品欣赏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与人文素质,也可以提高教学分析与设计能力,以便在将来的幼儿教育工作中,利用影视动漫作品及动漫元素寻求与幼儿的文化相通与精神共融,让幼儿在多元文化体系中实现身心健康及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动漫教育
动漫是以动画、漫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各种动画作品的总称。其中,漫画书和影视动画片是动漫最主要的表现形式。针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特点,本文所谓动漫教育研究主要是指对学龄前儿童品德、性格、习惯等具有重要影响的影视动画片的赏鉴与教学运用。
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动漫教育的必要性
影视动画片以其新奇、生动、形象的特点,被认为是一种契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寓教于乐的艺术样式。1999年以来,我国的动漫产业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及社会资本的投入下,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从产量上看,自2011年起,中国制作完成了26万分钟的电视动画片,成为世界动画第一大国。随着《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国产动画电影取得不俗的成绩,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更取得中国动画电影的突破,表明国产影视动画长片的质量也得到了可喜的进步。在影视动画片的受众方面,据统计,我国二次元用户有望在2020年突破4亿大关[1]。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影视动画片及动漫人物形象也以各种形式进入幼儿园,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动漫形象方面,喜羊羊、灰太狼、巧虎、哪吒等一系列动漫角色成为幼儿心目中的新宠。在影视动漫产业方兴未艾的热潮中,学前教育领域对动漫作为一个单独的艺术种类的整体研究与教学应用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资质培养方面,尤其需要提高学生动漫教育的能力与水平。
(一)动漫作品良莠不齐,部分作品存在不良倾向
虽然从产量而言,我国已是动画第一大国,但现实是,不管是引进的国外动画片还是国产动画片,由于娱乐与商业利益导向,均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部分作品画面存在血腥暴力色情化倾向,没有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部分作品色调过于阴暗,情节过于复杂,缺乏对美的探索、对快乐的追求;也有的作品粗制滥造,将知识性、教育性强行植入,趣味性、创新性不足,说教过于明显。存在这些不良倾向的动画作品,对幼儿身心发展起着明显的误导作用。另一方面,那些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符合幼儿教育价值取向的动漫作品,在幼儿教学中所起的的作用又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动漫作品的正确分辨能力、欣赏能力尤为重要,将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幼教工作中能够有效合理地选择动漫作品。
(二)动漫作品应用手段单一,存在资源滥用现象
在现代媒体文化蓬勃发展的趋势下,影视动画片是学龄前儿童感知世界、感悟人生、学会学习的重要窗口,对启发幼儿心智有着独特作用。在现代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随着越来越多的动漫作品进入幼儿园,暴露了部分幼教老师在动漫教育方面的不足:在知识结构上,缺乏对动漫领域的整体认知,缺乏鉴别动漫作品优劣的有效手段,造成选择片源简单、随意,把影视动画片当作安抚幼儿情绪的一种手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缺乏与时代合拍、与幼儿欣赏口味一致的动漫资源,无法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与幼儿欣赏实际相脱节,造成应用动漫资源缺乏创新、创意;在教学设计上,缺乏针对动漫资源的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手段,无法在更高层面上引导幼儿动漫欣赏,并通过动漫作品寓教于乐。因此,需要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跨学科综合运用能力,以适应现代多元媒体教育需要的环境。
(三)动漫教育研究存在一些不足
近年来,研究者对影视动画片的艺术本质及其对儿童的教育功能、对儿童身心发展所起的作用进行了一些理论探索,成果颇丰。纵观近年来我国动漫教育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面向:关于动漫对儿童影响的研究,如谢伟雄的《我国青少年动漫教育研究综述》、杨宇姣的硕士学位论文《影视动画的儿童审美心理机制研究》;关于动漫对儿童的影响,改进动漫创作方向的研究,如郑军、李焕的《学龄前儿童(0—6岁)认知心理分析与动漫创作》;关于借用动漫作品进行学龄前儿童绘画、音乐等的教学研究,如肖弋的《动画与儿童动画教学》等。然而,动漫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具有的特性将综合作用于儿童教育本身,因此,教师在对幼儿动漫作品欣赏时的及时有效教育引导尤为重要。纵观以上研究成果,将动漫教育作为整体融入学前教育教师培养的研究较少,客观上也影响了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中动漫教育活动的开展。
(四)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养实践中的动漫教育相对缺失
我国培养幼儿教育人才的主渠道是各类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从人才培养体系、课程结构与课程具体设置来看,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养过程中,对学生开展动漫教育重视不足。从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来看,主要课程有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等教育类必修課程;钢琴基础、声乐基础、美术基础、手工与环境创设等艺术类必修课程;幼儿心理健康指导、学前儿童家庭和社区教育等专业选修课程。动漫及动漫教育类课程并不在其中。动漫教育课程的缺失,与当前动漫作品大量进入幼儿园教学的实际现状不相适应。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动漫教育,开设相应课程,补足短板,既是当前学前教育师资基本素质的要求,也是网络时代学前教育教师必备教学能力的要求。
二、加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动漫教育的基本目标与教学策略
(一)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动漫教育的基本目标
1.了解影视动画片的基本知识,形成科学的动漫媒体教学观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动漫教育培养目标首先是:了解影视动画片的基础知识及基本创作方法,提高对动漫文化的整体认知水平;了解世界动漫及中国本土动漫发展趋势,了解各国动漫作品发展的大致情况,学会欣赏多元文化背景下世界著名影视动画作品,逐步形成对影视动画作品的正确解读、批判的意识;了解动漫作品影响幼儿成长的各方面因素,正确认识动漫作品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科学的动漫媒体教学观。只有这样,才能在将来的幼教工作中,合理有效地选择动漫作品,引导尚不充分具备文字阅读能力的低幼儿童欣赏动漫作品。
2.学习欣赏影视动画片的基本方法,形成较为全面的动漫媒体审美价值观
影视动画片是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为一体、以审美为核心的综合艺术形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动漫教育培养的核心目标在于:在有效合理地选择动漫作品的基础上,从作品本身出发,掌握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充分挖掘其审美内涵,形成多面向的、较全面的动漫媒体审美价值观;学习运用文学鉴赏手段,探讨动漫作品如何运用新奇创新的故事情节,在欢乐、轻松或幽默的同时传达“真善美”的本质,体会作品的文学审美价值;学习运用画面分析、音乐分析等技术分析手段,了解天马行空且夸张可爱的动漫形象,把握当今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学会分析动漫作品对真善美歌颂和对假恶丑鞭挞的表达方式,在寓教于乐的潜移默化中,实现其教育功能;学习运用文化研究的方法,把握动漫作品在多元文化体系中的个性化表达,实现文化审美价值的提升。
3.掌握搜集和运用动漫作品的方法,形成综合运用动漫媒体能力
影视动画作品纷繁芜杂,动漫形象各有千秋,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动漫教育就需要加强搜集与加工现有作品的能力,选择合适的动漫素材并将之运用于全方位幼儿教育活动之中。这就需要培养学生一定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合理搜集编排各类动漫形象、动漫素材,以便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活动;需要培养学生一定的幼儿音乐、舞蹈、绘画、生活礼仪、习惯养成等课程整合能力,以便教育幼儿实现精神上的充实和快乐的成长;需要培养学生一定的影视动画片剧本改编与创作能力,有助其在寓教于乐中将动画片中所蕴含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影响幼儿,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动漫教育的教学策略
1.掌握欣赏解读的基本方法,坚持审美教育优先
优秀动漫作品以其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及多重审美价值,指向儿童的精神与生活成长的各个面向。在进行动漫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审美教育优先,多面向鉴赏方式并重的教学策略。
(1)加强动漫作品的文学性鉴赏。动漫作品的内容有不少改编自童话、科幻等儿童文学作品,其塑造的人物形象,展示的主题及情节,对幼儿的思维、想象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能满足幼儿对审美、求知、娱乐等身心发展需求。在动漫教育中,应侧重以叙事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情感分析等文学赏析手段,挖掘动漫作品的文学审美价值,对于学生将来服务于幼儿,有效引导其思维、想象、情趣等各方面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对动漫作品所具有的完整情景对话、精彩情节等进行情节冲突分析、语言风格分析,对于学生将来协助幼儿的语言发展、词汇积累,特别是幼儿口语表达有着很大的作用。
(2)加强动漫作品的艺术鉴赏。动漫教育中的艺术鉴赏的方法主要包括音乐分析、绘画风格分析、动画创作风格分析、导演风格分析等不同方面。快乐优美的动漫音乐、渲染奇幻的动漫场景、滑稽可爱的卡通人物、风格迥异的创作特色,构成动漫作品丰富奇幻的艺术感染力。通过对动漫作品的艺术风格分析,可以拓展学生艺术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鉴赏能力,实现艺术文化素养的综合性提升,从而在将来的教学活动中,能够合理选择动漫作品,引导儿童观察、想象与思考,充分享受音乐、美术等艺术元素带来的美的感受,从而提高幼儿的艺术感受能力、欣赏能力。
(3)引导合理阐释动漫作品的思想教育意义。在现实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解读动漫作品的方法与手段,很多老师更多地将动漫作品的作用窄化为教育意义,将动漫作品的教育意义的传达视为教学“第一要务”。由此,造成动漫作品欣赏往往停留于“讲述什么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我们应该学习(或批判)动漫人物的哪些方面”这种只注重教育意义的套路式教学模式。有鉴于此,在动漫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动漫作品本身不仅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又具有愉悦、陶冶情感的意义。因此,在学生欣赏作品过程中,应引导其享受作品带来的愉悦情绪和积极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共鸣,体会在愉悦心灵感应中深化的作品思想内涵和“寓教于乐”的教育意义。
2.倡导多元文化,强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对外交流水平的提高,为适应基础教育课堂的文化多样性,实现教育平等和社会正义而培养合格的教师, 成为当代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的核心议题[2]。幼儿教师不仅需要幼儿发展、保育、教育方面的知识, 还要具有关于多元文化、多元社会等一定的理解与认识。在动漫教育中,除了介绍日美等动漫文化发达国家的作品外,还应注意引入其他国家优秀动漫作品,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特色,以拥有更开阔的国际视野;在动画风格的掌握方面,可以以华特·迪士尼、宫崎骏、万氏兄弟等动画大师的作品为借镜,在多元文化与更广阔的动漫世界中汲取营养,引发多向度思维。
在倡导多元文化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在坚守我国主流文化的基础上,坚持我国核心思想价值观,强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动漫教育中的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二部分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3]在动漫教育中,既可以在类似《精卫填海》《阿凡提》等动漫作品中欣赏中国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的浓郁东方韵味;也可以在《猪八戒吃西瓜》《渔童》等作品中体味剪纸、窗花、皮影戏等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在《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中国水墨动画中体会国画神韵;在《大闹天宫》《山水情》中体会京剧、古琴等中国传统戏曲、民族乐器的旋律。近年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作品在电脑3D技术加持下,融入大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更是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案例。
3.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强化多学科融合课程设计
基于动漫技术给儿童带来的“身临其境”效果,幼儿教学可以针对幼儿不能亲自体验的事物,利用影视动画片等动漫素材进行辅助教学,创设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情境,使抽象概念形象化、枯燥知识趣味化,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强幼儿保教效果。动漫教育中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既要掌握动漫作品的相关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对具体动画作品的分析解读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漫作品的运用能力,学会运用多种动漫资源进行多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在动漫教育过程中,增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进行多学科融合的课程设计。可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具体分析动漫多学科融合、多学科运用的特点。影视动画片综合影视艺术形式的特点,提供了与音乐、美术、舞台表演等艺术形式的合理链接,同时基于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性也提供了与文学欣赏、语言训练、习惯养成等各项幼儿保教内容相结合的空间。因此,在动漫教育过程中,针对具体作品加强与幼儿教育相关的多学科综合分析尤为重要。
(2)可以采用项目研究教学方式,以具体项目带动,学生就具体作品进行综合教学设计。以项目为核心,通过实际教学设计任务驱动,将作品欣赏、动漫元素运用、多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等有机结合,在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同时,为学生创造符合实际的幼儿教学课堂情景模拟,以助于其整体教学能力的形成。
三、结语
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适宜性引入动漫教育,将有助于学生增强文化艺术作品欣赏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与人文素质,也可以提高教学分析与设计能力,在将来的幼儿教育工作中,利用影视动漫作品及动漫元素寻求与幼儿的文化相通与精神共融,让幼儿在多元文化体系中实现身心健康及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2020年中国动漫产业研究报告[R].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20(5):10.
[2]杨跃.新教育公平视野下的教师教育改革[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33.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
作者简介:张航,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共教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影視传播学、公共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