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之下高校附属学校步行辐射圈儿童友好化更新设计

2020-03-08徐英陈经纬

美与时代·上 2020年11期

徐英 陈经纬

摘  要:呆板的校园空间压抑儿童的天性和审美培育。在当今教育发展需求驱动之下,校园应积极开展品质优化。依附于高校的附属学校,公共空间与公共设施需求方面很大程度上与大学共享。疫情影响之下的封闭式管理,增设的防御隔离设施造成了江苏大学附属学校儿童步行辐射圈的萎缩。疫情之后,辐射圈公共空间发生了安全性提升、共享公共空间减少、分隔设施景观性差等三个方面的变化。从“儿童友好”“弹性围墙”设计出发,通过参数化的设计手段柔化围墙空间,置入互动功能模块,引入色彩导视设计,辐射圈公共空间活力能得到唤醒,儿童生活体验能得以提升。

关键词:江苏大学附属学校;儿童友好;辐射圈;互动功能模块;空间活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城市双修背景下镇江市微空间触媒与规划实施路径研究”(2018SJA1079);江苏大学2017年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2017JGZD032)阶段性研究成果。

突如其来并迅速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人们日常的社会秩序和习惯的生活方式。为了阻止新冠病毒的传播,全球多数城市都陷入了停滞。日前,我国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复工复产复学有序推进,经济生活秩序逐步恢复[1]。近日印发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20﹞668号)要求继续实行校园相对封闭式管理,全面梳理所有进校通道,严格执行进出校登记制度。校园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区中心,能体现一所学校的文化价值和张力。[2]疫情以来,学校与城市之间、学校内各功能区之间的连通性发生了很大变化,关于如何通过更新设计焕发激活校园空间的活力度的思考便在此背景下开展。

江苏大学附属学校(含幼儿园及九年一贯制学校)步行辐射圈空间是与儿童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公共空间,是“家-校”之间的重要连接部分。疫情之前,附属学校与大学校园是一个整体;疫情之后,为了便于管理,校园内新增多处岗亭和围墙,两者之间的整体性被打破,在通行、空间使用等方面都产生了新的问题。疫情过后,人们更多地意识到公共空间的使用需求是多维的,户外的绿色设施成为了人们日常休息放松的首选。在共享空间使用受限的情况下,附属学校的学生们的活动区域和类型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基于此,以“兒童友好”“弹性围墙”为核心展开更新设计思考。

一、场地概况

(一)规模及人群构成

江苏大学附属学校利用便利、丰富、专业的大学资源,以学院为“基地”,以大学生为“后备军”,为教育注入新生力量,在硬件、软件、管理、教学、特色、竞争力方面优势明显。附属学校规模方面,其中幼儿园占地面积4963m2,常规14个班级配备,招生规模约400余名幼儿;九年一贯制学校占地面积约5210m2,双轨制18个班级。

在招生方面,幼儿园招生仅限本校教职工二代子女,九年一贯制学校招生仅限教职工二代适龄子女及教职工三代适龄子女,后者要求法定监护人(父母)及子女是江苏大学本部常住户口或法定监护人(父母)在江苏大学本部内有住房证明(房产证)。招生的限制影响了学生人群的构成,这也体现出放学后,孩子们对户外活动空间的需求。

(二)辐射圈空间现状

儿童出行空间活动范围非常集中,7—12岁学龄儿童的活动半径一般为300-400米[3],且儿童喜欢在熟悉的伙伴家附近玩耍,并喜欢那些能与同伴互动的空间场所[4]。江苏大学附属学校位于大学校园东部,300-400米辐射圈内功能布局上以运动区、教职工住宿区和后勤服务区为主,主要建筑物有体育馆、东山操场、教职工住宅、教工食堂、超市及职工活动中心等。在疫情之前儿童日常生活圈与高校教职工生活圈相互重合,融合氛围较好(如图1)。

通过介入性与非介入性调研,对现状建筑、道路、活动节点等进行分析,并且针对现状照片进行手绘场景画像,挖掘场地现存的问题与提升潜力空间(如图2)。辐射圈范围内有较完善的广场、滨水绿地、体育场等公共空间。疫情之前,大学师生、附属学校学生、家属区人员、附近居民等可自由进行亲子互动、运动健身、休闲集会、人际交往等。附属学校前道路区段,有若干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公共空间(书报亭区域、家长等候区、教职工住宅宅间绿地、桥头公告广场),但这些空间在品质方面却差强人意,仅仅提供了站立区域,未能形成舒适的、满足各类需求的、促使互动交流的场所。

二、疫情影响

(一)出行的安全性提升

辐射圈内十字交叉的玉带路和通江路是学校生活片区连接教学科研区的主要交通干道,道路均为一板两带式,双向两车道且无非机动车道,交通混行、车流人流量大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为解决该区域交通混乱现象,保证学生群体进出附属学校及食堂的步行安全,在疫情前通过限时设置路障的方式控制车流。疫情之后,通往教学科研区的三个交叉口均增设了通行门禁系统,机动车通行得到了很大的限流,两个片区的交通关系得以重组,学生群体出行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大提升。

(二)共享公共空间减少

增设通行门禁系统、新增分隔围墙一方面提升了辐射圈的出行安全,但另一方面也使得生活区与教学科研区、办公区之间的连通关系逐渐淡化。在疫情之前,辐射圈内的东山操场、体育馆及周边玉带河景观空间提供了共享的活动区域;疫情之后,片区的分隔大大影响了这些共享空间的使用便利。交叉口(桥头空间)至学府路3号门(仅刷卡人行通过)道路区段,即附属学校大门正对路段的交通性功能已经弱化,开敞空间得以释放,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让道路变成放学之后的学生及家长的共享空间。

(三)分隔设施景观性差

墙代表防御、保护、私秘,也是代表拒绝、隔阂与封闭。疫情之后,长达百米的生硬又突兀的围墙出现在了附属学校周边,起到了安保与分隔的作用,但加剧了附属学校儿童活动空间的消极化,同时景观形象性也较差。暂不定夺围墙是否永久存在,场地中围墙的再设计是必需的。通过创意设计让围墙起到链接大学校园与附属学校之间的融合关系,实现围墙基本功能之外增加一处可停、可观、可歇、可交互的场所。

三、更新设计

(一)儿童友好导向

城市中的不安定因素导致儿童活动减少,泛教育背景下儿童活动时间的被侵占,环境健康问题侵害儿童,网络成为儿童生活的必然成分,自然教育存在普遍的缺失……通过对镇江儿童绘画作品、《镇江日报》中关于童年记忆的诗文进行要素提取和词频分析,得到自然要素和人物是儿童绘画中的高频要素,而自然要素成为童年记忆的主要成分。校园开放空间丰富的层次更加接近真实社会,在一个有着宽松、友善语境的校园中的生活可能成为孩子们一生当中最富生机的年华,有机会在这座“舞台”上反复彩排自己的人生未来[5]。

21世纪初,儿童基金会引入了城市由儿童创建和为儿童创建的概念,得到了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儿童友好型城市”应运而生。目前,儿童友好城市倡议覆盖了38个国家的3000万儿童。2018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出品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手册《Shaping urbanization for children:A handbook on child-responsive urban planning》,在公共空间方面提出为儿童和社区营造安全、包容的公共空间和绿色空间,让儿童在户外聚会和活动的原则[6]。美国学者克莱尔·库珀·马库斯[7]认为,户外活动对儿童性格的形成尤为重要,提出儿童场所包含了场地规模、场地要素等环境设计问题[8]。儿童在公共空间中的行为特征表现出轨迹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自我中心性、亲近自然性、游戏活动种类丰富、同龄聚集性和宜受客观环境影响等特点。儿童友好化更新设计必然要求设计师在空间构建过程中充分考虑儿童生理尺度、活动需求与心理健康,通过场所空间构建、设施配置、功能重塑达到设计目的。

(二)弹性围墙设计

围墙本质上是一种重直向的空间隔断结构,在起到划分空间、隔断人流、保证隐私安全的作用前提下,更应该视作景观的一部分,引申为“空间”概念。如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一处主题为“薄房子,轻Talk”的新型校园景观,设计创意即是“墙”转变成“空间”。以钢板和实木为材料的“薄墙”景观装置,形成食堂和住宿区的隔离屏障;墙上的开口翻转形成桌椅,切割下来的被折叠成方筒,插入白墙,形成具有私密感的交流空间,这些切割、翻转、穿透形成空洞和缝隙,构成了一种半透明的轻薄感。薄房子通过轻盈的空间结构和大面积的留白,构建了一个轻快愉悦、充满校园诗意的场域[9]。

疫情之后临时增设的这段近150米的围墙,其两侧的缓冲空间较为宽松,完全有条件从“空间”的维度进行更新设计,改变围墙内外封闭与开放、独立与相融的关系。设计引入弹性设计理念,提出参数化空间生成、功能单元模块化以及色彩空间引导三方面的策略(如图3);通过参数化的思考确定空间在以3米为模数的平面格点中引入儿童行进路线,形成新的围墙空间,互动模块、漂流书屋、绿植模块的介入提升儿童在空间的参与度和体验性,更新设计为具备有多重功能迭代的线性景观墙。

1.通过参数化的思考确定空间

儿童有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和冒险心理,空间也必须具有足够的弹性,应通过提供可能激发活动的设施与地形来引导活动的产生,同时空间的特性要包含简单到复杂的层次,可以自由地变化和发展。围墙的更新设计,重点是弱化原有直线边界,引入儿童行进路线,形成新的围墙空间,而非分隔的墙。

2.功能模块置入围墙空间区域

儿童活动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不经过组织,只要儿童们存在于同一空间中,活动就有可能发生。源于儿童本能,追逐打闹游戏具有很强的自发性。在儿童活动空间的规划设计中,应从“儿童的游戏场所”这一视点出发,考虑儿童自身对空间的想象。儿童活动行为不一定发生于精巧或昂贵的构建环境中,活动装置可以是简单而满足灵活使用需要的,非正式的开放空间对儿童和家长都有更高的包容度,如许多球类游戏只需要一个表面和区域定界,简单处理即可转变为可以容纳各种非正式活动的场地。随着时间的发展,各类小型的自发活动可以更好激活消极空间[10]。基于对儿童需求的研究结果,在校园周边的等候空间中分散布置景观节点,提升儿童在空间的参与度和体验性(如图4)。

3.考虑色彩对儿童行为的引导

儿童对事物的捕捉、识别、判断是基于视觉感受的,色彩对儿童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与引导作用。原有校园环境设计以满足教学设施基本需求为原则,忽视了色彩环境对儿童情绪变化和性格发展的影响,色彩的运用多存在过度饱和、不协调、零碎而缺乏整体性等问题。因而场地中整体设计了线性的導视系统,在色彩取舍方面,强调空间基础色、搭配色与点缀色之间要凸显色彩层次的明确性,使色彩更具有指向性和引导性,更好的诱导各类儿童行为活动的产生。

(三)等候空间激活

附属学校前的家长等待区域提出两项应对方式,分别是利用校园围墙空间形成休憩空间和等候区向西侧绿地调整,弱化等待人群与道路车辆之间的冲突性,结合整体模数格点以及原有场地树木设计景观休憩座凳,同时保证了等待区域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如图5)。转角空间的宣传栏通过参数化变形与场地形成良好的过度关系,去除原有宣传栏空间的同质化和低交互性的问题,通过色彩引导界定转角空间内的儿童活动区域,提升场地活动的安全性。基于对儿童需求的研究结果,绿地中分散布置有多个自然教育景观节点如种子博物馆、科普放映墙和种植体验模块等。

四、结语

国家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新时期的城市发展、生育政策、教育政策,以及家长和社会各界对下一代成长的新理念和新愿景,都对校园的规模和品质提出了极高要求[11],然而多数的校园空间环境确难以真正激发儿童个性发展,作为校园使用主体的儿童也很难有话语权[12]。2017年深圳正式发布“走向新校园——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2018年首批实施“8+1”建筑联展(协同8所中小学和1所幼儿园项目),呈现出一批多样、丰富、各具特色的创新设计,更是激活了公众参与共同探索融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新型校园空间,引发积极的社会效应,并得到广泛推广、学习和借鉴。

疫情影响之下的封闭式管理,防御隔离设施造成的空间变化,引发了对江苏大学附属学校步行辐射圈儿童友好化更新设计的思考,但仍是基于成年人对儿童需求揣测得到的空间品质提升方案,与“以童为本”的目标相距甚远。儿童友好导向下的中小学校园空间环境优化,应充分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需要,儿童、教师、家长等的参与也应是全维阶段的,应该建立起一个共谋、共享、共建的机制。后续研究将以儿童工作坊形式开展有计划、逐步递进的专业引导,从常见的“形式性”参与提升到“实质性”参与,构建真正从儿童意志出发的校园空间。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20〕668号)[EB/OL].[2020-08-13].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8/14/content_5534747.htm.

[2]Buzz Yudell,Mario Violich,Jeanne Chen.社区营造:学生生活的延续与变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下斯普洛尔广场更新及学生社区中心[J].张蕾蕾,译.建筑技艺,2020(1):14-21.

[3]欧伯雷瑟—芬柯.活动场地:城市——设计少年儿童友好型城市开放空间[J].吴玮琼,译.中国园林,2008(9):49-55.

[4]曾鹏,奚雪晴,蔡良娃.基于儿童友好城市理念的天津市旧居住区儿童安全出行路线比较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2020(3):38-46.

[5]吴船,董灏.重讲校园故事——北大附中本校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J].建筑技艺,2020(1):72-79.

[6]UNICEF.Shaping urbanization for children:A handbook on child-responsive urban planning[EB/OL].[2020-07-26].https://www.unicef.org/publications/index_103349.html.

[7]MARCUS C C,FRANCIS C.People places:design guidelines for urban open space[M].Hoboken:John Wiley & Sons,1997.

[8]陳天,王佳煜,石川淼.儿童友好导向的生态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20(3):20-28.

[9]蔡凌豪.宛如盛夏:薄房子,轻Talk[EB/OL].[2020-08-20].http://www.archiposition.com/items/20180925062315.

[10]陈长虹,刘颂.连接自然的儿童友好城市空间网络构建[J].住宅科技,2018(5):5-9.

[11]周红玫.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 从红岭实验小学到“8+1”建筑联展[J].时代建筑,2020(2):54-61

[12]华乃斯,张宇.儿童友好理念驱动下的中小学校园优化设计[J].建筑实践,2020(5):22-29.

作者简介:徐英,博士,江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陈经纬,上海亦境建筑景观有限公司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