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本空间中的图像视觉教育

2020-03-08朱蘅初

美与时代·上 2020年11期
关键词:意象绘本

摘  要:绘本图像中所蕴含的创意和感动使其存在多元化的可能与意义,其视觉空间所产生的教育意味更是渗透在绘本结构系统的方方面面。绘本发展至今,已形成自己的艺术实践和理论体系。我国绘本发展虽然较晚,大众对绘本图像视觉教育意义还认识不深,但是绘本的共通性能使区域文化差异在国际交流推动下被包容和接受,绘本蕴含的丰富可能性也可被更大程度地了解。绘本图像视觉教育的应用与研究会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视觉空间;绘本;意象;图像视觉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学前听障儿童绘本治疗路径研究”(2019SJA0542)阶段性研究成果。

图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洞穴壁画,属于一种记录与沟通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文字。绘本是可以不通过文字而进行叙事推进的故事,绘本在传递故事信息时以图像为主,文字为辅,甚至不出现文字,例如无字绘本《疯狂星期二》《流浪狗之家》等都是仅仅依靠图像完成所有叙事,且故事内容依然清晰易懂,并能跨越区域语言的壁垒实现无障碍的阅读。因此,绘本是以图像为主要媒介形塑与读者的沟通和交流。相较于文字,图像也更能够引起读者复杂的心理活动。

一、视觉空间的探索

绘本的阅读伴随着诸多信息的不自觉采集,比如图文关系、图像叙事的方式、故事的潜在节奏、图像中隐藏的细节、留白与空白页所产生的情绪、不同框线与视角中的视觉体验、时间与空间的交汇、媒材与风格的感染力等。此类信息不胜枚举,且在绘本中都承担着重要的叙事作用,拥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而所有这些信息均指引着读者在绘本阅读的间隙通过视觉空间的不断深入探索而逐渐获取。

日本著名绘本大师安野光雅(Mitsumasa Anno)的作品涉及诸多有趣题材,主要可分为三大类:一是表现自然情怀的旅行题材,例如《旅之绘本》系列,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区域的自然风貌的细腻表现,展开巨细靡遗的纸上旅行,充满写实主义与甜美抒情。二是自然科学类题材,这是安野光雅作品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题材,在绘本的视觉空间中没有观念化僵硬的文字知识,而是将诸多晦涩深奥的科学知识揉入生动的图像之中,引领读者进行自我探索,例如绘本《颠倒国》,乍一看易被认为是单纯的 “错觉艺术”表现,实则在这视觉趣味的背后暗藏着地球形状的概念。三是设计类题材,例如非常著名的《ABC之书》,以木造的英文字母的扭曲、反转形成错视空间,在虚实结合中展现一个超现实的视觉故事,由此,图像视觉教育的力量再一次被强调。

除了多元化的题材表现,安野光雅还善于利用图像的细节来表现丰富的视觉空间,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充满幻觉与幽默的视觉游戏。区别于教科书式的单一字母与相关词语的罗列,安野光雅在绘本《ABC之书》中将与字母相关的事物对象通过图像绘画的方式隐藏在图画及边框之中,鼓励读者尝试在视觉空间中探索与寻找,由新阅读产生新发现,既充满情趣又不乏深思。伊朗插画家法尔希德·梅斯盖理(Farshid Mesghali)的绘本作品《追梦小黑鱼》,在图像的细节表现上亦是值得深味。法尔希德利用多元图像处理技法,将版画趣味与印刷技巧结合运用,在伊朗传统装饰纹样的风格表现下,诸多图像细节隐藏着令人深思的象征意义。它的另一个视觉特点则是由绘本中翻转与重叠的图像缔造视觉空间中的故事节奏与韵律。主角通过木刻图章印制而成,并以不同角度、色彩和尺寸频繁出现在页面的不同位置,通过翻转、放大、缩小、解构与重构等方法进行图像的多元表现,使图像在平面基础上形成视觉空间的翻转与再运用,从而呈现出充满诗意的节奏韵律与主题情怀。

二、人文色彩的体验

除了自然界中存在的纯粹的色彩现象,还有一种“经过人手创造或者改造过的色彩”,我们称之为人文色彩。可以说人文色彩是人通过自己的主观意志借由双手表现的一种审美创造。长期以来,不同地区的人们通过各自敏感于色彩的经验创造留下了许多渗透着区域文化和特质的人文色彩印记,包括民俗习惯、伦理规范、社会行为以及文化理解。充满人文特质的色彩现象在不断传播着对歷史文化的理解以及长期浓缩的人文印象,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儿童接触文化可能就始于绘本,不同国家和区域的绘本所呈现的人文色彩各不相同,在宏观视域内绘本所展现的人文色彩能打开儿童更广阔的心智。色彩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要素,拥有自己独特的视觉表征,不同时期绘本的题材、媒材、技法都会影响色彩的表现,因此人文色彩虽然反映的是一种相对恒定的普遍印象,但其过程依然充满动态。在长期大量的绘本阅读过后,儿童能够自觉捕捉到人文色彩发展的变化,在潜移默化中了解色彩与区域历史、文化、传统、习惯等等之间的相互影响。杜桑·凯利作为艺术界重量级大师,其作品横跨插画、版画、设计等各个领域,绘本亦是其重要的创作领域,代表作有《穿越世界的一条线》《爱丽丝梦游仙境》《魔罐与魔球》等不胜枚举。当学者探讨杜桑的作品时,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便是其色彩的运用与表现,而谈到其色彩又不得不提到其色彩中所传递出的人文特质。杜桑画面中的想象、隐喻以及强烈的个人风格皆溯源于斯洛伐克丰厚的历史、文化与艺术。斯洛伐克与捷克的地缘政治使其承接了欧洲的艺术养分,作为一个古老又年轻的国家,斯洛伐克又拥有独特的文化风貌,这些都为杜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与灵感。在其绘本的表现中,几近繁复的线条与交错重叠的色彩使画面充满瑰丽的装饰效果,即使不去讨论其视点的转换或趣味的构图,纸面上那些丰富的色彩层次与不断变化的色彩节奏就已经营造出一个特殊的视觉空间,在色彩的交织与穿插之间使读者感受到了饶富奇幻的故事意境。

另一方面,通过色彩的运用与风格的表现,可使儿童在色彩的背后找到一种语言交流的替代,在纸面上通过色彩营造的视觉空间找寻到一个情绪输入与输出的通道,通过色彩体验人文,利用色彩的空间构建心理的空间。柯薇塔的诸多绘本作品如《我的床边怪兽》《小小花园国》《灰姑娘》等都利用了多元丰富的媒材和极致拟人的手法构建出一个独特的故事情境,然而柯薇塔还是一位色彩大师,充满现代艺术底蕴的表现手法,以色彩营造视觉想象空间,给人愉悦之感。其简洁明快的色彩亦是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作为欧洲古城之一的布拉格,在长期的城市发展中,市内建筑物呈现出从罗马式、哥特式一直到新艺术运动、立体派以及后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诸如此类的浓郁的文化气息都使柯薇塔的作品中呈现出强烈的人文色彩特质。在绘本《灰姑娘》的图像表现中,柯薇塔更是一改之前多个版本的传统目标,以拆解式、颠覆性的图像语言缔造前卫的平面视觉效果,为读者创造出广阔的视觉思维空间。其间包含了镜面纸、剪纸拼贴、象征性符号、抽象几何图形等多元化的综合元素的使用。更特别的是充满隐喻意味的不同色块的组合与变化表现,例如以几何形代表角色和对象,以抽象和半具象的图像代表魔法元素等。诚然,这些意象的强化处理亦是在传递角色的心境以及故事的氛围,而不纯然是为了装饰,由此,色彩在造型之外也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挑战了读者传统的视觉经验,带来了一个崭新的视觉思考空间,让读者重新感受到了美的本质。柯薇塔认为,繁复冗长的文字描述在绘本中是多余的,色彩作为图像的一种呈现方式本身就可以承担叙事的重任。因此,柯薇塔的许多绘本作品即使没有文字也非常受大众的青睐。

三、翻页间的互动

近年来兴起了一场绘本互动设计的新风潮,类似的作品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在绘本市场上,诸如法国插画家埃尔维·杜莱创作的《点点点》,美国绘本大师莫·威廉斯创作的《淘气小鸽子》系列等,都是以不同的设计环节展开互动。当然,最耳熟能详的互动绘本可能就是美国艺术家艾瑞·卡尔(Eric Carle)创作的《好饿的毛毛虫》了。这部绘本作品充满诗意和创造力,在国际上屡获殊荣。它主要拥有两大特色,其一是极具辨识度的拼贴画效果,其二便是它紧扣故事情节的互动环节设计,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使读者在翻页之间乐此不疲。这部绘本中有八页分别裁成不同的宽度,以梯次编队呈现图像,其间通过每页的小洞形成翻页间的联系,以翻页前后的图像变化串联起整个故事,使一个逻辑简单的图像故事在平面框架范围内构建起了立体空间的行走轨迹,视觉也不再单纯地停留于某一个跨页,而是穿梭于翻页之间,引起视觉上的真正好奇。除此之外,这个创意也使得绘本在翻页之间架构起了作者与读者沟通的桥梁,通过读者动手翻页的参与实现整个故事的落地。

绘本不同于绘画,它拥有更复杂的结构,从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再回到封底与封面的完整关系,读者翻阅绘本的过程同时也经历着视觉空间的多重探索。在正文之中,面对可能出现的折页、散页以及同时包含着从前往后与从后往前的翻页,在故事中间部分形成相遇的情景。例如德国画家安娜格特·富克斯胡贝尔创作的《胆小如鼠的巨人与胆大包天的睡鼠》,这是一本没有封底且需要从书的两端分别往里进行阅读的绘本,结尾就出现在中间页,由同一幅跨页完成两个故事的汇合,并在此铺展情绪,这部绘本也被誉为德国“最美丽的书”。

巴西著名绘本大师罗杰·米罗(Roger Mello)坚持“文学和艺术旨在提问”的观念,关注绘本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联结,享受与读者以绘本进行互动的过程,他的《朱昂的奇幻梦境》便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为了配合故事情节,罗杰特地设计了一个系在绘本中的纸书签,以此来表现主角朱昂梦中的那条大鱼。当读者在翻页的时候,这条大鱼的嘴巴就好像随时会咬破画面中时刻存在的线网,并借此传递故事情绪。除了书签,绘本中还存在着其他的很多互动细节的设计,比如之前提到的柯薇塔所创作的《小小花国国王》,在这个绘本的图像设计中融入了许多复合式的拼贴技法,例如书页中的许多小窗户是可以打开翻看的,这些立体的别致细节的设计为故事制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视觉效果,加强了读者的参与度,有效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故事在平面的图像基础上产生了立体的视觉空间,也为读者打开了想象的思维之窗。

四、结语

20世纪30年代,绘本就已迎来属于自己的黄金时期,发展至今已形成自己的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体系,然而国内绘本发展较晚,绘本作品的质量良莠不齐,绘本推广虽已较为普遍,但从学校至家庭,大众对绘本的图像视觉教育之意义还认识不深,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知识的单一灌输或文字性的故事讲解中,对绘本图像以及其视觉教育之作用缺乏宏观的认识。当然,绘本的共通性能使存在于区域文化间的差异在国际交流推动下被良好地包容与接受,可获得更大范围的推广,绘本所蕴含的丰富可能性也可被更大程度地了解。相信在未来的绘本发展中,其图像视觉教育的应用与研究也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彭懿.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M].南宁:接力出版社,2012.

[2]宋建明.设计造型基础[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

[3]邢庆华.色彩[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4]河合隼雄,柳田邦男.绘本之力[M]. 朱自強,译.贵阳:贵州出版集团公司,2013.

[5]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M]. 郭雯霞,徐小洁,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朱蘅初,硕士,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意象绘本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来自林间的风
绘本
高中语文古诗词意象学习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