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强化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实意义

2020-03-08贾利民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现实意义劳动教育中小学

贾利民

摘要:德、智、体、美、劳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五个方面,但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劳动教育日益式微。然而,强化中小学劳动教育,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对培养中小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生存能力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立足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实意义,探究了强化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路径,旨在提升全社会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视。

关键词:中小学   劳动教育   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工匠精神”成为社会热词,劳动教育也重新得到了教育行业的关注。在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劳动教育曾经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几十年前春假和秋收假的设置,还是后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置,都体现了我国对劳动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忽视劳动教育,不舍得孩子劳动。这样的情况也间接影响了学校教育的理念和观念,导致劳动教育日益不受重视,甚至淡出了中小学教育培养目标,严重影响了我国素质教育和全面育人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强化中小学劳动教育,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不容忽视和弱化。

一、强化中小学劳动教育,有助于全面育人目标的实现

德、智、体、美、劳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要求,缺一不可。当前,中小学校普遍过分重视学生成绩的情况,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会削减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甚至占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文化教育。这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不利于中小学生劳动能力的提升。在家庭教育方面,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已经成为常态,家长不舍得让孩子劳动,事事都代替孩子的情况更是严重阻碍了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

要想强化中小学劳动教育,学校和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和理念,家长需要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学校应该尊重并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劳动。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拔草活动,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也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其次,家长应该要求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洗衣服,从而让学生体会家长的付出与辛劳,在劳动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一定的劳动成就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素质教育目标。

二、强化中小学劳动教育,是贯彻落实工匠精神培养的前提和基础

“工匠精神”是当前推进我国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是不怕苦不怕累、苦心钻研的精神。“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中小学生的实际体验和领会,并不是通过系统的文化教育就可以达成的。由此看来,强化中小学劳动教育,是贯彻落实工匠精神培养的前提和基础。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在中小学劳动教育中,学校可以通过与当地手工艺人联系,首先邀请他们到学校举办讲座,讲述自己与手工艺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然后,学校可以组织中小学生在周末或者劳动课的时候,与手工艺人一起做工艺,观察手工艺人在劳动中的态度和做法,让中小学生在参与手工艺制作的过程中体会劳动的辛苦,了解掌握一门手艺所需要的素质和需要付出的努力。通过实际体验,中小学生能够对劳动和“工匠精神”形成更加直观具体的体会,这种体会也会变成中小学生的记忆,对他们成长和未来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

三、强化中小学劳动教育,有助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国际上也普遍认可中华民族勤劳奋斗的民族特质,因为拥有劳动的优良传统,我们建造了长城和故宫等举世闻名的建筑;因为拥有劳动的优良传统,我们开辟了大量的土地,并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因为拥有劳动的优良传统,我们才不断奋进,成为国际上举足轻重的力量。强化中小学劳动教育,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通过让中小学生参与耕种,能够让他们体会到粮食的得来不易,中小学生穿自己洗的衣服会更加爱惜。通过良好的劳动教育,能够让中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培养中小学生勤劳的特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这对于中小学生的人生发展和学习生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华民族勤劳的传统美德也会成为中小学生个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他们日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强化中小学劳动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当前,国家鼓励和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大学更是举办了各种创新创业大赛,这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积累,所以从中小学阶段开始就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因此,强化中小学劳动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在中小学劳动教育中,教师应该重视实践环节的设计和教学,避免形式主义,出现纸上谈兵的情况。其次,教师需要从各个学段学生的特点出发,设计符合他们特点的实践活动。如小学低年级的劳动教育是让学生自己叠被子、自己制作手工等简单的劳动教育形式;初中阶段的劳动教育是让学生围绕相应的主题,自己设计和制作具有一定难度的机械或者小发明创造。通过各种劳动教育形式,能够有效培养中小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为他们之后的创新创业奠定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劳动教育并不应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而消失,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劳动依然是一项不容小觑的技能。因此,强化中小学劳动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劳動意识、劳动能力和工匠精神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家长和学校需要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立足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教育要求,以及不同学段学生的成长发育特点,采用正确的方式和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劳动,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参考文献:

[1]骆贵平,汪欢.我国各时期中小学劳动教育目标的比较探析[J].课程教学研究,2020(2).

[2]应斌,林杰.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4).

[3]梁晨.新时代中小学劳动与职业启蒙教育路径探索[J].教学与管理,2019(36).

(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教育研究中心中小学素质教育学校)

猜你喜欢

现实意义劳动教育中小学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心灵的旅程
论“教之道, 贵以专”的现实意义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