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策略在高中生物学课堂的应用探索

2020-03-08林琼芬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光合作用高中生物

林琼芬

摘要:本文以“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为例,探索了PBL策略应用于高中生物学课堂的教学模型是“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合作学习—解决问题—评价总结”,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关键词:PBL策略   高中生物   光合作用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综合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特点等因素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方法和措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策略使用得当,教学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PBL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巴罗斯提出的一种教学策略。PBL策略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指导者的角色,为相关内容的学习创造一个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让每一个学习者都能置身于问题情境中,通过和同伴的合作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学习者习得知识、提升能力的目标。因此,PBL策略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生物知识,还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探讨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构建应用PBL策略的高中生物学教学模型

生物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离不开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又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多维度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如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某一重要概念,运用PBL策略开展教学,构建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

PBL策略教学模型的第一个环节是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应根据生活实际,提出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供学生探究与解决。同时,教师提出的问题应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且问题的范围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即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教学设施内,保证教师能完成相关的教学目标。第二个环节是基于创设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问题的提出者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师。第三个环节是分析问题,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问题的分析。PBL策略的特点之一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所以在分析问题时,学习资料的收集不应局限于教材,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第四个环节是解决问题。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源及自己收集的资料,展开合作学习,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活动,最终解决问题。第五个环节是评价总结。教师指导学生反思、自评与互评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并在反思中进一步修改和优化问题解决的方法。

二、教学活动方案分析

笔者选择“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为课例的依据为:首先,“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是科学史上重要的事例,多位科学家通过不懈努力取得的研究成果,帮助人们从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角度去认识生命现象的实质。其次,“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这一内容贴近生活,可以衍生出其他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例如,如何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提高农作物产量,尝试从光合作用原理的角度为农业增产提出可行的建议或方案等。因此,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分析,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形成生命观念,树立社会责任感。

在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层面,本课例重温了几个经典实验,学生通过分析实验材料,体会光合作用的发现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能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学生在分析过程中领会到科学是严谨的,所以在实验设计时,会严格遵循实验设计的原则,训练科学思维。在本课的末尾,笔者通过回顾、总结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与光合作用的概念,使学生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漸形成了生命观念。

三、应用PBL策略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实践反思

在高中生物学课堂应用PBL策略具有以下优势:第一,可以营造轻松、主动的教学氛围,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有利于暴露更多的问题;第二,讨论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他们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学习过程的进行;第三,有利于发展学生文献检索能力、查阅资料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课堂上应用PBL教学策略时,教师要注意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及自身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任衍钢,郜刚,王满寿.生物学教学中运用PBL方法的尝试——兼谈高中生物学一节复习课的教学[J].生物学报,2004(12).

(作者单位:厦门市松柏中学)

猜你喜欢

光合作用高中生物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叶海天牛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家居布艺的光合作用
例析净光合作用相关题型解题中的信息提取错误与矫正
爱上光合作用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