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价值分析及产业发展战略探讨
2020-03-08杨磊
杨磊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价值 产业发展
在当前的市场和社会环境之下,我们应当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作为一项关键课题,积极加强研究、探讨与实践,一方面要客观、深入、全面的认识到新能源汽车的价值,另一方面更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制定、实施科学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以使新能源汽车能够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并通过新能源汽车能源技术的进步,推动社会能源结构的更新。
1 新能源汽车的价值
汽车,是人类社会中最常用、最便捷的交通运输工具,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传统的汽车以汽油、柴油等为能源,其所引起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显著,引起了整个全球人类社会的警惕[1]。如传统能源汽车在运行过程当中,由于汽油、柴油的消耗,会产生各类污染排放,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如近些年大气生态系统的恶化,就与传统能源汽车的污染排放具有直接的关系,这就对人类社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威胁和阻碍。虽然各国政府采取了诸多政策进行传统能源汽车的污染排放,企业也在研发新的污染控制技术,有效的减少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破坏,不过其污染排放量依然较大,不可忽视。再者,汽油、柴油等化石能源终有耗尽的一天,短时间内不能再生,届时所有依靠汽油、柴油等化石能源的工具、设备都将遭到淘汰。
“新能源汽车”广义上指的是所有非传统化石能源汽车,狭义上则是指电动汽车,我们当前通常所说的新能源汽车,以及本文研究针对的新能源汽车,均为狭义上的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之所以受市场的欢迎,以及国家与社会各界的重视,是因为其价值在于可以克服传统能源汽车存在的种种弊端,例如新能源汽车可以大大减少污染排放、环境污染,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同时其可以突破传统化石能源的局限性,不受传统能源危机的形象[2]。并且在新能源汽车中开发出来的新能源技术,还可以被应用到其他的诸多领域,优化整个市场的能源结构。
2 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战略
2.1 进一步加强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前一阶段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我国政府确实已经采取了诸多的优惠政策、补贴措施,既面向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企业,同时也面向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消费者,因而在短时间内新能源汽车便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其成效是显著的。
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了新能源汽车的“后补贴时代”,国家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更加快速和全面的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如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企业,应当构建一系列的政策指标,如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定量指标、专利数量定量指标、整车能耗定量指标等,通过政策途径巩固和强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循环经济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对优秀的研发、生产成果予以大力度的补贴,并帮助推广技术成果[3]。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购置、使用环节,则需要面向整个市场的消费者,出台一系列的优惠、便捷政策,既要减轻消费者的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压力,也要减轻其使用成本压力,结合不限行、优惠停车等非财政税政策,提高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如果是交通运营企业的话,则可以从各个各个层面予以更大的政策补贴,减少税收。
2.2 加强新能源汽车市场宣传
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宣传需要从两个层面出发,一个层面需要政府作为宣传主体,从宏观的环保意识心态层面,对社会大众、市场消费者进行思想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引导,使其认识到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如其能够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为子孙后代保留下良好的生存空间,以此唤起所有人的环保责任感,逐渐适应和接受传统能源汽车向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观念转变。基于这种实现和观念的转变,再配合购置、使用中的各项惠民补贴政策,新能源汽车便可以取得更好的市场与社会反响。
另一个层面是需要以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企业为宣传主题,面向市场消费者做好商业化的宣传、推广工作。要加强对市场的调查、分析,以品质、安全性等为基础,构建起自身品牌,通过对新媒體、自媒体平台的应用,增强自身的市场知名度,把握住消费者的心态,以更加新颖的广告宣传方式、内容,新颖消费者的眼球,突出自身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优势、特点和定位,刺激、引导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2.3 强化安全质量、完善基础设施
“安全”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需在发展中得到不断的强化。如应通过碰撞安全系数测试,模拟真实环境下可能发生的碰撞事故进行数据采集,增加车身安全性。对供应商提供的能源汽车产品部件生产实施跟踪,对工艺设计全过程进行严格安全把控,落实新能源汽车在生产中的安全标准,才能保证整车安全和消费者使用安全。企业可建立单位产品部件跟踪监控体系,将责任落实到生产者,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与消费者的信息反馈来评估部件磨损程度,综合评估车身安全稳定系数,将新能源汽车安全系数精确到可控范围。在维持成本的同时,安装驾驶辅助系统和电池电路监控系统,维持新能源汽车正常作业下的安全监控,保证汽车的使用安全。国家监管方面还需要不断提高行业安全标准,尤其是对充电设备、电池组、电动机等核心部件,要严格安全标准的制定与执行,要求研发、生产中不能仅仅注重充电快、巡航时间长等性能,更要将安全作为首要的研发、生产目标。
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完善与否,对其推广、发展的影响也是决定性的,如果基础设施不完善,不便于消费者使用,那么即使其成本再低,也很难得到市场的认可与接受。因此政府方面需要加强对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不论是城区、郊外还是高速公路,都应当合理的设置汽车充电站等设施,确保新能源汽车的长远续航。
2.4 构建新能源汽车循环经济体系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其最重要的部件当属是电池,各个企业、研究单位,都花了很大的资金、人才和时间成本在汽车的电池研发上来,这使得电池的性能越来越强,寿命越来越长,不过其终有老化不能再使用的哪一天,这时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再生,我们便需要构建起新能源汽车的循环经济体系。就新能源汽车所使用到的动力锂电池来讲,其有着诸多的特殊性,在回收利用过程中需要配套系统化的回收模式以及规范化的处理技术。电池的回收再利用对于消费者以及社会自然而言,无疑是利大于弊,可以在旧电池的回收中对其再加工,形成可以再利用的汽车电池组,减少资源的浪费。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应以企业为主,承担汽车电池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并对报废、破旧电池的返厂程序进行完善。此外,国家应引导废旧电池循环利用专题攻关,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废旧电池梯级利用[4]。
再者,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解决好资源的流动处理活动,实现二手零部件的循环利用。对新能源汽车二手零部件的生命周期开展严格评估审核,再通过翻新升级、修理,并依托流通市场进行循环利用。汽车修理企业是使用二手零部件的有力宣传者,汽车修理企业应与报废新能源汽车拆解企业达成“部件需求协议”,提高新能源汽车二手零部件的循环使用率,在保证行驶安全的同时减小消费者的维修支出,增强资源的循环利用。汽车修理企业还可与零部件供应企业达成循环利用合作,满足消费者维修并达成循环共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并将零部件返厂再处理。消费者也应建立资源循环的保护意识,才能更好实现二手零部件在汽车修理企业的循环利用[5]。
3 结语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价值、意义重大,其不仅关系着经济的建设,更关系着生态和社会能源方面的问题,对此我们应当引起重视,从政策、技术以及社会消费结构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新能源汽车能够得到更好的推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