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步步为营的高中英语小组活动探索

2020-03-08肖智鑫

神州·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分组合作学习

肖智鑫

摘要:教育部最新提出的英语学科课程(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中英语核心素养被提出,于是情景化教学、合作沟通和过程性评价在课堂中更加重要。于是,笔者通过培养一届高中学生的小组活动能力,记录了一些感受和反思。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组模式;分组;积分奖励制度

我的小组活动探索的目标对象是高一新生,为了激发他们对英语小组活动的兴趣,我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工作,于是第一次小组活动拉开了序幕:

一、初探——有目的的分组和组织活动

为了做足准备,开学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与学生相处并观察记录他们的习惯和学习特点,并对当前的课堂设置及学生学情做了分析,尝试性地进行了第一次小组活动探索:

首先,按程度分組。

参考班上学生入学时英语成绩和月考成绩,结合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给班上每位学生一个程度分数,按照分数把50多个学生分为A、B、C三个大组,分别为:

A.基础组(90分及以下),

B.中等组(90---100分段)

C.暂时最优组(110分段及以上)

以我高一这个有55人的普通班为例,按成绩分组后,A、C两组成员分别占少数,中等成绩的B组人数最多,呈“橄榄球”状。

其次,编合作小组;

按大班人数,为便于管理,我要求6人左右的小组,但自由组合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小组成员必须由分别来自于A、B、C大组的不同成员组成,比例为:1:1:1。于是,同学们炸开了锅,忙着找寻不同实力而且又关系不错的同学组成自己喜欢的小组。编组好了,我参见了学生的建议仔细选择了小组成员中最具责任心和领导力的成员任命为小组长,于是小组活动拉开了序幕。

第一次尝试(后有改动),反思情况大致记录如表1:

二、问题与解决方案——“合作”要与“竞争”并存

初次的小组互助合作的确为我的课堂尤其是课后管理带来了新的活力,课堂内外的效率都提高不少。但是,实行两个月不到的时间,新问题又出现了:学生们慢慢熟悉这样的模式后,刚开始编组的兴趣开始淡了下来,小组负责人们也渐渐懈怠了,没有之前那么认真,小组活动一步步走向形式化,很多问题又重新回到我亲自过问监督和管理的局面了。

于是,我反复思考,得出结论:如果光有小组内的合作,缺少了组与组间的竞争,那么学生很难体验到互相依赖、与人合作、与人竞争的学习,也无法感受到组内的自尊与成就感,小组活动也就会失去长久的动力。

三、再探——积分奖励制度

于是,参考第一次小组活动总结下来的经验,我进行了第二次分组,在各种层次学生协调搭配的前提下,我不仅改变了原小组的成员构成,使学生们获得了与不同的成员合作的机会,关键,增加了“积分奖励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把目前高中学生英语课堂及课外语言学习需要完成的任务大致分为:课堂听讲和提问回答、作业完成、听写背诵、课题活动讨论及成果展示,每一部分都按小组成员的个体表现为整个小组加分或扣分。例如:课堂上主动举手并正确答题的学生能为其所在的小组赢得加分,全班听写做得最优秀的学生能为小组加分,在习题课上能解决其他小组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又可以加分;而对于那些在课堂上讲话违反纪律或未完成作业的学生,不得不收到扣分的惩罚。

c.奖罚制度(罚为监督,重在奖励)

一段时间后根据各个小组累计的分数,选出表现最佳的小组,他们会向全班作总结报告或发表获奖感言,并且每个人都能得到精美的书签、美味的棒棒糖等小奖品,而最差小组却要表演节目或为班上做值日等等。如此一来,原本学不学、怎么学都是自身的事的学习状态变成了,我不学习会影响整个小组,而我学、我教、我参与则能为小组争得荣誉,得到老师和同学大家的认可,何乐而不为呢!

四、总结和反思

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的发展变化,我多次改革了小组活动,逐步获得了一些效果,但是,教学是一门动态发展的艺术,我在探索中也不断地发现新问题,例如:小组内过分依赖个别优秀学生;练习评讲时让学生竞答是否耗时过多,又是否能满足优生知识扩展和提高的需求呢?……种种问题接踵而至。并且,随着小组活动模式的深入和学生的变化(年龄增长、心理和认知水平变化、学习习惯变化、升学考试压力增大等),可以预测还将有新的问题出现。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将不断学习和探索,发展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将合作学习小组活动继续探索下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7.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分组合作学习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画图·分组·计算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