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路径刍议

2020-03-08王朝凤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背景新课标

王朝凤

【摘要】因为数学核心素养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素养,所以在“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成为小学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据此,本文以数学核心素养为主体,分析“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路径,以期能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路径

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路径共分为两段,前一段是基础性策略,基础性指为实际的教学过程做铺垫,从而让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加顺畅、自然,从而让学生乐于建构数学知识;后一段是具体的教学方案,虽然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同,但是教学过程大致包括6个环节.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路径之基础性策略

(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所以整个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照顾学生的学习感受,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是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二)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教学素材

小学生还处于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所以教师选择的教学素材一定要满足三个特点:第一,趣味性强,即内容中有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例如,动漫人物、读书画报、玩具等等;第二,生活性强,即教学的内容在生活中也常常用到,最好是和小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例如,结账、找零、测量身高体重等等;第三,灵活性强,即内容可以根据关键词的改变而产生变化,从而让学生拥有自我学习的空间,拥有自我想象的天地.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路径之具体教学方案

(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多元化,注重能力培养

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意味着“单一化”教学内容时代已经结束,也意味着传统的“教材内容决定教学内容”或是“教学内容换汤不换药”的方式已被淘汰,就现在来说,课堂教学内容应重点体现在能力培养中,即在教学的前、中、后段均要对教学内容有所创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灵活化,注重因材施教

鉴于每名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所以教师要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例如,某同学计算能力非常强但是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此时教师就应参照这两项标准,选择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问题.总的来说,因材施教,应侧重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发展中的不足,是教学内容体现自身灵活性的主要目的.

(二)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教学方式

1.教学方式“精”+“简”

首先,基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教学方式应继续保持“简”的特点,以数学练习为例,练习方式一定要简单,最好是几个步骤就能做完,还可以带有一定的引导性;其次,教学方式必须“精”,即根据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设计练习题,即使不能完全做到因材施教,也要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教学需求.

2.灵活选用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如多媒体课件、直观教具、动手操作,游戏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评价方式

1.建立规范、统一的评价体系

首先,应建立统一的“学生学习情况评价表”,并就知识、方法、能力、学业四个评价标准做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例如,“知识”一栏,要重点评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其次,应建立规范的统分标准,划等级评测.再次,作业评价应科学、全面.作业是考查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方式,而科学全面的作业评价能够保证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自己的学習不足,所以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优化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做到“语言符号具有激励性、评价全面细致、指导意见合理可执行”等几项标准.

2.学生可自我监督、评价学习过程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单向的,即教师评价学生,但在“新课标”背景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倡导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作用,所以从前的单向评价标准已经落后,而现代数学教学过程往往是一个多向的过程,即增加了学生自我监督、评价教学过程的环节,从而完善整个学习评价方式.

3.充分发挥互评的激励性评价优势,帮助学生提高自尊和自信,鼓励学生持续发展.

三、教学实例分析

此处以五年级数学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为例,简单介绍“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路径,具体如下.

第一步,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同桌两人为一组,用课前准备好的基本图形共同合作设计一个组合图形的图案,因为是合作完成设计图形,所以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学习兴趣也会很高.在设计完成后,和邻桌的小组交换图形.

第二步,教师让每一组学生观察自己手中的组合图形进行评价,然后提出一个与面积有关的问题.

第三步,交换图形和问题,然后每一组根据自己设计的图形和他人设计的问题开始解答,此过程中可以(仅限一次)寻求教师和他人的帮助,是为了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第四步,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的练习评价方式,教师先随机抽几个组的练习成果进行点评和讲解,然后由教师再随机抽几个组的练习成果,让其他组的学生共同评价.

四、结束语

“新课标”背景下,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基础性策略和具体教学方案共同构成了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路径.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入手进行教学改革,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张华.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14):262-263.

[2]刘选平.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路径初探[J].学周刊,2018(3):123-124.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背景新课标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