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2020-03-08陈美玲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学水平合作小学

陈美玲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改进,小学教学有了新的目标和任务,尤其是数学学科.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了各种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合作和交流成为一種新的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教学水平

小学教学作为学生的启蒙教学具有重要作用,而小学数学更加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逻辑能力.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只重视的得分情况而忽略了个人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的模式则可以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通过与其他学生合作,共同探讨并将问题解决,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魅力,形成了团结合作意识.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合作学习兴趣

在课程中建立学习小组,教师提出问题交给小组解决.学生在进行合作解决问题时,会逐渐培养起小组合作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着更明显的优势,这种优势就是合作教学更加重视学习过程的思维分析能力和团队意识,而传统教学只是将问题摆在学生面前,再由教师出示具体解法,学生缺乏自主思维,所以合作学习更加具有优势.在合作过程中会促进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配合心理,学生的主观思维会不断加深,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同时培养合作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9的乘法口诀时,教师通过让学生玩“找朋友”的游戏,用不同形式引导:顺着找、逆着找.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游戏卡分给学生,卡上写上口诀的前半句(或后半句),学生们根据自己拿到的一半口诀去找自己的另一半.例如,“四九”和“三十六”找到之后就成了一个学习小组,在一个学习小组中两人共学生习,互相补充,再通过游戏,将乘法口诀背熟.这样不仅学习到了乘法口诀,还增加了学生们的合作能力.

二、创设小学生数学合作学习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来进行设计与规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机会将学生们团结到一起,让学生们进行合作.在计划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小组的实际学习水平和能力,将问题设计成既能符合实际学习水平,又能完成教学目的,同时还要具有挑战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问题与现实情况相结合,根据现实问题来制造问题,更能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而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强化自己的思维逻辑,还可以增进合作意识和探索能力.

在教学“混合运算”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组,布置学习任务.例如,一个铅笔二元,钢笔五元,学校要购买铅笔和钢笔作为运动会的奖品,一共有50元的经费,问最多可以买多少支钢笔和多少支铅笔?这种问题有很多种解法,但是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在这种问题下,小组里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思考,给出不同的结果,在通过交流和沟通,结合不同学生的意见,给出一个小组意见.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能提升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在未来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

三、优化小学生数学合作学习小组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一个合适的学习小组会使教师的教学更加容易,学习效率会大幅度提升,学习效果也会更好.所以一个好的学习小组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组建学习小组时应该考虑到学习能力的均衡性、学生们的性格问题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情况.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性格.当学生们有较好的学习基础时,他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互相交流,互相沟通,更能发挥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对分组进行系统性的安排.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要根据对图形的认识,数学计算能力和认识理解能力进行分组,再根据教材要求布置和组合图形面积有关的题目.比如,算出画中房子的面积.在“平均数”一课中,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身高、体重进行分组,让学生们算出组内人员的平均身高和体重,再算出全班的平均身高和体重.根据不同教学目的分出不同合作小组,使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各显所长将小组任务共同完成.因此,优化合作学习小组会更好地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要注重培养分组兴趣、创造分组机会、优化分组人员,将学习与合作相结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同时也要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力和智力.这也是教育体系改革的举措之一,对应全面新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使教育更加的鲜活、生动,更能激发学生们的潜力.

猜你喜欢

教学水平合作小学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校地合作促进居民健身的探析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