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优质师资 助力均衡发展
2020-03-08赵广才李崇祥
赵广才 李崇祥
“名师大篷车”行动计划是陕西省教育厅于2012年启动实施的一项旨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实际行动,让广大基层教师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教师能足不出校(县),与名师、专家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得到最好的引领和帮助。该培训已走过七个年头,实践证明,“名师大篷车”广受基层教师欢迎,是务实举措。现以宝鸡市2019年“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培训活动为例,对其特点和意义做以剖析,并提美芹之献,以深化效果。
特点鲜明 深受欢迎
陕西省宝鸡市2019年“名师大篷车”行动计划送培下乡教师培训项目11月13日启动,12月14日圆满完成,历时一个月。由宝鸡教育学院承担,对眉县、凤县、陇县等宝鸡市10个县区2800名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教师以及幼儿园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本次送教中150位名师专家带来118节精品课程、59场精彩点评、26场专题讲座,使参训教师直接观摩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模式、方法和手段,领略了不同教师处理相同课程的不同风格,赢得了各县区和广大教师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凤翔、岐山等大县区里没安排上的一些教师,安排好工作,自发前来学习。
送教到校。“名师大篷车”送教送培到一线,到基层,到山区学校、边远农村学校。宝鸡教育学院送培最远翻越秦岭到凤县,让基层教师不用跑远路就能接受到高端培训,与名师“面对面”交流。
内容丰富。采用同课异构、专家点评、交流研讨、专题讲座等形式,帮助农村中小学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开阔教育视野,增强立德树人行动自觉,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改善教学行为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贴地行走。授课名师来自基层,他们了解一线教师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成长的需求,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照样会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
节约成本。“名师大篷车”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减少了打搅和折腾,让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其中,受益面更广。凤县教体局领导认为“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是“难得的学习机会”,通知全县中小学相关学科教师全部参与,从计划的190名扩大到324名,“放大”培训,扩大受益面。
意义非凡 推动发展
“名师大篷车”行动计划充分发挥了专家的学术引领和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力促进了基层教师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的全面提升,已经成为陕西省教师培训的得力抓手、有效载体、“亮丽名片”和“品牌项目”。从近年来训后反馈,可以看到,教师们收获颇多,学到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场接地气、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送教活动,对自我专业素养的提升帮助巨大。它的意义体现在:
其一,推动均衡发展。教育均衡的核心在师资的均衡,“择校”其实是在择好教师。在解决此类问题还需要时间的当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名师团聚起来,让优秀师资随着“名师大篷车”“流动”起来,让边远地区的教师分享高端培训、享用精神大餐。“名师大篷车”所到之处,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成长“短板”得到弥补,使教育发展更趋均衡。
其二,解决困惑问题。每个人都有“成长的烦恼”。如何克服“高原效应”,突破成长“瓶颈”,实现“加速度”成长,这就需要名师来把脉会诊、指点迷津。“名师大篷车”遴选的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能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为培训学员打开了一扇扇窗户,让学员看到了在平时教学中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专业水平得到了再一次的提升。
其三,点燃成长心火。教育家在哪里?在学校,在身边,在课堂,在教学一线。每位教师距离成为教育家并不遥远,教师在追求专业成长中就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审视、总结、提炼、提升,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名师大篷车”行动计划调动了大家参加培训学习、热爱教育事业的积极性,激发和点燃了一线教师的成长热情和进步激情,增强了前行动力和专业自信,“学习名师、争当名师”蔚然成风。
其四,搭建“用武”平台。若非“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近年来成长起来的名师只在“文件上有名,实践中没名”,因为他们缺乏发挥示范引领的机会和平台。英雄需要“用武之地”,否则,他们的能力、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名师大篷车”为名师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机会,让曹公奇、刘武宏、安瑛等名师走出宝鸡,走向三秦,甚至全国。
精准发力 走向深入
今后,“名师大篷车”需要继续发揮助力一线教师成长的作用。首先需要精准发力,持续抓实,策划好、设计好、管理好问题导向,使培训做得更加贴心、走心。重点是做好训前需求调研,把培训办到教师的“心坎上”,使他们醍醐灌顶,心头豁然开朗。其次需要扩大培训学科。主要学科、大学科关照到了,但小学科涉及太少,可以考虑将邻近几个县(区)小学科教师组织起来,一块培训。最后,不断优化师资培训库。按照优胜劣汰原则,吸收更多“新面孔”,吸纳新鲜血液,让更多的优秀教师参与其中,带动一线教师,让他们的情感、心理、思想卷入培训学习中,让“思考教育、追求成长”成为常态,使全体教师在活动中成长、进步。
作者单位:宝鸡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