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分析及优化建议
2020-03-08杨汉荣
杨汉荣
关键词:高校内部 经济责任 审计问题 优化建议
一、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分析
(一)缺乏良好的审计环境
高校普遍缺乏对审计工作的正确认识,认知的偏差使得高校在开展审计工作时,重计划忽视了事中的执行以及事后的评价工作,从而影响了审计工作积极作用的有效发挥。先离职后审计现象突出,由于高校缺乏正确的审计知识,高校相关人员在办理离职时,多对于相关报告的填写及提交存在随意性,报告缺乏有效性,这大大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审计证据确认、查找十分困难,从而使得具体的协调经办人员无法开展有效的审计工作,审计的质量受到影响。
(二)缺乏完善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系统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业务类型增加、学科范围扩大,所涉及到的经济活动也越来越丰富,教学、后勤、科研等部门之间的业务范围差异增大,其很难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核定,从而严重影响了审计工作评价的准确性、客观性。同时,预算管理涉及范围缺乏全面性,高校在使用资金时,未严格按照预算计划执行,尤其是部分专项经费支出方面,其多存在未经审批、自主调整预算的情况,预算管理缺乏。除此以外,高校的资产管理也存在问题。高校在购置资产时,多存在未经审批或者未入账等情况,从而导致了高校资产与账目无法一一对应。再加上对资产的管理缺乏,部门教学仪器损坏现象严重,资源闲置浪费情况突出。
(三)审计工作缺乏权威性和独立性
目前来看,我国高校在开展审计工作时,相关的审计部门都需要就审计的过程、审计的结果向高校的领导汇报,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同时,审计人员普遍为高校的内部员工,个人利益与高校利益紧密相关,如审计人员的职称、经费都会受到高校其他部门的管理,因此,审计人员的监督职责无法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受到太多因素干扰,缺乏独立性。
(四)审计结果未得到充分利用
我国在相关规定中明确指出,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应作为奖惩、考核、任免领导干部的具体标准,但由于各类现实因素,审计结果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经由内部审计部门交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之后,被束之高阁、存档管理起来,高校并未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如何利用审计报告形成具体规定,再加上高校针对审计成果多采用不公开披露的方式,缺乏有效监督,审计成果转化难度大。
二、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优化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
高校应正确认识审计工作,通过印发小册子、组织员工学习、邀请专家讲座等多个方式,来加强对审计意义、范围、内容、程序等内容的宣传工作,加深高校员工及部门领导对审计法等国家政策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审计环境,减少审计工作开展的阻力。
同时,高校审计部门可加强与人力资源等联合单位的沟通,融合经济责任审计及干部监管,从而形成一套规范的计划、组织、协调、成果使用的审计工作流程,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工作的科学性。除此以外,高校应注重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以外部税务机关、上级审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三方的监督,优化审计环境,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统一的监督标准,加强监督的力度,从而充分发挥监督对审计的积极作用。
(二)构建完善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系统
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审计制度及完善的审计流程,以明文规定规范审计前期、中期以及后期全过程的相关操作,严格落实相关制度、明确审计责任。首先,高校应明确各部门责任,合理分离财务收支审查和批准权限,并根据各部门不同的业务范围确定具体的考核评价标准,加强内部监督力度。其次,加强预算管理,注重预算的完整性,将高校发展资金、科研经费支出以及职工培训收入等内容都纳入到预算管理的范畴中。且在预算实施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不得随意调整,并以网络平台为依托公开高校预算情况,接受校内职工监督。
加强资产管理,为尽可能避免资源闲置浪费情况的发生,高校可减少投资收益低、周期长等项目。且在购置资产前,财务部门以及其他部门应进行科学评估,严格按照需求量购置。同时,在购置资产时,应遵循国家标准,按照规定的采购办法及流程进行,禁止采购乱象。并构建资产责任追查制度,每份资产具体到每一个负责人,强化资产后期的维护和管理。
(三)加强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由于高校审计的特殊性,为增强审计工作的独立性,高校可将审计项目以外包的形式,承包给专业的审计机构,高校审计部门仅负责审计执行过程及报告质量,后期的审计取证、沟通等皆有专业审计机构的相关会计师完成,减少审计工作干扰因素,在提高审计独立性的同时,增强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高校领导干部的支持和领导,因此,高校领导应提高自身对审计工作的正确认识,并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划分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并配备专门的审计人员。注重审计人员专业能力的培训,构建奖惩及考核制度,提高审计人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内部审计部门应注重自身权威性的提升,保证审计质量,并就高校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切实提升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水平。
(四)加强对审计结果的运用
首先,高校领导应重视对于审计结果的运用,支持将审计结果作为任免、奖惩、考核高校员工的重要标准,并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具体不同的考核细则。同时,高校应充分发挥审计联系会议制度的效果,制定审计结果的公开管理办法,加强对审计结果的转化及运用。除此以外,为提高审计质量,强化审计质量管理,高校审计部门应确定科学的审计方法,审计人员在具体审计过程中,应明确被审计人的责任划分,评价客观公正,从而提高审计报告的准确性。对于条件较好的高等院校来说,可将审计结果组合起来构建審计结果数据库,融合审计结果和分析运用,从而为后期审计工作的展开提供数据支撑。
三、结束语
尽管我国高校审计工作的优化任重而道远,但只要通过不断地制定、实施、整改,就能有效解决审计问题,从而实现提升审计水平、促进高校的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侯翠婷.新时代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亟须创新[J].中国内部审计,2018(12):19-21.
[2]罗亚,安宁.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19(01):161-163.
[3]王新,李显琴.我国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纳税,2017(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