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数据集中化对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的影响及风险防范
2020-03-08张建军
张建军
关键词:数据集中化 商业银行 会计核算 风险防范 金融机构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商业银行老旧的会计核算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工作实际需求,而数据集中化的出现,可以将以上问题顺利解决。数据集中化不仅能够对会计核算的方式进行全面更新,更能够使银行经营内容、形式得到有效改变,最终全面提升银行经济效益。但银行也要注重经营风险,做好防范措施。
一、数据集中化背景下会计核算产生的风险
(一)临柜业务的风险
在以往的商业银行工作模式当中,各类柜台业务会互相制衡。比如支付现金的相关业务,在传统模式中需要经历记账、审核与出纳等环节。如今在数据集中化大背景下,诸多临柜的业务基本都会由这些工作人员独自完成。但是在如今相应管理体系尚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以及工作人员缺乏风控意识的状况下,很容易出现临柜业务风险,尤其是对于业务量不大且人员不多的基层网点中。一旦出现此类风险,便会使系统运行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受到直接性的影响。
(二)技术层面的风险
在数据集中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相应电子处理平台管理以及技术层面的问题将会成为这些银行日常运营中最常见、最主要的风险,其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脑系统出现停机状况:结合国外有关经验可知,一旦电脑系统出现停机状况,往往会严重影响金融业,甚至会引发重大损失。虽然近些年各大运营商在通讯规模扩大方面持续增大了投入,也采取了相应安全防范措施,然而依然会出现线路异常中断的问题,进而严重影响了电脑系统工作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2)电脑病毒的侵袭: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持续上升的进程中,电脑病毒的攻击性、持久性以及传播性也越来越强,其对于电脑网络会产生极大破坏和影响,倘若电脑当中某程序被感染,便会导致整体网络安全性能降低,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网络瘫痪。
(3)黑客侵入:很多网络黑客会通过多种技术手段,经由互联网对银行客户的存款进行盗取。在当前商业银行业务与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往往会增加诸多潜在风险因素。
一旦商业银行互联网通讯以及电脑系统出现问题,或者由于黑客、病毒等的攻击使得系统很难正常工作,通常都会导致银行无法正常运营下去。在以往老旧的金融模式当中,上述损失属于局部性损失,然而在数据集中化背景下,这些风险极易使整体网络出现瘫痪状况,属于系统类的风险。
二、数据集中化对商业银行会计核算产生的影响
(一)银行自身账务系统发生改变
在银行传统运营模式当中,会计核算工作主要包含了综合核算以及明细核算,这两个核算模式独自便可以成为一个系统,也可以互相印证,不仅对账务核对工作十分有利,也能够使二者互相制约。其中,明细核算主要包含了凭证、登记簿(分户账)以及余额表;而综合核算主要包含了凭证、科目日结单、总账、日记表总账以及分户账或者余额表,主要是对余额加以核对。从本质上来看,综合核算属于对明细核算的综合以及概括,能够有效控制明细核算。
在引进数据集中化处理方式后,因为电子处理系统主要是以商业智能技术以及大型计算机等为基础,其处理账务的相应工作会自动在此系统当中生成对应的日结单,仅需按照进行明细核算工作时所录入的原始信息数据便可以自动进行汇总。随后,对应数据中心会在短期内便完成全部数据的处理和加工,同时也能够对会计账务平衡进行检验,倘若系统没有发生任何偏差,那么随后的综合核算和明细核算会一直保持相互符合的状态,即总账与合计的分户账会保持恒等关系。
(二)银行会计管理方式发生改变
商业银行自身运营特征和会计管理模式相互关联十分密切,这主要是因为货币资金流动性极强,这就决定其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需要具备严密的管理以及监督机制。
在传统会计核算工作过程中,其往往会与银行各项业务整体运转流程息息相关。在处理会计账务时,主要形式为钱、账分管,凭证、账目和相应表格换人进行复核,同时确保当日即可结账、记账,收入现金的过程中实施先收款再记账方式,付出现金的过程中实施先记账再付款的方式,而轉账业务采用先记付再记收的模式,最终确保账、钱、表等都保持相符状态。
在引进数据集中化处理方式后,商业银行信息资源以及业务数据往往都会集中在一级分行或者总行当中,并且借助相应网络、电脑系统等把所有银行范围中全体账务处理、客户资料信息以及单据审查等后台的作业集中、及时地完成,从而让银行拥有创新式的经营方式,并且让总行集中更多的高端业务,最终使二级分行之下分支部门的自身职能,从传统会计管理转化成营销类客户。
(三)银行柜面员工职责发生改变
在传统商业银行当中,柜面工作人员从事的会计核算与业务活动联系十分密切,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专业知识。比如客户存款的整个过程,不仅属于业务类活动,也属于会计核算活动。
在集中化会计处理工作之后,因为会把核算功能集中进行定义,同时固化到电子处理平台里,而柜面工作人员在处理相应业务的时候,往往需要根据平台界面的提示以及用户相应要求,将重点原始信息录入到系统的终端,系统便会把相关数据自动地过渡至对应科目当中,进而自动生成相应账簿,而柜面工作人员仅需掌握各项业务交易代码,便能够在相应提示下将处理业务全过程及时完成。在此过程中,柜面工作人员最重要的职责便是录入与核实原始数据信息。然而站在发展银行业务的层面来看,这些工作人员对各项业务处理的规章制度以及系统使用技能完全熟悉和掌握,同时拥有多项专业知识(尤其是与理财、投资有关的专业知识),可以针对各类客户群体提出令其满意的有效建议,进而将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提供给广大客户,最终使各类金融产品得以被顺利营销出去。
三、数据集中化背景下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的风险防范思路
(一)处理再造业务
此项工作的核心任务便是全面提升商业银行会计业务的处理效率,这就要求银行方面做到以下几点:
(1)银行方应当完善自身的培训体系,特别是在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等模式改变的过程中,银行对于会计岗位人员的要求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为了能够与银行管理实际需求相符合,有关工作人员应当从以往的专业型逐渐转变成复合型业务人员。当前社会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工作环境趋于网络化、电子化,这就使得无论是一般还是高级的银行会计工作人员,都应当掌握会计工作基础理论知识。
(2)对于商业银行的所有经济活动而言,会计业务属于其基础业务。此类业务的主要特点为专业性强以及业务量大,所以银行方需要严格遵循集约、高效原则,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或者再造,及时分离出各业务领域全部操作性职能,并且将其集中设置到专门后台操作系统当中,同时把所有非柜台的银行业务、需要在柜台办理但非即时性的业务以及有较高操作风险的业务等慢慢放到业务后台处理系统当中。这样的话,不仅能使商业银行处理业务的工作效率、集约化水平等得到提升,更能够使传统银行会计核算风险难把控、点多面广等状况得到有效改善,最终全面增强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能力。
(二)强化系统控制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银行内控风险有所增加,这也要求银行方面能够保持与时俱进,对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进行全面掌握,对相应系统进行加强。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强化系统动态监控的能力,对操作权限展开有效控制,并且针对各营业网点出现异常的各种操作进行及时预警,以便在第一时间找出业务差错或者违规行为。
(2)提升系统的稳定性:有关人员在设计相应程序的时候,应该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全面考虑,不可为了完成设计而过于着急,在正式投入运行阶段之前,需要充分进行测试,在权威机构展开有效认证之后,使系统故障最大限度地被减少,并且全面构建和硬件设施、运维工作以及数据处理等有关的制度,同时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
(三)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会计电算化系统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对电子金融展开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初期极度缺乏合理、统一的标准、规划,而今依然有部分规范、标准等存在不统一的状况,而各大商业银行也很少会运用相同的安全协议。所以,央行需要充分借鉴国外的相关成功经验,统一制定有關规范、标准,进而完善各大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电算化平台,以便使各银行间相互协调性得到强化,最终使支付结算的风险可以合理降低。
四、结束语
总体而言,数据集中化在商业银行会计核算工作中拥有很重要的作用,其可以帮助银行提升会计管理整体效率,并且大幅度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所以已经被广大商业银行工作人员所接受。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其发展过程中也会为银行的日常运营带来诸多风险,有关部门必须对其安全性予以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李泉.商业银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的财务管理[J].财会学习,2018(29):57-58.
[2]王爱莲.浅谈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管理与财务风险[J].现代经济信息,2017(11):163-164.
[3]李艳.商业银行会计核算受到数据集中化的影响和风险防范[J].现代国企研究,2015(1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