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光温室番茄典型病害及防治措施

2020-03-08贾京珠张天柱

现代园艺·综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发病原因综合防治日光温室

贾京珠 张天柱

摘要:日光温室番茄病害种类多,危害重,近年来有加剧的趋势。对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详细介绍了日光温室中常见番茄病害的症状及发病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供广大农户参考。

关键词: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发病原因;综合防治

日光温室是北方越冬蔬菜生产的主要设施,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节约能源等优点,解决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的蔬菜淡季供应问题,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供了重要途径[1]。此外,日光温室不仅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解决了地域、环境和气候等差异带来的影响,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2]。番茄营养价值高,栽培效益可观,是日光温室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之一[3]。由于设施栽培过程受环境、品种特性、管理水平等多因素影响,番茄极易受到多种病害威胁。番茄病害种类复杂多样,导致农户种植的番茄不同程度减产,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因此,番茄病害的防治工作已经成为影响番茄栽培产量与质量的核心要素。

1 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发生的原因分析

1.1 高温高湿、密闭环境

日光温室环境密闭,内部高温高湿,高湿持续时间越长,越有利于病原菌再侵染,喜湿病害发生严重。如番茄灰霉病。此外,昼夜温差大,易结露,可二次增加温室湿度,冬季地温低,使蔬菜分苗定植期伤口愈合较慢,延长病菌侵染期,导致根部侵染病害明显加重。

1.2 重茬连作

日光温室重茬连作现象极为普遍,为土传病害的发生提供了适宜的生存和繁殖条件,温室土壤中病原菌大量积累,导致土传病害发生普遍且严重,常见病害主要有大棚番茄枯萎病、菌核病、根结线虫病等。

1.3 管理粗放,技术落后

杀虫杀菌消毒不彻底,主要表现为温室外堆放帶有大量病菌的番茄植株残体,不能及时深埋销毁,病原菌随风传播,引发病害。农药使用不合理,对番茄病害识别不准确,甚至分不清病害、低温冻害和肥害,误将细菌性病害当做真菌性病害处理,没有对症下药,乱用药,不仅使防治效果降低,病原菌抗药性增强,使得病害更加难以防治。

2 日光温室番茄常见病害

2.1 番茄早疫病

苗期及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茎、花和果实[4]。叶片受害初期呈深褐色小点,后期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灰褐色病斑,有同心轮纹,外缘黄色或黄绿色,潮湿时上生黑霉,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扩展;茎、叶柄、果柄上病斑长圆形,植株易从病处折断,茎基部病斑绕茎一周时,植株死亡。青果发病在花萼处或脐部形成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病斑凹陷,也有同心轮纹,斑面上有黑色霉层,病果容易开裂,提早变红。

2.2 番茄灰霉病

在番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发生在花期和结果期,可为害花、果实、叶片和茎。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出现水浸状浅褐色病斑,病斑呈V字形,表面生有明显灰色霉层。果实发病主要发生在青果期至成熟期,先侵染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后向果面和果梗发展,染病的果皮呈灰白色、水浸状、软腐,中晚期病部长出灰色绒毛状霉层。

2.3 番茄晚疫病

主要为害幼苗、叶片、茎和果实[5]。幼苗发病初呈水浸状暗绿色,病斑由叶片向主茎蔓延,使茎变细呈黑褐色,湿度大时出现稀疏白色霉层,严重时全株焦枯、死亡。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初期形成暗绿色、水浸状不规则病斑,病斑扩大后为褐色。茎上病斑呈黑褐色病斑,环抱茎后可呈腐败状,失水后缢缩,并使受害部分萎蔫,而下部往往长出不定根。果实染病多发生在青果期,发病初期为油浸状浅褐色病斑,扩展后呈暗棕褐色,湿度大时,病斑边缘长出少量白霉[6]。发病严重的果实病部出现条状裂纹,有油状液滴浸出[7]。

2.4 番茄枯萎病

是由枯萎病病菌引起的一类维管束疾病[8]。多在开花结果期发病。发病初期,仅植株下部叶片变黄,后呈褐色萎蔫干枯,但不脱落。病症有时仅出现在茎的一边,或一片叶一边发黄而另一边正常。剖视茎、叶柄及果柄,可见其维管束均呈褐色。潮湿环境下,病株茎基部产生粉红色霉。病程进展较慢,一般15~30d枯死。挤压茎部无乳白色黏液流出,有别于青枯病。

2.5 番茄病毒病

由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为主的多种病毒单独或混合感染引起的[9],番茄发病后会出现褪绿、黄化、矮化、丛枝、花叶、畸形等症状[10],日光温室番茄病毒病主要有花叶型、条斑型和蕨叶型3种类型。

2.5.1 花叶型。根据花叶的轻重和叶片是否畸形分为2种:①轻花叶:叶片上表现出绿色深浅不匀的斑驳,叶片不变小,不畸形,植株不矮化,对产量影响小。②重花叶:叶片有明显花叶症状,新叶变小、细长、扭曲畸形,植株较矮,果实变小,多呈花脸型,对产量影响较大。

2.5.2 条斑型。主要发生在叶、茎、果上。茎秆上中部初生暗绿色至黑褐色短条纹,后为深褐色下陷油渍状坏死条斑,致使病株萎黄枯死。病果畸形,果面有不规则的褐色坏死斑,或果实呈淡褐色水烫坏死。番茄受害程度以条斑型为最重,造成的损失最大。

2.5.3 蕨叶型。植株矮小,由上部叶片开始全部或部分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卷起,严重的卷成管状。染病早的,多不能开花结果。

3 防治措施

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具有复发性与不确定性的特点,其中任一病害一旦发生,将很难控制。要很好地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方针,协调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防治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3.1 农业防治

选用优质抗病品种,调整作物布局,种植时注意品种搭配,合理布局,避免单一品种长期连片种植,合理套作与轮作倒茬;合理施肥,平衡施肥,及时喷施叶面肥,避免番茄植物早期衰弱。刘继刚[11]研究表明,施用高钙钾镁、生物菌肥能够增强番茄的综合抗病能力。优化栽培设备,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悬挂反光膜。运用无滴膜,全面减少结露结霜现象;进行膜下浇灌,降低大棚内湿度。及时清理田园,摘除下部病老叶,清洁病株残体,减少病虫来源。刘宝玉[12]等研究表明,覆膜起垄、滴灌、搭架均能显著降低病害的发病率,有增产作用。

3.2 物理防治

晒种灭菌,选择晴天,将种子置于阳光下,摊薄曝晒2~3d,可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提高种子的发芽势。温汤浸种,杀死种子表面潜伏病菌。高温期时,进行翻地晒棚,在春秋茬中间的夏闲期通过高温天气的晒棚与土壤翻耕达到消毒的目的。温室建成后,晴天盖上棚膜,密闭闷棚10d,当棚室内温度达到60℃时,可将室内土表与墙体中存活的病菌孢子杀死,从而减轻番茄生长期病害发生的概率。

3.3 化学防治

3.3.1 对症用药,科学用药。需要准确掌握日光温室番茄病害的种类、农药的有效成分和使用方法,选择合适的农药制剂对症下药,同时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绝不可为了急于追求防治效果而盲目加大农药使用剂量、缩短农药使用间隔期、随意混配农药,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书上推荐的施药量和使用方法执行。不同类型农药要交替使用,力求做到对症用药,合理用药,适时用药。

3.3.2 积极推广生物农药。生物源杀菌剂与化学药剂交替使用,既可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降低化学药剂残留超标风险,又可克服生物农药防治谱窄及单用生物农药防效差等问题,可有效控制病害,延缓番茄病害的发展[13]。

3.3.3 对种子、土壤及苗床等进行消毒杀菌处理。①种子处理:运用0.1%的硫酸铜、0.1%的高锰酸钾或300倍的福爾马林进行浸种处理,或按照用种量0.3%~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②土壤消毒:番茄播种或定植前对日光温室内的土壤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将土壤中存活的病菌杀死。根据以往病害的发生情况,选择合适药剂,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2kg/hm2,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15kg/hm2等,将药剂掺加适量的细干土均匀搅拌,撒于地表,再耕翻人土。③苗床土消毒:育苗床换新土,或用绿亨8号土壤消毒剂处理床土,可减少根系损伤,缩短育苗期[14]。每1m3苗床土可用50%辛硫磷乳油150mL+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进行苗床土消毒,可以有效预防早疫病、茎基腐病等多种苗期病害和地下害虫的发生。

(收稿:2019-07-26)

参考文献:

[1]李天来.我国日光温室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5,36(2):131-138.

[2]黄欣阳,赵玉峰.沈阳市日光温室主要栽培模式及效益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2015(2):76-78.

[3]胡美美,于世欣,付乃鑫,等.日光温室番茄产量与土壤养分、植株养分的关系[J].土壤与作物,2018,7(1):13-21.

[4]郭得志.高寒地区日光节能温室番茄早疫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132.

[5]张三定,贾浩.大棚番茄晚疫病的发生与防治[J].西北园艺,2011,01:40-41.

[6]张习文,方军.番茄早疫病和番茄晚疫病的异同点及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03):148-149.

[7]石延霞,李宝聚,薛敏菊.番茄晚疫病症状诊断、流行规律及防治[J].中国蔬莱,2007(2):57-58.

[8]徐艳辉,李烨,许向阳.番茄枯萎病的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9(11):128-134.

[9]邓凤梅.番茄病毒病的常见类型及防治措施[J].河北农业科技.

[10]赵璇.番茄病毒病的发生规律及无公害综合治理[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2):71-72.

[11]刘计刚.不同施肥方式对保护地番茄病害的影响[J].安徽农业通报,2009,15(16).

[12]刘宝玉,王军义,王玉杰,等.不同栽培方式对加工型番茄病害发生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2,(09):143-145.

[13]王文桥,马平,张晓风,等.生物源杀菌剂与化学药剂协调防控番茄病害[J].植物保护学报,2011,38(1):76-80.

[14]王俊文.番茄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4):139.

作者简介:贾京珠(1990-),女,河北赵县人,硕士,主要从事植物保护方面的科研工作。

通信作者:张天柱(1968-)男,教授,从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等教学与科研。

猜你喜欢

发病原因综合防治日光温室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模块化蓄热墙体日光温室研究进展
北方冬季日光温室番瓜高产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盆栽迷你玫瑰栽培技术
综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实践探析
关于淡水鱼养殖发病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