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体育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2020-03-08马瑞强
马瑞强
近年来的一些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呈现连年上升的态势。最近一次世卫组织针对亚洲地区中小学生近视率的调查中发现,中国是亚洲地区中小学生近视率最高的国家。这固然存在人口基数巨大的现实情况,但也不能否认,随着不良生活、学习方式的普遍化,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肥胖率正在以令人忧虑的速度发展、扩大。
一、体育锻炼对学生体质的促进作用
(一)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体质基础
在体育锻炼中,学生不仅能够从繁重的课业学习中获得一定程度的放松,而且利用体育锻炼能够逐渐强化肌肉组织等身体组织,也能够通过体育运动提升肌体爆发力,这些对于正向刺激身体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肌体系统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应当说,有了科学、专业、正确的体育锻炼,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等发育都能获得整体提高,这也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强调素质教育战略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人体如同一架精密的机器设备,同样具有“用进废退”的基本原理。良好且持之以恒的体育运动才是长期维持人较好体质的重要保障。校园中系统化的体育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培养起一种甚至多种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这恰恰是体育教学延续学生优良体质的关键。一旦学生在学校期间形成了运动锻炼的习惯,有了自觉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和能力,那么,即便是日后离开校园,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社会工作中,这些意识和能力都会得以延续。
二、提升学生体质,优化教学方法
(一)丰富体育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传统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中长跑、田径和少数球类运动是多年延续的形式与内容。这些相对单一刻板的体育课程通常对学生体质体能要求较高,而运动形式相对机械,不太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发挥运动锻炼对学生体质的促进作用,首先就应让学生对参与运动项目充满热情。因此,丰富体育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
体育教师可以设计和使用更多具有游戏性质的娱乐化教学方式,比如体育游戏、拓展运动等項目。这些项目虽然在强度上有所降低,然而完成一个游戏消耗的时间较长,可以弥补单位时间运动强度相对较弱的缺陷。同时,由于具有较高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学生有很强的参与热情,这对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运动习惯十分有益。
(二)以体质为导向形成个性化体育教学模式
传统体育教学相对缺乏针对性,对先天体质条件较差的学生是一种压力。这种“一刀切”式的体育教学,并不利于所有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因此,以体质为导向形成个性化体育教学模式是践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学校中的校医应当定期为学生开展身体素质检查,了解和掌握各年龄段、班级里学生的体质情况。再据此向体育教师提供参考意见,帮助体育教师制订更加个性化的教学规划。此外,一段时间以后,校医还应当及时开展跟踪调查,结合学生体质变化情况提出优化措施,以更加动态的监督确保体育教学更高的针对性和更强的成效性。
(三)充分利用技术延伸体育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信息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体育正在成为日益流行的健身形式。学校体育教学也可以尝试采取新技术延伸课堂体育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比如,借助计步器或者手机上的计步软件给学生布置科学的课余运动作业,再将之从线上反馈给体育教师。一方面这种业余运动形式能够以更加缓和的方式提升学生体质,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逐渐培养起自觉运动、终身运动的意识。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不能只是成年人群体的必修课,而是必须从娃娃抓起,在学校中通过更加优化和创新的体育教学方式提升学生体质。要实现这样的战略目标,除了需要以更加丰富的体育课程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外,还需要以未成年人身体发育、体质提升为导向,以人为本设计更加个性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利用网络拓展体育课堂教学的时空,不仅能够实现运动教学的内化与固化,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良好意识和能力。这不仅是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体质的创新路径,也是践行素质教育改革战略方向的重要举措。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市第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