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策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0-03-08王孟海
王孟海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和关键所在。那么,如何加强小学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认为小学作文教学要从读到写,读写结合,注重迁移应用,方能提高教学效果。
一、激发情感,迁移兴趣
小学阶段是儿童认识写作和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培养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现有的阅读积累和知識储备,激发他们喜爱阅读、乐于表达的情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老师指导学生发现经典诗文篇章中能与学生发生共鸣的因素,引领孩子与文本、与作者进行情感对话,心灵碰撞,将读书的兴趣迁移到表达的兴趣、写作的兴趣中来。
如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以“春天的景色”为题写一段话,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走进古诗《咏柳》,和诗人一起走进春天,一起观察,一起交流,一起吟唱。“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当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不由得发出这样的赞叹,高高的柳树像是用碧玉装扮成的,翠绿晶莹,而垂下的枝条就像千万条绿丝带,美极了!不知这细细的、绿绿的叶子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二月春风的杰作呀!
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喷薄而出。通过诗文学习,激发情感,兴趣迁移,孩子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走进春天,选择自己喜爱的春天景物作为切入点描写春天,表达自己情感的动机和需要。春天的美景呼之欲出:有孩子抓住刚刚发芽的小草来写,“小草从黑黝黝的泥土里偷偷摸摸地探出脑袋,尽情地吮吸着甘甜的雨露,快乐地沐浴着灿烂的阳光”。 有孩子抓住刚刚解冻的小河来写,“小河慢慢解冻了,细细的、清清的河水映着淡淡的阳光,缓缓地流动着,弹奏出一段段美妙的春天之歌”。
二、读写结合,迁移写法
杜甫讲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为写作提供了知识和技能。小学作文教学要坚持从读到写,读写结合,写法迁移。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他们为孩子们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如《鼎湖山听泉》第三段写听泉的美妙感受时,连用了一串排比句,“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引导学生美美地朗读,积累优美的语言,增强语感,并在自己的作文中能进行创造性表达。有孩子写《乡村的夜晚》,写到“乡村的夜晚是特别的,伴随着轻轻的风飘过,池塘边、田野上、村子里便奏出一曲曲欢快的交响乐。那清脆如草笛者,是田间的蛐蛐;那柔曼如提琴者,是树上的鸟儿”。如《桂林山水》,其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让孩子们发现美、感受美,领悟文章“总分总”的结构美,并迁移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描写某个景物或记述一个人物、一件事情。有孩子写《可爱的家乡》,就先总写“我的家乡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一个可爱的地方”;再具体分写“家乡秀丽的风景”“家乡丰富的物产”;最后总写“我爱我的家乡,她不仅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更有着勤劳智慧的乡里乡亲”。
三、实践体验,迁移内化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根源在于自己的生活,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渴,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当今,孩子们的生活五彩斑斓、丰富多彩,老师要引领孩子们深入生活、热爱生活,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增强情感体验,诱发写作的冲动。
如生活中的花草树木,去看一看、摸一摸、嗅一嗅、想一想;生活中的人物,去观察他们的外貌、动作、神态,去倾听他们的语言,走进他的心里,和他深度交流,感悟他的性格和品格,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还可以引导孩子们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其在活动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增强情感体验和社会责任感,激发表达的欲望。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阅读积累、读写结合、迁移应用,不断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其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 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