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体意识优化说明文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2020-03-08朱宏
朱宏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说明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体。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结合说明文的文章结构、语言特点、表达方式展开教学,把握其文体特征,使学生获得对这一类文章语言现象、表达顺序和内在规律的领悟。
一、着眼文章结构,把握主要内容
关注说明文的结构可以发现,较之其他文体,其内在的逻辑和表达的严密性无出其右。说明文常见的顺序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要学习说明文,先要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厘清文章的结构。以《新型玻璃》教学为例,我们可以分为三步:首先,让学生通过读文章,提炼出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然后,思考这篇说明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新型玻璃的,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最后,想一想文章是按什么样的构段方式把五种新型玻璃联系起来的。这样安排教学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说明文在谋篇布局上的特点,学习作者是怎样巧妙地选择材料、安排材料的。准确地掌握文章的结构,有助于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本文的独特性,进而学到文章的精华。
二、聚焦语言特点,体会说明方法
不同于散文、叙事性文章,说明文往往要求语言表达在逻辑和科学上准确、严谨。以部编版《太阳》一课为例,文章采用了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了一些和太阳相关的知识,文章语言简洁、准确。根据第二学段“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这一要求,可以把“抓住文中的具体数字和关键词,体会文章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作为本课的核心教学目标来展开教学。
在研读太阳“远”的特点时,将原文中的句子“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与修改后的句子“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要走好几千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几十年”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关注具体数字和如果、差不多、就是这些关键词,体会句子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然后在学生充分体会的基础上,总结“用上具体的数字、词语可以使文章的表达更加准确”的说明特点。
把说明文的科学性和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将语言文字积累、运用的实践贯穿于學生课文学习的过程中,依循文体特征,聚焦语言特点,可以更好地发挥这一类文章的教学功能,丰富并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素养。
三、关注表达方式,尝试运用写作
叶圣陶先生说过:“说明文不一定是板起脸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以带一点风趣。”在说明性文体的语用教学中,应更关注作者的表达意图和表达内容,研读说明文可以发现其内在结构、写作手法上更有其独特的魅力。
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松鼠》为例,《松鼠》一课语言活泼、情趣盎然,是典型的文艺性说明文。学习中可以根据说明文不同的文本特色,感悟课文语言表达上的异同,领会说明文的言语特点。
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到,布封笔下描述的松鼠:“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 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文中作者巧妙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松鼠人性化。细细品读,文中 “非常”“格外”之类的词在句子中比比皆是,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我们再来看语言的节奏 “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这样连续的四字短语, 简洁流畅中又有一种令人不容置疑的味道。课后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松鼠的知识,以习作例文中《鲸》为例,鼓励学生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改写《松鼠》,在语言互换中再次体会说明文语言简洁、准确、严谨的特点。
总之,文体不同,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就不同。无论是教学还是写作,我们都要有文体意识。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只有遵循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因势利导,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让说明文焕发光彩。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果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