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植根课堂教学
2020-03-08蔡芳儒
蔡芳儒
中小学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小学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沃土”是课堂教学,在其“拔节孕穗期”播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让优秀传统文化植根课堂教学是提高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是未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因。它有利于增强中小学生的国情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增强中小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有利于引导中小学生自觉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笔者以为,实施策略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一、做优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起始。优秀的教学设计是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保证。一份好的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做到研读教材、分析教材。不论是哪个学科教师都要认真阅读教材,深刻领会编者意图,结合课标要求,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地挖掘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因素,进而确定实施的方向。
如学习初中语文《论语十二则》时,其内容、主题、思想各不相同,只是单纯地讲治学、做人、交友、立志的态度和方法,没有明确的传统文化指向。但经过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其内容体现了先秦儒家修身治学的重要理念,教师如果以“儒家文人治学精神”为重点,辅以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推敲、一字之师等文化典故,就会体现出教学的文化性;学习了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后,可出示例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以此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好奇心,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再如,历史课关于中国文字的演变,从商朝甲骨文、西周金文、秦小篆、隶书、东晋行书、北魏楷书、唐朝草书等书法艺术,让学生感受中国方块汉字的发展历程,甲骨文的发现历史,书法艺术在东亚乃至世界上的影响,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认识统一文字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维护祖国统一方面的深远影响。
二、创新教学方法
2018年9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撰文,吹响了“课堂革命”的号角,其中强调要始终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在这一号召指引下,广大基层教师和教育科研部门积极实践探索,围绕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总要求,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新方法,诸如探究式学习、混合式学习、链条式学习、研究式学习等,形成了如智慧课堂、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生本课堂、学共体课堂等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其要义就是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的有机融合,自主、合作、讨论、展示、评价等多元学习行为的有效运用,带来的是课堂教学生态的深刻变化。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吸纳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領悟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比如,在教学初中语文《孟子二章》时,就“生”与“义”的辩证关系,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辩论,在思辨中引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人生观态度。再如,初中历史教材始终贯穿着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中华民族精神。虽然像春秋战国、南北朝等时期中华民族存在着短暂的分裂,但从整个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发展看,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在学习了夏商周的建立,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的思想,唐太宗夷夏平观念,郑成功收复台湾,清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国共合作抗战,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香港澳门的回归等典型事例后,教师可以凝练主题教学,尝试探究式学习,在探究中使学生深刻认识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精神深深镌刻于人民的民族意识中,表现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向心力,成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精神纽带,进而得出“新时代我们必须坚决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完全实现国家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情感升华。《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做守法的公民”一课,主要是教育学生不能违法、预防犯罪以及善用法律等,其内容是相对比较枯燥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入一些案例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案例中去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比如,用学生熟悉的《曹操断发》的案例,学习曹操言出必行、不损坏老百姓利益的品格。
三、用活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和发展,“互联网+”技术被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它为直观演示人物、图片、材料等教学因素提供了可能,也为丰富课程资源、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扩展学生视野打开了新的窗口。慕课、微课、自媒体、平板电脑等技术和设备已日渐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课堂教学课件时,要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互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传统优秀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动性、趣味性和互动性。例如,在学习七年级历史《百家争鸣》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诸多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制作成若干个微课,在动态配乐诵读中让学生感受和学习先贤的风采和智慧,理解各家学派的要义,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八年级地理《中国的农业》一课讲到中国农业的悠久历史,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距今万年左右,我国原始先民在南方就开始栽培水稻、北方栽培粟和黍的考古史实,以及两汉时期的《四民月令》、北朝时《齐民要术》、宋时的《农书》、元时的《农桑辑要》、明朝的《农政全书》等农学著作,进而增强学生认识我国比较完备的传统农业的魅力。在学习音乐了解民族乐器时,可以出示文物复制品贾湖骨笛、半坡陶埙等,教师尝试演奏,使学生领略古音乐的生命力。
四、做实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设计合理适当的课堂教学活动,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状态,能够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课堂学习,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这方面,可以借鉴近几年兴起的一些文化创新性发展的综艺类节目,如《汉字听写大赛》《中国诗歌大会》《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百家讲坛》等节目形式,使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如在学习《论语》(片段)时,可以模拟“孔子讲学”的情境,让学生扮演孔子、子路、颜回等。学生在表演“讲学”对答过程中,必然会用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些理论,诸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经典名句。还有如一个专门的传统文化专题,其最大的亮点就是围绕具体的“有朋自远方来”“天下家国”两个关键词展开学习活动,在活动学习中培养优秀传统美德,以达到“以文载道”“以文化人”的目的。这需要教师精心规划活动方案,与学生一起收集整理资料,并通过诵读、竞赛、写作等方式来开展活动;另外,还可以将实践活动适度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性、丰富性。如传统曲艺戏剧赏析、文化历史名人故事讲述、经典古诗文朗诵等,进而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学生文化综合素养。
五、拓展教学内容
充分挖掘中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因素,是增加课堂教学厚重感的必要手段。教师在执教中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如执教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一课,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去讲述端午节的起源,追问“你还知道哪些端午习俗” ,从而达到弘扬屈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龙舟竞渡”所反映的团结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插艾叶、挂菖蒲、饮雄黄酒、采草药、兰汤洗浴、挂香包、缠五彩线等习俗体现出的关爱生命、强身防病的意蕴等。学习初中地理《中国地形》讲到山脉时,对“五岳”所代表的文化内涵进行必要的阐释,赋以文人骚客吟诵的诗词,借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川的情感,而不是仅仅要求学生记住五岳的名称。
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长河源远流长而激越荡漾,如星空之浩瀚而深邃,如大洋之开阔而丰腴。一座座的文化丰碑需要我们细细研读和品味,更需要我们在一节节的课上去传承和发扬。让先贤的智慧在学生的心中生根,让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浸入学生心田,定能使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树根深叶茂,祖国的未来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 陕西省陇县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