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课堂发展阶段及推进策略思考

2020-03-08史鹏越蒋中海侯海英纪学友王永忠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项目组课例课题

史鹏越 蒋中海 侯海英 纪学友 王永忠

当前,“互联网+”思维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不懈努力。2018年,教育部制定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这标志着教育信息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改革的一大突破口,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在副中心建设定位下,通州教育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助力转型升级是发展的路径之一。

通州区智慧课堂发展阶段

通州区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应用研究中一直在不断探索。2013年,通州区人民政府提出构建“智慧通州”设想,在智慧城市規划下,智慧教育、智慧课堂必不可少。2015年以来,通州区逐步探索“智慧课堂”应用研究,启动“智慧课堂变革教与学方式”项目。以区校联动的方式,在全学科全学段统一部署,依托无线网络、智能终端、学习系统等硬件软件环境,以三年三阶段为周期,转变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授课模式,关注学生学习活动设计、学习能力培养。

1.探索性推进阶段

第一阶段,重点关注教师技术使用培训和教学理念转变。实施路径与思路包括:依托技术公司开展以学校为单位的集中技术培训和针对项目校教师的一对一指导;邀请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专家以及一线信息化应用先进校教师进行理论讲解与实践点拨;走进项目校,同老师们研磨技术支持的教与学融合课例。

此阶段通州智慧课堂实践呈现的特征为:以小学应用为主,侧重在语文、数学和英语主学科。多数课例以初步整合应用为主,表现在原有教学形式上的适当调优。少数课例开始转变原有教学理念,关注学习活动的设计,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与困难。技术支撑存在问题,如设备有限、网速稍慢、软件兼容性差等。

2.个性化推进阶段

第二阶段,关注技术支持的“学生学习活动设计”。实施路径与思路包括:项目组对参与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如组织智慧课堂深化应用培训班,开展微课设计与制作培训,策划课程展示活动等。在这一阶段的应用推进中,项目校的应用方式慢慢出现个性化特征,有的关注基于互动平台的活动设计,有的关注微课资源的制作与应用,有的聚焦到了某个学科,应用逐渐深化。

此阶段通州智慧课堂实践呈现的特征为:技术整合应用点集中体现在检测反馈、作品展示、学情诊断、工具支架、资源自学和学生互评。借助技术手段,课程关注学习活动的设计,如学生基于资源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师基于课堂实时检测数据的个性化反馈,师生基于网络平台的多向互动,等等。但目前的整合应用点也在多方面存在着问题,如学习资源的适切性,学习目标、规则、任务单设计等,检测反馈题目的的针对性,题干、选项的设计等等。教师的角色逐渐转变,由知识传递者成为课程设计者、诊断者、引导者、总结者。

3.深度应用推进阶段

第三阶段,关注基于技术的课堂深度应用,形成应用模式。实施路径与思路包括: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深入应用,项目校申报课题主题集中在基于智慧课堂的学科整合应用模式、应用策略以及基于智慧课堂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等。但目前一线教师对课题研究,尤其是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的课题研究存在困难,如研究方法比较模糊,没有可操作化的将研究内容输出为研究成果的执行方案,这直接导致了课题研究进度缓慢。邀请专家进行一对一课题指导以及基于课题研究内容的示范课展示。

此阶段通州智慧课堂实践呈现的特征为:以课题研究深化智慧课堂应用,如“基于智慧教室培养学生自主表达能力的研究”“微课支持下的课堂教学中小学生个性化学习过程与学习方式的研究”等,将技术应用与学生能力培养、学习方式转变相结合。部分项目校形成了自身应用模式,如“智慧课堂环境下师生实时互动应用模式”“依托智能终端的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等。

智慧课堂区域推进策略

通州区信息中心成立了以信息网络部、项目校、技术公司三方为主的项目组。信息网络部主要负责各个推进阶段活动的策划与实施,积累、整理项目资料;项目校作为实施主体,规划学校方案,组织教师参与活动,配合信息网络部开展各项活动;技术公司为参与学校、教师解决技术问题,保障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项目组建立了微信群、微信公众号,传递、宣传项目活动相关信息。

1.调研数据,找准研究方向

(1)问卷调研,了解教师需求。在项目规划初期,项目组针对参与教师的应用状况、遇到困难和需要帮助等问题进行调研,最终回收数据、分析整理,得出资源设计、技术功能、活动设计、交流研讨是教师最关注的话题。以此为基础,项目组在整体推进方案中设计了理念与技术培训、观摩研讨、组织研磨课等活动。在项目第一个阶段完成之后,项目组针对教师应用现状开展了第二次中期调研。针对教师智慧课堂主要整合应用点进行了细节调研,根据数据统计,教师的使用困难集中在学习数据的应用与学习资源制作等方面,这为项目深入开展提供了依据。

(2)课例分析,了解教学实际。项目开展一年后,项目组收集了通州区智慧课堂应用课例98节,并对课例整合应用点进行分析,提炼通州区智慧课堂现有主要整合应用点,包括检测反馈、作品展示、学情诊断、工具支架、资源自学和学生互评几大类。检测反馈是最常用的功能点,主要帮助教师收集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在某一知识点讲解完毕后进行。形式主要包括两种:客观题统计学生正误百分比;主观题呈现所有学生作答情况。作品展示也是常用的一个功能,用于展示学生的某个作品或想法,与检测反馈不同的是,它更注重对学生课堂生成作品的展示,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发挥,多应用于课堂总结环节。学情诊断应用于教师讲解新知识前,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前测,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工具支架主要是学生借助Pad的小软件或教师提供的交互式课件进行拖拽、探究等活动。资源自学是教师为学生提供资源包,学生借助资源进行自学,资源形式包括图文文档、微课等。学生互评是以网络学习空间为基础,进行范围更广的师生、生生互动。

2.开展培训,提升应用水平

针对教师的需求,项目组分层、分类组织培训,主要包括技术培训、理念培训和专题培训。技术培训主要由技术公司负责,在学校进行,包括集中培训和一对一指导。理念培训主要由项目组统一组织,包括邀请智慧课堂专家进行集中指导和组织项目校教师外出观摩学习。专题培训主要考虑教师的实际需求与应用阶段,开展针对某一个专题的集中培训,如针对资源制作的“微课设计与制作”,引进首都师范大学区域合作项目“智慧课堂应用”培训班等等。

3.研磨改进,立足实际课堂

在项目开展初期,以研磨课为突破口探索智慧课堂。项目组在技术培训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磨課设计与实施。一学年中,配备智慧教室的技术支持团队开展了114节研磨课,项目组走进8所项目校课堂,开展15节研磨课。

经过一学年的探索实践,以研究课为深入点细化智慧课堂。通州区智慧课堂项目慢慢培养出了一批技术水平高、教学观念新、整合点有思考的教师,他们在不断应用、不断质疑中发现技术服务课堂教学的适切点。项目组与授课教师进行备课研讨,形式包括教师说课研讨,教师录课、观课研讨等。通过不断地交流碰撞,研究团队解决了一个个实际教学问题,如在一节数学探究课上,利用技术实现了自由拖拽不同图形进行密铺;在美术课上,学科类的绘图工具支持学生大胆创作,提高课堂效率,等等。

4.申报课题,深化应用方向

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一方面,需要教师不断聚焦、深化研究方向,另一方面,需要借助区、市,乃至国家层面的研究平台。以课题研究的方式,深化教师应用研究方向是项目组采取的重要举措。项目组为学校提供了多渠道课题资源,包括学校可单独申请北京市教育技术应用研究课题、中央电化教育馆课题,也可申报参与高校专家研究团队的子课题研究。依托课题资源,项目组积极组织实验教师参与区、市活动,提升研究水平。多样的课题活动不仅在本区内为教师提供了切实的指导与帮助,同时依托课题的跨区、市观摩研讨,拓宽了教师的视野。

5.组织评比,激发应用意识

项目组定期组织区级课例评比活动,一方面,为教师的实践应用输出搭建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分析案例特征,发现共性与特性,进而更有针对性地服务下一阶段的发展。

第一届评比活动以“探索推动实践,实践引领创新”为主题,最终共征集有效课例98节,其中涉及24所中小学、90名教师。随着项目推进的不断深入,第二届评比活动中,项目组设计了针对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模板,关注学习者、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与评价的设计,引导教师设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智慧课堂,为保证课例质量与多元化,每名教师至多上交一节,最终共征集课例80节,涉及30所学校、80名教师。

项目组将每届课例评比中的优秀作品集结成册,包括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同时将电子版资源在区级资源平台中进行共享,为更多教师进行探索应用提供了支撑。

6.观摩示范,带动整体发展

(1)展示交流,辐射项目学校。项目组每学期进行阶段总结活动,通过区级力量,统筹各项目校,组织多样活动,发展各自优势。项目初期,组织在有一定应用基础的史家小学通州分校进行项目启动,通过课例展示、专家理念讲座与项目方案解读,项目校对智慧课堂研究有了初步的认识。一学期后,项目组在应用较积极的北京小学通州分校进行阶段总结活动,解读项目开展情况,并对第一届智慧课堂课例征集评选活动进行反馈说明,为项目校教师细化应用提供指导。随后,面临新校、老校的不同应用状态,在较成熟学校开展课程展示活动,通过老校带新校的方式,交流应用经验,避免应用误区。面临不同学科应用方式不同,依托同一技术厂商开展跨校同学科研讨活动,深入探索应用方式。带领项目校教师参与市级、国家级观摩活动,学习他人经验。

(2)以点带面,打造应用案例。项目组在进入第二阶段个性化推进研究过程中,通过以点带面打造应用案例,为项目校提供借鉴。东方小学在智慧课堂研究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注重借助技术促进学生学习参与,因此,项目组以“智慧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探索实践”为主题开展了项目阶段活动,并邀请专家以“学习参与度”为主题进行讲座,通过现场课展示与专家讲座,呈现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为主题的智慧课堂应用形态,为全区有针对性推进应用提供了案例。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依托学校“发现教育”理念,举办“智慧课堂助力学生发现之美”展示活动,重视由知识到智慧的转变,借助技术融合知识、能力、美德,让孩子有实际获得。

参考文献

杨宗凯,吴砥,郑旭东. 教育信息化2.0: 新时代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关键历史跃迁[J]. 教育研究,2018,39(4): 16-22.

教育部.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Z]. 2012-3-13.

卞金金,徐福荫. 基于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设计与效果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6(2): 64-68.

吴永军. 关于智慧课堂的再思考[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4): 5-7.

李玉顺,史鹏越,杨莹,辛雪园,桑宇霞,马沁妍. 平板电脑教学应用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 电化教育研究,2015(6): 80-86.

祝智庭. 智慧教育新发展: 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J]. 开放教育研究,2016(1): 18-26+49.

李玉顺,焦辰菲,马沁妍,史鹏越. 一对一教学应用、推进策略与阶段模型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5(2): 78-83.

猜你喜欢

项目组课例课题
CSCO生物统计学专家委员会RWE项目组简介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adiol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 cycles with single blastocyst embryo transfer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项目组管理实践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课例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