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思政”视角的体验式“双创”教育模式研究*

2020-03-08王江丽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双创课程思政高职

王江丽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510520)

1 研究背景

目前,各省教育厅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各高校也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大力促进“双创”教育改革,“双创”已经成为促进学生就业的重要抓手。但高职院校由于存在着师资不足、创业场地、创业资源有限等原因使得大部分学生缺少完整的“双创”体验。前期研究成果显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较低,仅占5%,与发达国家的30%左右相比相差甚远,双创教育效果尚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背景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在培养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要应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教育教学中坚持立德树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在“双创”教育教学过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内容与“双创”专业知识深度融合,在提升学生“双创”价值观与品质的基础下,增强“双创”体验式教育内容与形式,努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技能。

2 高职“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今高职大学生多为“98后”“00后”,他们喜欢挑战,乐于尝试新事物,思维活跃,个性显著,这些都是“双创”实践的良好促进因素,再加上高校创造的“双创”教育环境,因此具备良好的“双创”孵化条件。虽然高职院校努力探索“双创”教育途径,在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在“双创”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双创”教育教学的实践基地缺乏、“双创”文化氛围营造不够等教育基础先天不足及后续教育手段、教育形式不完善等问题。

2.1 “双创”教育内容倾向性明显

高职院校在“双创”教育内容上倾向于创业技能、知识的传授,对于创新意识、创新创业精神的重视不够。而学生在“双创”过程中面临着创业价值观、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心理等影响因素的艰难考验,面对困难和挫折,他们容易产生困惑、犹豫、退缩等思想及行为表现,从而导致“双创”失败。因此,即使掌握过硬的创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也难以保障“双创”实践成功。

2.2 “双创”政策普及力度不够

为了提升创新创业质量与效果,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创新创业的政策、法规,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落地落实。但本文在前期研究中发现,获得过创业政策、行业市场分析指导的学生只占49%,了解过相关创新创业政策信息的学生比例较低,只有14.85%,将近1/3的学生从来没有关注和了解过“双创”政策和法规。即使了解过双创政策信息的学生也难以深刻理解政策对行业发展和创新创业的指导意义。显然,高职院校对“双创”政策的宣传和分析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强。而缺乏政策的指引,学生在“双创”实践时中难以紧密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导致“双创”竞争力不足。

2.3 “双创”教育有效途径还需优化

高职学生由于尚未走上社会,缺乏足够的职业经验。而目前高职院校所选用的“双创”教育类型较为单一,大多集中在创新创业课程与创业讲座上,缺乏对于学生的实战性、针对性、个性化的“双创”指导与支持。学校的“双创”课程教育多为“一刀切”,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性不高,没有针对专业特色、学生特长、社会需求的专业分析与服务。由于忽略了“双创”教育与专业特色相结合,因此学生在“双创”实践中创业类型较单一。而双创技术含量低、缺少特色等原因也直接影响力创业存活率。高职由于资金缺乏,场地有限,在“双创”教育教学过程中缺乏完整、系统的“双创”体验,学生中能真正进行创新创业的比例较低。“双创”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被情境演练和角色扮演所代替,这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对“双创”实践过程的理解,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效果。

2.4 “双创”师资队伍实践经验缺乏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师大多由行政教辅人员兼任,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并没有创新创业的实际经验,也缺乏从事“双创”教育的专业知识培训,难以提供给学生真正有效的双创技能与技巧,教师的专业性亟待提高。

3 “课程思政”背景下体验式“双创”教育模式措施

体验式“双创”教育模式即在“双创”教育的内容设计、教育载体拓展、实践平台搭建、文化营造等方面将学生置于各种真实或模拟的创新创业过程和环境中,强化学生感官与行为体验。基于“课程思政”的体验式“双创”教育则强调在体验全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在学习与实践的体验中注重培养学生“双创”价值观、“双创”品质及“双创”文化素养。

3.1 强化“双创”教育内容上的“思政体验”,引领学生“双创”价值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双创”教育通过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这一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高度一致。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树立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又正是学生“双创”意识萌芽及“双创”精神形成的基础。因此,在“双创”教育中挖掘思政元素,构建双创教育的“思政体验”,是高职“双创”教育的必然趋势。

“双创”价值观是在创新创业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思想、行为的基本价值取向,它直接影响大学生在“双创”实践中的态度和行为。双创教育要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双创动机和需求,将“双创”实践的意义同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联合起来,通过课堂情景模拟、行业政策分析指导、创业榜样经验分享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双创”价值观。

3.2 强化“双创”教育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双创”品质

在创新创业中,“双创”品质包含“双创”意识、“双创”能力、“双创”精神及“双创”心理等要素,其是影响创新创业效果的核心要素。在“双创”教育中应将“双创”专业知识的显性教育与“双创”品质培养的隐性教育紧密结合,实施“双创”课程分层教育模式,即“准备教育+模拟教育+实践教育”分层教育体系,强化学习效果,提升学生“双创”品质。

“准备教育”面向大一学生,实施“双创”基础教育,包含“职业规划+创新思维+专业课程”三大模块,其中专业课程模块内容主要包含学生双创所需的专业知识、财经知识、双创基础知识等内容。创新思维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创造力。职业规划课程模块包括职业规划知识与技能,提升学生对“双创”的认同度,唤醒学生“双创”意识。

“模拟教育”面向大二学生,在优化第一课堂的基础上大力拓展第二课堂。在第一课堂的优化上,主要在创新创业课程中引进微创业平台进行模拟实训,要求学生必须组建团队,创建店铺,并通过代币等虚拟金融交易形式,体验微创业的完整过程。学生在微创业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可以积累“双创”实践经验,发现自身的创新思维缺陷和创业实践短板。高校在“双创”人才培养方案上纳入“专业竞赛”实训学分,通过单列竞赛学分等形式实现课堂教学内容延伸,学生可以跨专业组建项目竞赛小组,通过自主联系企业寻求合作,促进竞赛项目落地落实。与企业合作,聘请企业精英作为“双创”导师,定期开设创业论坛与主题实践活动,打造形式丰富的“双创”教育第二课堂。通过校园网、社交媒体等平台搭建“双创”咨询渠道,提供政策宣传、行业分析、资源引进等专业指导。通过“模拟教育”中的微创业和专业竞赛锻炼,让学生在模拟体验的环境中提高团队协作、商业沟通、市场分析、灵活应变等“双创”能力。

“实践教育”面向大三学生,以“双创”联盟、创新创业社团、“双创”名师工作室、企业资源、实训基地为基础搭建体验式师生共创实践平台。创新创业社团通过举办沙龙和企业参观学习等实践活动凝聚学生学习动能,增强学生“双创”自信心。“双创”联盟则聚合创新创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微创业项目及“双创”团队合作资源,孵化“双创”项目并推荐进驻学校“双创”实践基地,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冒险精神、顽强执着的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双创”名师工作室提供创业政策分析指导,引进企业项目,创造实践机会,搭建实践平台,让学生在社会经济环境中分析行业趋势,找到创新灵感和创业项目。“双创”实践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品质的提升,树立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创新创业使命感。让学生自觉将自身的发展与民族、社会的发展相结合,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树立敢于担当、勇于奉献以及不懈奋斗的精神品质。此外,创新创业并不意味着百分百成功,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实践教育”中重视失败教育,鼓励学生正确面对挫折与困难,提高学生抗压抗挫的心理素质。

3.3 强化“双创”教育的“文化体验”,提高学生“双创”文化素养

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培养人才的根本。“双创”文化能够让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有更好的认知,理解教育开展的目的,为学生学好创新创业知识、开展双创实践营造良好的氛围。

(1)打造环境文化。“双创”文化包含环境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文化是客观的、具体的,指一切可以看见和感受到的具体事物给人的思想和行为带来的影响力,它能够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激发,如将校园的道路、建筑物以创新创业内容进行命名,在宣传栏展示“双创”榜样事迹材料,通过环境熏陶强化学生对“双创”的认知。

(2)传承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具有持续影响力,在“双创”教育教学中应当重视榜样教育和地域文化的作用,通过参观创业名人故居、介绍地域商业发展历史,邀请创业名人分享创业历程等形式拉近学生与创新创业的距离,让学生在感悟创业历程中产生创新创业理想和热情。在“双创”文化营造中还应当重视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利用,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创新创业优秀事迹,全方位、多角度地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文化体验,积极引导青年投入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

4 结束语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大学生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群体。“双创”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应结合思政元素,发挥价值教育功能,强调学生的行为体验。

猜你喜欢

双创课程思政高职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