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020-03-08仇玉干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外加剂要点混凝土

仇玉干

(万科(上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 201100)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是主要的施工材料,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不断加快,对混凝土的应用也逐渐增加,因此做好混凝土在施工中的技术应用分析尤为重要。

1 混凝土性质

作为一种在建筑工程中应用较多的施工材料,混凝土有着一定的使用优势,其在抗压性以及防渗透方面明显高于砖石和木材等材料。通过浇筑后的混凝土承受的压力较大,因此在建筑施工中不仅应用于普通的居民住宅中,也更广泛地应用于复杂的建筑物中。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的形成主要是通过砂石、水泥和水的搅拌形成,当搅拌到可以应用的程度后,混凝土呈现出明显的凝固性。在混凝土未完全凝固时,可以通过利用其填补建筑施工中的一些裂缝。同时,混凝土还可以与其他材料混合使用,将一些特殊的材料或者物质填入混凝土中,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使用性能,还可以根据填入材料的不同实现隔音甚至是隔热的功能,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混凝土除了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还具有一定的抗渗性,如果混凝土投入使用后不出现裂缝,就不会产生漏水,很好地提高了建筑房屋的使用年限。除此之外,混凝土还具有良好的抵抗温度的能力,不论是气温较高还是气温极低,都不会改变建筑结构,不会产生热胀冷缩的问题,使得建筑可以正常维持使用,并且还可以达到夏天抵抗高温、冬季保持室内温度的效果。

2 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鉴于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要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详细介绍当前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技术要点,分析当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主要方法及其在建筑应用中取得的成就。

2.1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其配合的比例,如果混凝土的比例配合恰当,则可以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为了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需要掌握以下方面的技术要点:(1)将建筑工程中以往的有价值性的施工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对不同种类的混凝土的性质以及特点进行分析和对比,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出应用于不同情况下的混凝土的配合比例,然后再投入混凝土的配置过程中。(2)对于混凝土原材料的关键要点要及时掌握,在配比的过程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按照现场的施工要求对混凝土进行不同比例的配置。(3)在每次对混凝土配比过后,都要进行相关的记录,将应用情况记录下来,以便后来的利用和分析。在混凝土的配置中,较为关键的是水质的好坏、水的多少以及使用胶的比例和水泥的强度等。

除了以上准备工作,要得到正确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还应做到以下内容:(1)要制作混凝土的原材料,根据对之前的数据分析以及当前的应用环境,对混凝土的每一个原材料进行质量的检查。(2)在质量检查之后,要分析水和胶对于混凝土配比的影响,可以通过3组不同的配比进行实验,最后计算出合适的比例,但是这3组比例之间的差距要控制在0.05。(3)对这3组混凝土进行对比,从防水性、聚合性、紧硬度、保水性、粘聚性、流动性这些方面选取出较为合适的比例,然后与客户的实际需要匹配,如果满足了客户的实际需要,则选出来的混凝土配置比例是最好的。通过这样的方法,选取出较为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置比例,继而投入使用。

2.2 混凝土搅拌与运输

在配置好混凝土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搅拌的时间应该是在浇筑之前的1.5h左右进行。在搅拌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材料的用量,对于水泥以及水、外加剂这些材料的用量应该在正确的范围之内,如果出现误差,不应超过±2%的范围;如果应用到骨料,则粗、细骨料的误差不应超过±3%。在投料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目前多按照石子、水泥、外加粉剂、掺合料、砂子、水、外加剂液剂的顺序来进行。当材料投入之后,需要进行均匀地搅拌,达到均匀搅拌的前提是对搅拌时间进行控制。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更好地对时间进行控制,在全部的材料都投入之后一直到混凝土开始卸料为止,使用的都是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的时间一般为90s以上,并且不使用任何外加剂。如果掺加了一定的外加剂,搅拌时间需要延长,不低于120s。如果在应用中使用的是自落式搅拌机,则要在之前的基础上再增加30s的搅拌时间。为了使搅拌后的混凝土进一步适应施工的需要,还需要对搅拌的混凝土进行鉴定,通过混凝土供应单位、监理单位、搅拌机组、试配单位等共同鉴定,保证混凝土搅拌后的可用性。

在混凝土的运输方面,为了减少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应尽量降低混凝土的运输时间,一般应控制在1~2h。对于预拌混凝土来说,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不应该再随意加水,如果混凝土在运输以后出现了离析,可以再一次进行搅拌;如果混凝土在运输到之后已经出现了初凝,则不可以再次使用。同时,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还需要做好防水的措施,尤其是在多雨的季节或者是在南方,需要特别做好防水准备。

2.3 浇筑振捣施工技术

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和振捣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需要保证混凝土的优质均匀。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浇筑和振捣主要是作用于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墙体混凝土浇筑、顶板混凝土浇筑、梁柱混凝土浇筑、楼梯混凝土浇筑这几个部分。由于在浇筑的过程中,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且直接影响到浇筑的好坏,因此对这一技术的使用需要格外重视。通常,在浇筑中的箱形基础底板较厚,施工工程量较大,并且导致了混凝土散热困难的问题,当混凝土不能正常散热时,就会产生裂缝,因此在浇筑过程中需要使用连续浇筑的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操作主要是要重视对底部的均匀浇筑,选择的浇筑材料应该与墙体所使用的混凝土相同,在浇筑中采取铁锹均匀下料的方式,一般浇筑的厚度为5cm。同时,在浇筑的过程中要分层,以40cm左右分层连续浇筑振捣最为合适,分层浇筑的间隔时间最好保持在2h以内,以避免混凝土初凝。通过这样的连续浇筑的技术,不仅控制住了混凝土的温度,也避免了墙体裂缝的产生,在实际应用中有着良好的效果。

墙体洞口是较难浇筑的地方,在浇筑时,应该增加振捣技术。在保持洞口两侧浇筑均匀的情况下,从洞口两侧使用振捣棒同时进行振捣,为实现最好的效果,振捣棒应该距离洞边30cm以上。振捣技术的使用很好地增加了混凝土的密实度。同时,在应用振捣技术时还需要注意避免出现漏振以及碰撞钢筋、模板等问题,如果出现了这些问题,需要及时找有关部门解决。在振捣技术完成之后,对于墙面以及顶板这些部位,要利用木抹子进行找平处理。

2.4 养护施工技术

在振捣技术完成之后,需要在12h之内对浇筑结束的混凝土进行覆盖,并做好浇水养护工作。为了做好养护,需要对相关的养护技术进行探讨。当前,我国在建筑工程中较为常见的养护技术主要有浸水养护法、围水养护法、覆盖浇水养护法、塑料薄膜养护法、喷膜养护法等。通常选择的方法为塑料薄膜养护法和喷膜养护法,以保持混凝土的温度。当养护结束时需要注意拆模工作,常温下的拆模强度应>1.2MPa。拆模时,要注意维持混凝土的整体性,做到不产生裂缝、不粘模,当出现缺损时要及时修整。

3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整个建筑过程质量控制的前提,在施工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做好质量控制。(1)在采购的过程中要注意水泥的品质和质量,在选取样品进行配比实验时,主要需检验材料的水化热和凝结程度等方面。由于混凝土需要的材质主要是砂料混合物以及石子,对于砂料混合物的选择要控制好合理的比重,对于石子,要选取大小、材质以及品种都符合要求的。在添加外加剂时,要严格注意外加剂的出厂日期以及主要成分,按照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成分,以减少对材料的损害,避免施工后期的麻烦。在进行搅拌时,要注意搅拌的力度以及速度,以免出现机器卡住等问题,一旦出现问题需要工作人员及时处理,避免造成施工事故。同时,在搅拌过程中还应注意材料的投放顺序,根据实际情况观察是否需要投入适当的外加剂,当需要大量投入外加剂时需要通过电脑的计算机程序进行分析,符合工程量需求后再由人工添加。

4 结束语

总之,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中尤为重要的一项技术,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确保整个工程顺利完成的基础。在混凝土施工中,要确保施工工艺科学缜密,就要把握住施工中的要点,从材料选择、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浇筑、振捣以及后期养护等方面出发,做好技术方面的探讨和分析,真正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外加剂要点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健康烹调的要点
建筑工程掺外加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检验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差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及应用技术简析
混凝土,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