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院校《环境土壤学》教学改革探析*

2020-03-08王吉秀李明锐祖艳群

广州化工 2020年17期
关键词:土壤学农业院校学时

王吉秀,李明锐,李 博,秦 丽,祖艳群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环境科学是一门混杂学科,既可以作为基础学科,也可以作为应用学科,与化学、生物、毒物迁移转化等学科息息相关。环境科学专业从环境要素出发包括大气、土壤、水;从环境科学研究方向包括了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气象学、环境地学、环境生态学、环境毒理学、环境监测、环境催化、环境管理、环境规划与评价、环境土壤学等等;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环境科学肩负着贯彻全民生态理念教育。因此,在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特色就是提供健康的环境,保障人类健康不受污染环境要素的威胁。要实现全方位从环境科学专业教育和生态理念的思政教育两方面高质量人才培养,土壤在环境要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如何让《环境土壤学》在农业院校发挥环境科学专业课程特色,如何调整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紧扣新时代农业发展需要,对接国家食品安全和居住环境安全,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理念元素,既能传授环境保护技术、政策等专业知识,又能培养具有“三农”服务意识的社会责任感和生态意识[1],通过环境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更有利于开展专业课的兴趣培养,使学生认识“土壤既是资源又是环境”“环保无处不在”的环保意识[2]。

《环境土壤学》是一门时代性较强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也呈现出新的格局。为了培养适应环境变化的专业人才,目前《环境土壤学》的教学过程存在很多不足。针对《环境土壤学》随环境污染变化内容的更新和毕业学生对该课程使用性的提高,必须对教材、课程结构和内容、考核方式、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以适应高等农业院校教育培养目标和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3]。

1 农业院校《环境土壤学》课程的重要作用

《环境土壤学》的核心内容是土壤环境质量和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复,主要涉及土壤环境质量与人体健康、化学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污染土壤环境修复工程和人类活动对土壤环境的冲击。这与2018年8月1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实施《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两项标准内容紧密相关,国家出台政策开展农用地标准以保护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居住用地标准以保护安全生存环境为主要目标,对于贯彻落实“土十条”,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作为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必修课《环境土壤学》正好能增强学生生态理念元素,培养学生勇于承担起习近平总书记保护“两地”的主阵地作用。如何突出地方农科院校以农为主的优势与特色,基于全国农田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已危机到人类健康的基础上如何发挥《环境土壤学》课程内容专业的“共性”与“特色”建设,创新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环境土壤学》课程改革关键问题所在。

2 农业院校《环境土壤学》改革探索

2.1 因材施教

随着人类活动给环境带来的一系列安全问题,农业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模式紧跟时代步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环境土壤学》关注的是土壤理化性质对农产品产量的影响,教材内容关注环境质量变化。而农业产量提高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开始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安全,因此现在的教材内容与课堂讲授内容还是存在差距,讲授内容一般根据专业需求和课时的安排进行灵活调整。如:年代久远的最早版本是198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黄瑞农主编的《环境土壤学》,偏重基本的土壤理化性质等内容,此教材随1993年出版的牟树森和青长乐主编的《环境土壤学》替代在国内被广泛用做教材已经近20年、到2005年陈怀满主编的《环境土壤学》出版、2011年吴启堂主编的《环境土壤学》和2012年张乃明主编的《环境土壤学》后。大多高校都要求选择全国“十二五规划”教材,任课教师一般在学校指导下根据专业需求选择适合讲授的教材。但教材的差异不能全盘按照教材上课,不同的专业培养方案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须根据学校的培养方案,确定教学大纲。

农业院校下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土壤学》也应结合众多教材和农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特点,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并结合所授课的专业性质、特点以及培养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以及重点、难点。从授课角度和培养目标出发,重点突出显示农田污染治理修复确保生产的粮食安全,满足社会对三农人才需求。

2.2 《环境土壤学》课堂教学内容改革

专业课程一般都比较枯草乏味,但阅读了著名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龚子同研究员与其同事陈鸿昭研究员和张甘霖研究员合写的一本原创性科普著作《寂静的土壤》[4],有一种“雅俗共赏”的异样感觉,似是通俗而不通俗,蕴藏许多深邃的科学道理;似是专业而非专业,涵盖了许多喜见乐闻的故事,此书对普通读者与专业读者都有很强的可读性[4]。《环境土壤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既能融入思政课的内容,又能贯穿与现实科普内容,能否在教学与实践过程中把专业的知识大众化,这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课堂教学内容讲授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兴趣,教师通过适当使用一些教学辅助手段引导学生的兴趣。比如:教师讲授内容为土壤质地时,那么怎么引入质地这个概念让同学感兴趣并且想深入了解呢。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的例子入手,提出问题①你的家乡现在需要你去设计一座小型垃圾填埋场,你对土壤特性有哪些要求?②你毕业后想自己做农场主搞有机食品种植基地,打造自己的蔬菜品牌,你对土壤特性有哪些要求?③你为了治理滇池氮磷污染,需要建造一片湿地公园,你对周边土壤特性需要考虑吗?让同学分小组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以通过手机搜索需要的信息;讲授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教学过程中,设计问题①目前了解的重金属污染事件,是否能讲出几个具体的名称和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②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法有哪些,启发式的让学生讲出这些方法的优点和缺点,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使得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容易忘记,且方式灵活,更容易理解[5],③教师课前上传与重金属污染有关事件的视频,布置学生自主学习,然后根据视频内容分析重金属的来源、危害等,或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重金属相关内容的PPT,课堂上派代表分析,提出解决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这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兼顾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点,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6]。

2.3 《环境土壤学》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环境土壤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实验和实践教学。2013年前农业院校环境类专业课《环境土壤学》教学大纲有48学时(包括理论课33学时,实验学时15学时)和8学时实习(野外实习3天),2016年后只有理论教授32学时和8学时实习(野外实习3天),把课程实验合并到了土壤-生态综合实验教学中,单独开成一门32学时的综合实践教学课。农业院校环境土壤学与环境生态学具有较强的交叉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实验教学的内容紧密联系大纲中人才培养目标。

农业院校《环境土壤学》偏重元素在土壤-植物-人体的迁移转化富集研究。前期通过实验改革把环境土壤学和环境生态学实验综合形成土壤-生态综合实验,开设土壤调查采样、污染物设计、盆栽作物,样品收集、制备和测定等过程。并且把探索性实验项目放到章节中,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详细实验方案,然后到实验室从试剂配制,仪器的调试都自己动手操作,教师作为旁观者指导,纠正错误的操作。如有机质含量或pH不同,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不同。同学自己设计实验探索pH或有机质含量对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的影响;改变以往老师采集土壤样品、配制试剂,同学按照实验课本方法步骤操作的僵硬模式。

3 农业院校《环境土壤学》考试方式改革

我校传统成绩评定组成是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所占比例7:3。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回答问题表现、出勤率、实验过程中动手能力、与同学合作精神等;考试笔试一般采取100分制,上完一门课程任课老师自己出题闭卷考试,同学考完试由出卷教师批阅打分,没有条件实现考教分离。这样存在的弊端是平时同学不认真学习,考试前借同学笔记突击复习也能考一定分数通过。老师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灵活运用等不能准确把握。

为了从思想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主思考问题。目前试采用学生每人出一份标准试卷和回答的标准答案。教师给出试卷标准格式名词解释(小题5个名词)15分、填空(小题10空)10分、判断(小题10道)10分,选择题(小题10道)20分,简答题(小题5道)25分,论述题(小题2道)20分。教师根据出卷的内容与上课内容的吻合度、难易程度把握评分标准。把期末自己出题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所占比例改成8:2。

4 结 语

新形势下农业院校环境土壤学专业课对于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两地”保护,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高学生服务“三农”的思想站位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在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实验和实践教学中与时俱进,不断地发现新问题,寻找新授课途径,为农业院校培养更全面的环境土壤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土壤学农业院校学时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土壤学报》2019年度优秀研究论文
农业院校遥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土壤学报》2016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揭晓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2016年环境土壤学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