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探析
2020-03-08尹茂想
尹茂想
(山东省巨野县水务局,山东 菏泽 274900)
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的研究,是节约水资源、提高自来水质量的关键。目前,城市建设中用水量不断增加,但是自来水厂净水处理依然以传统处理方式为主,加上净水处理设施更新不及时,影响净水处理质量,水环境恶化趋势得不到改善。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必须加大对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的重视,以当前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为基础,不断进行创新与优化,融入新的处理技术,以提高自来水净水处理质量,增强自来水净水处理能力,改善清洁水源污染现状。
1 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意义
自来水厂作为城市生活供水的重要基地,能有效去除源水中的各种杂质,将其转换为健康的生活用水,保证居民用水及时、放心,因此其净水处理能力的增强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用水安全。当前,水源污染问题十分严重,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压力倍增。尤其是城市化建设中,工业生产废水排放、生活垃圾处理等不够科学,这些都加剧了水污染。水源污染范围扩大要求净水处理工艺进一步优化,以更好地改善水源污染情况。加上城市用水水质要求标准的提高,因此必须积极进行净水处理工艺创新升级,全面处理水污染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自来水质量提高[1]。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与净水处理技术的不断探索,自来水厂可加大对净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力度,进一步对悬浮物以及各种杂质的处理进行优化,提高水源污染处理的重视程度,有效改善水源有机污染,积极将传统双阀滤池升级为V型滤池,从而提高自来水处理效率,保障水质安全。
2 水质污染现状
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必须掌握水质污染情况,由此制定具体、有针对性的净水处理计划。水质污染包括水源污染、自来水输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二次污染、净水处理不当等导致的污染。
2.1 水源污染
水源污染是水质问题的关键。根据近些年对水源污染的调查发现,我国河流污染率达82%,污染程度存在明显差别,而且其中已经有40%水源不能作为饮用水。统计城市水域情况,近78%无法将其作为饮用水处理对象。不仅如此,受到工业、农业等影响,我国地下水同样污染严重。可见,水源污染治理迫在眉睫,必须提高净水处理手段。有效处理工业废水,防止汽车尾气以及农药等对水源的污染,尤其是其中的苯以及酚等物质,改善重金属水污染情况,这些都是净水处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输送过程中的污染
自来水经过自来水厂科学处理后,通过输水管道输送到千家万户。这一过程中如果出现管理不当或其他问题,自来水将会受到再次污染。最常见的二次污染主要集中在输水管网铁锈或滋生的细菌,以及处理不到位所产生的污垢等,这些因素单独存在时对自来水影响有限,但是相互混合下会滋生各种有毒物质,甚至还会致癌。因此,自来水二次污染必须引起重视[2]。
2.3 净水处理工艺不当
净水处理是改善水质的重要手段,我国水源中污染水源所占比例非常大,必须对其进行净水处理,改善水源。实际处理中,净水处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日益严重的污染使得净水处理难度越来越大。虽然净水处理在不断改进,但是整体还是以混凝、沉淀、过滤、消毒为主,针对水源污染中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污染等,常规水处理工艺已经无法保证水源净化处理安全,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升级净水处理工艺,以此取得更理想的净水处理效果[3]。
3 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
3.1 预氧化处理
自来水厂净水处理中,预氧化处理是常用的处理方式之一。预氧化处理是对传统净水处理的升级,首先通过氧化剂将水中的无机颗粒表面破坏,打破有机物的防护后,无机颗粒稳定性受到影响出现波动,最后得到有效处理。预氧化处理中,最早的氧化剂为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会产生氯化副产物,因此应用上存在局限性。随后引入高锰酸钾,将其投入受污染水源中。实验研究发现,高锰酸钾能够有效处理污染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去除氯化处理中的副产物,助凝效果非常好,还具有除臭等作用,能提高水源净化处理能力,降低多环芳烃等的含量[4]。作为强氧化剂类型,高锰酸钾预氧化处理,特别是对低温低浊的水源,除污染作用显著。使用高锰酸钾作为预氧化处理手段,能在很大程度上将腐殖质造成的气味以及颜色变化消除,并还原锰,整体而言净水处理效果强于氯化剂。
3.2 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吸附功能离不开其本身的活性炭纤维,主要材料为活性炭,其属于多空介质,能够有效吸附水源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还具有除色度的功效,改善水源浑浊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污水排放与水源污染,有效提高自来水厂净水处理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活性炭吸附法在很多国家均有应用,能净化水源,改善水质,如果水源中的有机物与活性炭孔径相同,则能激发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增强有机物去除率。
活性炭常用类型主要包括颗粒活性炭(GAC)、粉末活性炭(PAC)、生物活性炭(BAC)。其中颗粒活性炭,净水处理稳定性突出,能有效吸附水中有机物,吸附面积广,有机物去除率高,应用比较广泛[5]。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消耗较多的基建费用,无法适应突发性污染,存在亚硝酸盐等产生的风险。生物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周期较长,处理效率较高,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水质,但是在实际处理中,容易出现阻塞、活性炭微孔处理不到位等现象。
3.3 膜滤法
膜滤法净水处理,主要根据压差理论,将水中的有机物等进行物理分离。膜滤法应用能够将水源中致癌物质有效去除。近些年膜滤法应用越来越普遍,水源净化处理前景广阔。根据相关研究总结发现,膜滤法正常运行时,即便在这期间水质出现变化,依然不会影响其净水处理效果,同样能够将源水中的杂质悉数清除。膜滤法包括超滤、微滤,对水源中的细菌以及胶体处理最理想。但是膜滤法在处理有机物方面效果不是很理想,对盐类处理效果一般。
膜滤法净水处理不需要过多的成本,非常适用于小型净水处理工程,处理效果理想,处理成本合理[6]。对于单元体积比较小,同时又能够自动化控制的水源,利用纳滤的方式将其中的突变物质去除,改变水源色度,总有机碳去除率达到90%,可生物同化有机碳去除率达到80%。纳滤还具有除菌功效,转变常规化学消毒方式,采用物理消毒。纳滤处理之前,需先对水进行酸化处理,添加防垢剂,这样就可以预防出现离子沉淀,改善膜过滤处理中的颗粒污染,还能够提高有机物的去除与病原菌的处理。这期间需要注意,控制膜过滤压力,要求需控制在0.8~1.0MPa。
膜滤法整体操作较为烦琐,虽然能够有效去除有机物与病原菌,但是同样会影响水源中的阴阳离子,这样的自来水长期饮用会威胁人体健康。针对这种情况,调整反渗透膜的孔径,要求其必须<2nm,这样就可以将有机物以及微生物等有效去除,同时还能够将水纯净化,转变为工业生产所用半导体超纯水。反渗透膜净水处理方法,虽然处理效果比较好,但是实际应用中技术专业性以及净水处理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纯水只能应用于工业生产,不利于饮用[7]。而且,该处理方法,会遇到过滤膜阻塞现象,导致源水受到再次污染,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改善过滤处理不足的情况,如调整过滤膜微孔的空距、增加石英砂过滤器,由此提高自来水厂净水处理效果。
3.4 臭氧氧化
臭氧氧化净水处理,是当前比较常用的净水处理方法。臭氧氧化净水处理原理:在水中臭氧会逐渐转变为羟基自由基,其中间接氧化分解物主要为氨、有机物以及大量微生物,开始反应时有着极快的速度,这使得选择性相对较小。各种酸碱环境中都可保证水中的有机物快速氧化成大量无机物,尤其是其中的铁、锰、硫等还原反应物质,还会导致水体色等腐殖质。另外,氧化电位高是臭氧的主要特征,在微生物细胞膜中有着极强的扩散性,并对微生物细胞中存在的有机体进行氧化处理,同时还会损伤有机体链状结构,导致细胞死亡,这就可抑制细菌与藻类的生长,有效改善自来水水质,针对各种生命力较为顽强的微生物也有着较好的抑制性。结合上述臭氧氧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将氯消毒剂转换为臭氧同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不会消耗过多的试剂使用量,作用时间更短,而各种有害物质的形成也会降低,进而提高自来水净水处理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关系到自来水厂水质以及居民生活用水安全。随着净水处理工艺多元化发展,膜过滤、预氧化处理、活性炭吸附法等常用的净水处理方法被应用于自来水净水处理,有助于改善水源污染、提高自来水质量。在科学应用净水处理工艺的同时,还要做好管理工作,提高净水处理与水源保护意识,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由此保护水源安全,减少水源污染,有效处理水源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