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水稻二化螟的危害与防控

2020-03-07肖林座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0年1期
关键词:二化螟危害水稻

摘要:本文就水稻二化螟对稻米品质以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分析了水稻二化螟的危害特点,提出了其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希望能够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以及借鉴。

关键词:水稻;二化螟;危害;防控

水稻二化螟又被称为蛀心虫、钻心虫或者绝虫,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是当前造成我国水稻种植产业严重危害的一种常发性害虫。近年来,水稻二化螟的发生频率逐渐增大,所造成的危害也日益严重,因而对水稻二化螟的危害以及防控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水稻二化螟对稻米品质以及产量的影响

在水稻的各个生育期,水稻二化螟都会以幼虫蛀茎的方式导致一株水稻出现多头群集或者一头二化螟出现多株转移的危害,导致水稻在分蘖期出现枯心苗及枯鞘;在抽穗期以及孕穗期出现枯孕穗及白穗;在灌浆期及乳熟期出现半枯穗及虫伤株,使得稻秆极易被折断,进而使水稻内部养分以及水分的运输以及输送受到严重影响,即使在生长后期水稻形成了稻谷,其稻谷也会出现籽粒不饱满的情况,其空秕粒率明显增加,青米以及死米数量增多.垩白度明显加大,最终导致水稻稻米品质的下降。研究表明:没有对水稻二化螟进行防治的区域与防治区域相比,其稻谷千粒重要下降2-3.2g,稻谷劣等米率提高86%,减产幅度约为20%-25%,甚至可能导致绝产的发生,使种植户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1]

2危害特点

2.1杂寄主

除了水稻外,水稻二化螟还会危害玉米、小麦、高梁以及稗草等作物。

2.2以稻桩为主越冬

水稻二化螟主要以蛹以及高龄幼虫两种不同虫态在稻桩、稻草或者其他作物茎秆以及根桩中越冬,在稻桩中越冬的虫量可以达到70%,春季气温逐渐升高至15℃以后即开始化蛹、羽化。

2.3化蛹及羽化时间较长

在越冬以后水稻二化螟化蛹以及羽化的时间较长,初见蛾与终见蛾在时间上相差25-30天,可见出现多次发蛾高峰。

2.4成虫产卵期处于分散状态

雌虫通常在羽化后的1-2天进行多次交尾,一般在交尾结束后的2-3天即可进入到产卵盛期。在水稻的苗期以及分蘖初期,雌虫常常将其卵块产于叶片正面尖端,而在拔节以后则将卵块产于距离水面6-10cm高度的叶鞘部位;二化螟的成虫偏爱于在茎高且粗、稀植株同时叶色浓绿的稻苗上产卵,其成虫的趋光性较强。

2.5幼虫群集转移所造成的蛀茎危害

初孵幼虫主要在叶鞘部位群集同时在其内壁组织取食,7-10天以后即可导致黄色枯鞘的出现;初孵幼虫经过15天即发育至2龄时,则开始分散转株并在其心叶部位蛀食,从而导致枯心苗的出现;在2龄以后幼虫开始蛀茎,常常出现十头乃至百头幼虫聚集于1株稻秆的情况,与此同时1头幼虫也可通过转移来危害3-5株稻苗[2]

幼虫的危害程度一方面与虫口数量有关,另一方面取决于螟虫其盛孵期与水稻的分蘖期以及孕穗期之间同步时间配合的长短,其虫口的数量越多同时配合时间越长,幼虫的危害就越为严重。

3综合防控措施

3.1农业防治

3.1.1栽培避螟

在水稻的栽培过程中,要集中更换茬口,适当推迟栽培时间,从而将播种期、栽植期与一代二化螟的产卵高峰期错开。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对于相近品种,应当进行连片种植,不得出现混栽的情况;将稻苗危险生育期以及螟虫的盛发期错开。

3.1.2及时清理虫蛹

一方面要齐泥割稻或降低稻桩收割高度,在冬季翻耕晒田,从而将害虫杀死;另一方面,将田间的秸秆以及周边的杂草等及时清除,使害虫有利的越冬环境遭到破坏;此外,要及时进行灌水灭蛹,从而有效减少虫源基数,对于越冬闲田,应对其进行深耕灌水;另外,还可以通过堆肥以及沤肥等措施大幅度降低虫源基数。

3.1.3科学肥水管理

在水稻栽培过程中,应当做好合理密植,同时保证科学施肥。在实际的施肥过程中,应当早追肥,对氮肥适时适量的施用,同时配合钾肥以及磷肥的施入,使稻苗具备更强的长势,一旦发现虫株,必须立即将其拔除,同时对其进行集中销毁[3]。此外,还需对灌溉设施进行不断改善,在化蛹盛期到来之前对水稻进行浅水灌田,与此同时在盛蛹后羽化之前还需将水层加深,从而将蛹以及幼虫彻底杀死。

3.2生物防治

采用赤眼蜂来防治水稻二化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生物防治手段,这种防治手段的原理为赤眼蜂主要在二化螟卵的自然种群中寄生,在其实际的寄生过程中,常常会将二化螟卯杀死,进而从根源上对二化螟进行有效防治。与其他防治手段相比,赤眼蜂这种生物防治技术不仅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同时具备良好的防治效果以及生态环保的优势。将二化螟性诱剂置于水稻田间,对其监测结果进行仔细观察,一旦确定进人到二化螟的化蛾高峰期,即可将赤眼蜂释放于田间。通常在每年的5月中旬至6月下旬进行放蜂。在实际的放蜂过程中,在田间抛投内含即将羽化赤眼蜂的放蜂器,一般在每667m2的田块中投放45个,每隔5天放蜂一次,连续放蜂3次。

另外,大力推广诸如必杀螟、特杀螟、BT粉剂等安全、高效、无公害并且无残留的生物农药,进而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3.3物理防治

对二化螟的趋光性进行充分利用,在二化螟的发蛾盛期,在田地内设置黑光灯、高压汞灯,或者在发蛾初期前,安放性诱捕器诱杀成虫,每667m2田块安插一个,从而对二化螟的成虫进行有效诱杀,进而有效降低田间落卵量。

3.4药物防治

采用药物防治时,应当尽量选择高效、低毒并且低残留的农药,同时结合实际的苗情以及虫情选择适宜的药品种类并确定用药次数,应当对化学农药进行合理交替使用,不得重复并且多次使用同一种药物。在实际的防治过程中,应当坚持“一代狠治、二代挑治以及三代普治”的原则,从而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在二化螟的卵孵化高峰期7天以后,也就是水稻的分蘖期、孕穗期或者抽穗期,可以在每667m2的田块中施入1500-1800g浓度为40%的三星乳油,或者将1500ml浓度力20%的毒·唑磷乳油兑入750-1125kg的水中后进行喷雾防治,也可以将1.0-1.5kg浓度为5%的杀虫双颗粒剂拌入20kg的干土以后,将其均匀地撒入到稻苗上,接着连续3-5天维持3-5cm的浅水层,这样可以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此外,阿维菌素及丙溴磷等药物对水稻二化螟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在对这类药剂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其仅仅具备10d的持续期,而二化螟具备15天以上的防治适期,因而必须进行2次施药[4]。此外,在药物防治过程中,还需要对药物进行交替使用,以防二化螟产生抗药性。另外,对于不同生育期的水稻应当为其选择不同的防治药剂,使防治工作具备更高的针对性,进而有效减少对天敌可能造成的杀伤作用。水稻后期二化螟防治,需保持浅水层,如后期落水干旱,会严重影响防治效果。

3.5其他防治措施

首先,需要对二化螟做好相关监测以及预报工作。每周2次定点观察典型田块,对幼虫化蛹温度、羽化温度、产卵温度、孵化温度、灯下诱蛾量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从而准确预报二化螟的始见期、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以及最佳的防治时期。其次,要做好联防联治工作,由于水稻二化螟会进行短距离的迁飞,因而对其进行大面积昀联防联治可以有效提高治理效果。如果某一地域发生面积较大同时虫口的密度也较大,就需要进行统一的突击防治,以防出现虫口暴发成灾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闰学凯,梁瑞风.水稻二化螟的危害对产量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9):31-32.

[2]李大喜.水稻二化螟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6):110+115.

[3]寇章贵,徐晓斌,裴立志.郧西县水稻二化螟发生为害特点与防控对策[J].湖北植保,2018(3):43-44.

[4]韩建波.水稻二化螟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08(10):27.

作者简介:肖林座,農艺师,大专,从事农作物绿色防控工作。

猜你喜欢

二化螟危害水稻
6%吡蚜酮·氯虫苯甲酰胺缓释剂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效研究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水稻二化螟热激蛋白的研究进展
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浅谈水稻二化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喝饮料的危害
喝饮料的危害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