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我校开展大课间操活动中的运用
2020-03-07刘兴艳
刘兴艳
摘 要:伴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教学中“微课”已不是一个新鲜词,它以多媒体的为媒介将知识点归纳总结成短小精悍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更自由的进行学习。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记录法、数理统计法对安康市第一小学校本部在开展大课间操教学活动中运用微课进行辅助教学的效果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为微课在开展大课间教学中的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微课;大课间操;教学活动
“微课”一词起源于1993年美国北爱荷花大学麦克鲁教授的一分钟有机化学。简短的教学视屏让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之上,而是一种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自助餐式”学习方式。
基于微课的这种特点,笔者尝试将“微课”运用于我校新普及的大课间操教学中,试图将教学延伸至课外,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及需求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强化、规范我校大课间操动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安康市一小校本部1至6年级共 75个班的全体学生。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知网、网站视屏软件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万县资料及视屏。
访谈法:对分管领导、体育教师、班主任、学生进行访谈,了解课间操开展过程中学生的學习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观察记录法:观察并记录在大课间操活动中各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及问题。
问卷调查法:对75个班班主任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各班学生利用课后进行微课自主学习的情况,发放问卷75份,回收75份。回收率100%。
数理统计法:通过对回收的问卷以及学生各班在大课间操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进行对比、分析。
2研究结果及分析
2.1在开展课间操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分析
研究前期,笔者通过校领导以及班主任了解到我校在开展大课间操活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受场地限制,我校大课间活动主要以跑步和做操形式来分年级开展,形式单一,趣味性不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强;针对该问题,笔者针对学生特点,按照1—3年级,4—6年级进行阶段划分,重新编排融合游戏、戏曲、街舞风格的大课间操共计5套,并将其录制成微课。从而保证研究对象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在大课间教学过程中,通过体育教师,笔者了解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容易忘记动作、动作路线不清楚以及部分学生操节学习缓慢等问题。体育技能的学习时需要学生身体力行的参与其中,而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身体素质都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呈现出的学习效果也会有差异。
在大课间操普及过程中,通过调查问卷以及每天大课间活动中各班学生的表现对比发现:低学段(1—3年级)学生参与课后微课视屏学习的积极性比高学段(4—6年级)高,同时大课间活动中课间操完成的整体效果也比高学段学生好。同套动作,1、2年级动完成质量稍弱于3年级学生。4、5年级学生完成质量稍弱于6年级学生。出现该现象主要是低学段在课堂上学习能力有限,更需要通过课后的辅助学习。同时低学段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学习兴趣更浓厚,也更愿意大胆的表现自己。
2.2微课在大课间操活动中运用的效果
2.2.1学习初期效果
微课将一套完整的动作具体、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通过提前在家观看视屏、模仿学习,了解动作的额难易程度。对整套动作形成整体意识,从而在课堂中针对自己动作路线不清楚、不会做的难度动作进行重点学习。因此,在本阶段,微课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建立大课间操的整体印象,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2.2学习中期效果
通过电脑查阅了有关
课间操教学常见问题及叫教学建议。例如:王海丰在《浅谈中小学课间操的作用及其管理方法》中提出“许多学生对课间操采取应付甚至是反感的态度,使得课间操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外,张军在《浅谈小学生课间操兴趣的培养》中提出:为提高学生做操的质量,应从课间操的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来加强学生的兴趣。
在开展教学过程中,笔者详细观察并记录了课间操教学初期中,学生实际出现的问题并观看有关微课在其他体育运动技术上的运用。笔者发现,微课在课间操普及过程中,不同阶段均有较好的辅助教学作用。
3微课在课间操普及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作用
针对学生容易忘记动作、动作路线不清楚以及操节学习缓慢等问题有很好的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自学、自练习惯的习得。因此,笔者利用课余时间录制了所学课间操的动作视屏。并利用室内体育课以及课后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自练。通过学生在课堂上课间操完成情况以及访问学生来调查学生课后利用微课视屏课后学习情况。最后,针对班级完成课间操的整体效果来总结分析利用微课辅助课间操教学的效果。
整个研究过程:我主要运用了观察法,访谈法以及实验法。
即:通过教授学生课间操动作,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常常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利用微课开展自学、自练后学生整体完成动作的水平等等。同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课间操学习中的问题与收获。整个过程,以学生为实验对象,通过介入“微课”来对比学生学习课间操的课堂效果。
经过5套新授课间操,在六个年级共73个班级的对比下。最终笔者结论:
1在教学中,利用微课辅助课间操教学,能够较好的引导学生自学、自练,学生通过微课可以巩固在体育课堂上教师所教授的动作。
2 利用微课来辅助课间操教学,课堂上,学生之间能够针对不清楚或错误的动作进行互相评价与指导,课堂学习氛围较好。
3利用微课来辅助课间操教学,在学生展示环节,部分平时动作学习缓慢的学生也积极参与到课间操展示中来,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提升。
一个成功的体育教学案例,需要经得住推敲和反复验证,同时也要满足教学中对体育教学的要求。在本次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需要继续探索与研究的问题: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因此,将微课运用于课间操教学的初期,引导学生自学、自练的过程,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教师的正面引导、鼓励是调动学生进行自学、自练的重要因素,这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其次,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也是影响最后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具有一定差异的,在研究中,通过微课自学、自练的班级虽整体完成课间操的效果明显高于其他未使用微课自学的班级,但在使用微课自学、自练的班级中,课间操完成效果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这与能够通过微课自学、自练的人数以及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是有直接关系。综上所诉,在课间操教学初期,利用微课来辅助教学,对学生巩固动作、自主学习以及自信心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却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去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及时给予自学、自练的学生正面的反馈,从而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利用微课自学、自练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