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者张群会怎么看我呢

2020-03-07孙天胜

博览群书 2020年1期
关键词:南岳历代志书

孙天胜

我于地方志书的关注,始于三十多年前,那时全国上下正在大修地方志,受人之托,帮家乡志书做点顾问之类的工作。这虽然不是我的专业,没想到后来却成了业余爱好,有一年寒假,居然把家乡几十卷明清地方志通读了一遍,并写成《四百年来枣庄地区自然环境的变迁》一文发表。后来到北大进修文化地理学,受教于于希贤先生,又对地方志有了更深刻全面的理解。再后来还写了篇《地方志的乡土教育功能》,发表在《中国地方志》杂志上。

本来这些年偏重于对旅游文化和区域地理的研究,没有再系统读过多少新旧方志,今日偶见张群的《历代南岳志书研究》(湘潭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通读一过,不觉眼前一亮,不禁有些话要说。

我对南岳衡山的认知,最早来自祖父留下的那部民国年间出版的童学启蒙《幼学琼林》,记得里面说: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为天下之五岳;饶州之鄱阳,岳州之青草,润州之丹阳,鄂州之洞庭,苏州之太湖,此为天下之五湖。

那时年纪小,只觉得心旌摇动,顿感天下山河之壮阔,再后来大学里读了《气候学》,才知道为什么“雁断衡阳”……

南岳为中华五岳之一,作为海内名山,在古代很多典籍中都有记载。如《尚书·禹贡》《山海经》《吴越春秋》《史记》《水经注》等,此后的记载更是不绝于四部各类,可见它很早就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喜爱。从南朝刘宋时开始,就有了对南岳的专门记载,最后发展为代有所修的《南岳志》。

南岳山志是指以湖南南岳衡山为记载对象,记载这里沿革、形胜、物产、游览、诗文、僧道、风俗等内容的一种传统史书。对它进行研究,不仅能加深史学史、地方志及文化史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同时,还能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历史资料的依据,既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南岳今天的旅游发展,又能为南岳志书或新山志的撰修提供借鉴,因而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可是,对于历代的这些南岳志书,学术界却关注很少。目前对它的研究,多是从某一个主题的角度来切入的,有的是编目,有的是从中搜寻研究资料,有的是对山志本身进行研究,对山志领域本身的关注远远不够,深入系统的研究更属空白。作者看到了这样一个缺憾,决心来弥补它,着实令人钦佩。因为历代南岳志书修撰时间跨度长,修撰时代背景差异大,修撰主体和数量众多,保存的地点又深藏在各地的古籍馆,且数字化程度低,版本又很杂,研究起来殊为不易。有鉴于此,作者知难而上,在认真爬梳历代所修南岳山志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学、文化生态学、统计学、社会学等理论和方法进行文本分析,力图揭示历代南岳山志发展的脉络,修撰组织情况以及其影响与价值,为南岳山志进而为国内的山志研究,做了一个积极的尝试。

全书共分七大部分。

第一部分,明确南岳山志是传统史书的一种,是史学史研究的范畴,进而分析其研究的理论与学术意义。通过学术史的回顾与梳理,发现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付之阙如,因而感到这一研究既可填补南岳志书研究的空白,又能加深史学等领域的研究,还可为区域“资治”价值的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部分,对南岳名称来源与地名变迁进行了文献考证与梳理,确定了南岳志书是以湖南南岳衡山为记载对象的系列山志。从对现存的南岳山志的版本、名称、内容、体例及作者等方面的分析,发现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规律,从而归纳出发生、发展、成熟、衰退及新生期这五个发展阶段,并分析了各个阶段各自的特点。

第三部分,是对历代南岳山志修撰刊刻情况的研究。发现其修撰刊刻经费多为作志主体通过不同渠道自筹而来;修撰过程中都会进行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的搜集;作志主体由前一阶段的个人渐渐发展到后期的群体合作。再有就是作志群体多元,文化身份不一,在作志主旨上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如道家、释家多为弘扬其教义,儒家则有存史、资治并表达崇岳心理的作志目的。

第四部分,对帝王崇祀活动的记载进行了分析。历代南岳山志中记载了大量帝王崇祀南岳的活动,正是帝王的引领,崇岳之风才在社会各个阶层愈演愈烈。除了发生期的山志没有专门记载外,其后各书都有述及。从远古直到清王朝最后一个皇帝,都曾有崇祀活动。只是在魏文帝前多为帝王巡狩亲祭,其后多派使臣致祭。致祭原因不外乎如帝王登基或国家出兵等。崇祀活动既提高了南岳的名山地位,有助于南岳的开发建设,但也加重了当地百姓负担,宣扬了迷信思想。

第五部分,对儒释道三教共弘记载作了详尽的分析。南岳很早就是一座儒、释、道三教共弘的文化名山,历代南岳山志记载了三教的文化人物及其事迹,他们活动的主要场所。透过这些信息,能找寻儒、释、道三家文化在南岳的源头与发展脉络。它们所代表的文化在南岳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共存共荣。

第六部分,对旅游活动的记载作了特别的分析。发现历代南岳山志都有便游的主旨,记载了大量的游人及其游迹,但这些被著录的游人多为知名人士,普通游客未被计入。发现南岳的游客以湖南省本地近距离的游客为主,同时游客地理分布也受政治、文化信仰及客源地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影响。此外南岳山志还记载了大量的旅游资源信息,主要有以七十二峰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和建筑古迹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两大类。今天的南岳旅游资源开发及市场开拓,从这些信息中将能获得多方面的有益启示。

第七部分,重点探讨了南岳山志的价值和影响。历代南岳山志修成后在社会上流传,它对后世南岳山志的影响自不必说,还影响到了古代的经、史、子、集各类书籍。初步统计,后世约有195种书籍对南岳山志有征引或著录;再就是南岳山志还有辅助南岳景观建设、僧道田产归属管理及导游的功能这些于我们今天的史学研究、经济建设及文化传播意义尤大。

从全书的组织架构来看,《历代南岳志书研究》首先对历代南岳志的发展历程作了勾勒,对其发展阶段作了划分,指出元代以前是南岳志的发生期,明代是南岳志的发展期,清代是南岳志的成熟期,民国是南岳志的蝉蜕期,新中国成立以来是南岳志的新生期,并用具体史实作了详尽的论述。这是对南岳志的發展所作的学术论定。

尤为不易的是,该书对史料较少的南岳志的修撰刊刻情况作了细致的发掘,还在史料钩沉的基础上,对南岳志修撰刊刻的经费来源、组织过程、人员构成、资料搜集和成书费时等问题作了具体的研究,弄清了许多南岳志修撰的历史之谜。

该书的主体部分,详细讨论了历代南岳志记载的最具特色的三大内容——历代帝王崇祀南岳活动的记载,儒释道三教共弘的反映,以及南岳旅游的载录,并对此作了精确的概括和严密的阐述。在研究方法上,除了历史学的考据法、校勘法、理论分析法之外,还广泛运用了统计方法,对南岳游客的来源与分布作了计算与判定,甚至用了旅游学的数学模型理论,来加强相关问题的研究。

由上述可见,该项研究是目前学术界对南岳志书最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著作,是迄今为止有关南岳志研究的唯一一部学术专著,它填补了学术界对南岳志书研究的空白,对后来的南岳志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此外,我还注意到,细心的作者几次提及从古到今的几十部南岳志书,除了后来大规模的群体著述外,作者都对南岳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中有常年修行于斯的释道人士,有生于斯长于斯的勤学儒生,有官于斯仕于斯的宦途士人,我想这就对了,没有对南岳的这份深情,谁用得着爬山涉水耗费心神地去关注它?更何况写完之后还要自掏腰包想方设法地来刊刻呢?

从《历代南岳志书研究》中可知,山志不仅具有传统的文化传承、史料保存和资政教化的意义,还对当地当代的社会、经济、文化、旅游等多方面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这一点如今许多省份的学界和政界已经明白,比如山西经省政府批准,由省史志研究院牵头,编纂旅游景区志,32部志书已全面铺开,《五台山志》《恒山志》《管涔山志》均已正式出版。尤其是第一部《五台山志》的出版,揭开了山西省编纂出版旅游景区志丛书的新篇章,当地领导认为,这是“将山西省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旅游产业优势、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飞跃的重要举措”。陕西则在2008年正式提出编纂《太白山志》的方案,并将其纳入《陕西省志》序列,《陕西省志·太白山志》的编纂,填补了太白山无志的空白。该志以生态、山水、人文、旅游为主题,将一部山水专志,扩展到太白山环境地理志、风景名胜志、特色文化志、旅游事业志、林业生态志、科技开发志,使之承载了更加丰富的内容。他们自己说,编纂太白山志的本意,就是为太白山生态保护、文化提升、旅游发展开路。我想,这也是山志研究最积极的现实意义吧。

从这一意义上说开去,我觉得《历代南岳志书研究》第三章中“对今天南岳旅游发展的启示”一节,无疑是对南岳志书研究的一大深入。作者将启示分为四个层面:一是要重视对文物古迹类资源的保护与恢复,二是要做好南岳旅游解说系统的设计,三是要巧借文化传播的桥梁将市场向外延伸,四是要注意提升和彰显南岳作为文化奥区、有着多样文化的旅游地形象。不要小看这貌似简单的四条,如果没有旅游开发与管理方面的专业学识,肯定是提不出来的。只是贪心的我还觉得意犹未尽,还希望作者能借此机会,给南岳旅游的发展提出些更专业的建议,那样此书的“现实意义”也许会更大。当然,转念一想,这样一来,此书可能就不再符合史学研究的传统套路了。倘如此,我倒是建议作者借此研究的东风,一鼓作气地继续用学术论文的形式,写一写《南岳旅游开发之我见》《南岳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南岳儒释道资源在旅游开发中的价值定位》之类的。

张老师,碰到我这样的读者,不知您是感到知音难遇今日遇呢,还是觉得应该躲得远一些才好?

(作者系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學院教授。)

猜你喜欢

南岳历代志书
观日台弄笛
历代论书诗选注《九势》
《夕阳西下》
《历代画谱类编》
情系志书藏古今
志书图片的放置原则
历代竹林七贤主题美术作品的表现方式简析
Comment on Ambivalence About Communicat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A Qualitative Study of French Immersion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略议年鉴资料在第二轮贵州省《科学技术志》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轮志书编纂应避免年鉴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