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语》的三个闪光理念

2020-03-07王延模

博览群书 2020年1期
关键词:国语思想

王延模

《国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国别体史书,是西周、春秋时期列国君臣治国理政的言论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历史资料汇编,内容极其丰富。其思想以儒家为主,道家、法家、墨家等各派思想兼而有之,先秦诸子各个流派的思想都可以在《国语》中找到痕迹,而其思想的核心要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其实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与独特地位,肯定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人与宇宙的关系中,人是宇宙的中心,《礼记·礼运》云:“人者,天地之心也。”在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中,人是万物之灵,《尚书·泰誓》云:“惟人为万物之灵。”《说文解字》云:“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管子·霸言》云:“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古人深刻认识到,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这个本理顺了、牢固了,国家才能巩固。反之,这个本搞乱了,国家势必危亡。“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国语》中表现得非常充分。

君与民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命题,《荀子·王制》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唐太宗李世民亦以此论君民关系:“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国语》中体现了正确的君民观。《鲁语上》曰:

晋人杀厉公,边人以告,成公在朝。公曰:“臣杀其君,谁之过也?”大夫莫对,里革曰:“君之过也。夫君人者,其威大矣。失威而至于杀,其过多矣。且夫君也者,将牧民而正其邪者也,若君纵私回而弃民事,民旁有慝无由省之,益邪多矣。若以邪临民,陷而不振,用善不肯专,则不能使,至于殄灭而莫之恤也,将安用之?”

鲁成公问晋厉公被杀是谁的过错,里革直言不讳地回答说“君之过也”。里革认为君王一定要处理好君和民的关系,为民众做出表率。如果君王自身不正,则无以安民。爱民之君一定得到百姓的拥戴,虐民之君必将遭到百姓的反对,“桀奔南巢,纣踣于京,厉流于彘,幽灭于戏”,都是没有处理好君和民的关系而身死国灭的典型。所以,虽然君对民具有绝对的权威,但民又是君的基础,对君具有制约作用。只有君和民各尽其道,才能达到尊君爱民的和一境界。

君王要惠民利民。治理国家有不变的法则,但最根本的还是让人民获得利益。《淮南子·氾论训》云:“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君王一定要认识到民生问题关乎战争胜负和国家兴衰,因此重视民众需求并广施恩惠,才可以赢得民众的支持。《鲁语上》曰:

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不爱衣食于民,不爱牲玉于神。”对曰:“夫惠本而后民归之志,民和而后神降之福。若布德于民而平均其政事,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动不违时,财不过用;财用不匮,莫不能使共祀。是以用民无不听,求福无不丰。”……“中心图民,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长勺之战是春秋时期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鲁国弱,齐国强,力量对比悬殊,但最终鲁国取得了胜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鲁庄公虚心纳谏,接受曹刿的建议,能够“布德于民”,在战前做了“取信于民”的政治准备,为展开军事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君王只要做到“中心图民”,心里始终装着百姓,心里时刻想着百姓,就一定可以达到目的。历史告诉我们,国家的命运前途取决于民心向背,“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君王要尊重民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中,古人已经认识到“民意不可违、民心不可欺”的道理,非常留意和重视民意。《尚书·泰誓》云:“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民众的想法代表上天的意志,民众所希望的事情,上天必然会听从,民意不可违背。周代很早就建立了“采风”制度,周天子派专人负责到民间采风,从而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把握执政的得失,及时采取措施缓和、化解社会矛盾,以维护和延续自己的政治统治。但是,这样的良好传统到了西周后期已经不被重视。《周语上》记载,周厉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任用佞臣,橫征暴敛,对民众的压迫无所不用其极,引起了国人的强烈不满,民众对暴政议论纷纷,邵公对厉王进行了规谏,他不但没有改正自己的过错,反而变本加厉,采取了极端的止谤措施,“得卫巫,使监谤者”,国人稍有议论,便横加杀戮,以致“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邵公谏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厉王仍置若罔闻,却不知沉默中积蓄着更加巨大的反抗力量,“三年,乃流王于彘”。邵公修辞设喻,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警策之语昭示后人,要汲取历史教训,顺应民众心声。民众的议论,是统治者执政的一面镜子。唯有体察民情,尊重民意,国家才不会有覆舟之患。

《国语》所体现出的“以人为本”,与《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管子“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思想是一致的,这些论述形成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爱民、利民、顺民的政治思想传统,充满了人文主义情怀。今天,发扬“以人为本”的思想,顺应民心、关注民生、尊重民意,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和爱戴,体现的正是以人文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是中国古代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准则和最高境界。古人认为人与自然是相通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应该顺应自然,崇尚自然,达到与自然和谐的状态。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上天从不夸耀自己的功劳,春夏秋冬轮回交替,万事万物茁壮生长,一切都是自然的作用。古人在对四季运行、万物生长、人类自身以及社会发展规律准确把握和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了朴素的生态意识,强调人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国语》中正包含着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先民极其重视农耕,形成了专门的“藉田礼”,孟春正月,天子在藉田中举行亲耕仪式,以劝农耕桑。《周语上》记载周宣王即位后却不举行藉田礼,虢文公直言进谏:

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于是乎始,敦庞纯固于是乎成。是故稷为大官。古者,太史顺时脉土,阳瘅愤盈,土气震发,农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庙,土乃脉发……

虢文公认为农业生产是民生大事,上帝的祭品、民众的繁衍生息、国家大事的供给、财用的增长、民风的形成,都出自于农耕。藉田礼是农耕时节到来的标志,立春之时,土地解冻,地气升腾,就可以开始春耕生产了。可见,先民已经对农时和农作物生长规律有了很好的把握,在劳动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知道尊重自然规律对农业生产的重大意义。

人类与动物和植物的关系极其密切,在顺应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古人通过对草木和虫鱼鸟兽近距离的接触和精细的观察,对自然万物有了理性的认识,极其重视动植物的休养生息,提倡对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和适度利用,《国语》中体现了这种意识。《鲁语上》记载,鲁宣公夏天的时候在泗水撒网捕鱼,里革把渔网割断后丢在一边,并给宣公上了一堂生动的生态保护课:

古者大寒降,土蛰发,水虞于是乎讲罛罶,取名鱼,登川禽,而尝之寝庙,行诸国,助宣气也。鸟兽孕,水虫成,兽虞于是乎禁罝罗,矠鱼鳖以为夏犒,助生阜也。鸟兽成,水虫孕,水虞于是禁罝罜,设穽鄂,以实庙庖,畜功用也。且夫山不槎蘖,泽不伐夭,鱼禁鲲鲕,兽长麂麌,鸟翼鷇卵,虫舍蚳蝝,蕃庶物也,古之训也。今鱼方别孕,不教鱼长,又行网罟,贪无艺也。

里革指出,新生的枝芽,初生的草木,以及小鱼、小鸟、幼兽、幼虫,都应该“网开一面”,万物方可繁殖生长。唯有如此,才能保证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反之,过度捕捞和砍伐,必然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生态灾难。这些古人留下的教训,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国语》所体现的生态思想,与儒家学者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孟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的生态保护思想是一致的,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都是古人在生产实践中积淀的生态智慧,我们应该从中汲取营养,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中华文化历来主张“和”,“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和”字的造字就蕴含着古人“和谐”的观念。“和”字之所以从禾,因为古人认为禾是和谐的代表,“禾苗是人为种植的,但必须得到天地、日月、空气、水土、种子、肥料等自然条件的协调,是人与自然最好的合作,也是天地之气最平衡的交流”。(王宁:《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三联书店2018年版,P103)“和”是人和、事和,是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的美好状态。“和而不同”是对“和”这一基本理念的具体阐发。古代先贤圣哲的诸多箴言,如“和为贵”“致中和”“中庸之道”“中和之美”等,都包含着“和而不同”的哲理。《国语》对“和而不同”有非常精辟的论述。

“和合”一词,最早见于《国语》。《郑语》记载,郑桓公与史伯在谈论“兴衰之故”和“死生之道”时,提出“和合”的概念:

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者也。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周弃能播殖百谷蔬,以衣食民人者也。其后皆为王公侯伯。

史伯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认为虞、夏、商、周之所以能够成就与天地一样长久的赫赫功业,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能够在天地和人事之间创造和合关系。“和合”思想经过历代学者的不断阐释,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之中,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郑语》记载,郑桓公对西周王朝因专制统治而面臨衰亡的局面深感忧虑,向史伯请教,寻求避祸之道和应对之策,希望找到天下兴衰之由。史伯赞同桓公认为周王朝将要衰亡的判断,并从自然规律和历代圣君求“和”的具体事例中,阐发了“和而不同”的思想: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入,行姟极。故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和乐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王将弃是类也而剸同,天夺之明,欲无弊,得乎?

史伯提出了先秦哲学中一对重要的矛盾范畴:“和”与“同”。指出“以他平他谓之和”。意思是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允许不同事物的存在,把不同的事物加以协调和平衡,实现多样性的统一。“和”是和谐、统一,“同”是相同、一致,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和而不同”就是在承认个体差异性和事物多样性的前提下,追求内在的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一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是一个自然的规律。实现了和谐,万物即可生长发育,如果完全相同,则无法发展、继续。史伯以“声无一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为喻,揭示出一个普遍性的道理,任何事物都不是单一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多种要素的和谐统一。国家的兴衰存亡全在于一个“和”字,“和而不同”一定兴旺,“去和而取同”必定衰亡。

《国语》所提出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在春秋时期得到了继承与发展。《左传·昭公二十年》晏子从国家政治层面阐述“和而不同”,认为君臣之间应该允许不同看法和不同意见,需要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达成“和”,才是国家政治应有的状态和理想境界。孔子将这一理念引入到社会领域,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论语·子路》),用来阐述做人的道理,“和而不同”成为区别君子和小人的标准之一。“和而不同”这一两千多年前的古老思想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它所表现出来的开放、包容、互鉴、共享的人文情怀,成为处理人际关系、国际关系的思想指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世界名片”。

(作者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国语思想
店员嘲笑赵元任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怎样提高少数民族初中学生学习国语的积极性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容祖儿《一百个我 国语新曲+精选》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妈,你好
思想的乐章
思想的乐章
阿吾(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