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力人工林近自然化经营保障大树携景进城
——以木兰林场针叶林为例

2020-03-07王艳军陈爱桃王桂鑫靳龙赵万利田佳奇王静

甘肃林业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大苗针叶木兰

王艳军,陈爱桃,王桂鑫,靳龙,赵万利,田佳奇,王静

(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河北 承德 068450)

园林绿化中移栽胸径≥20 cm 的阔叶乔木或地径≥18 cm 的针叶乔木属于大树移栽[1]。大树移栽成景迅速,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绿化率,快速改善城市景观,上世纪末因此兴起大树进城热潮[2-4]。大树苗木培育周期长,苗圃供不应求,除了城乡改造提供一部分外,主要来自林地采挖,盲目无序采挖不仅造成林地生态受损,而且成活率低下,浪费严重[3-4]。为解决大树进城的苗源问题,金剑荣提出挖掘现有绿地潜力的想法,疏挖初植密度大的绿地用做绿化苗木[5];徐广仁等提出利用采伐迹地培育绿化大苗技术[6];王朝君等试验了造林地套种培育绿化大苗技术[7];承德市探索了“以造代育”培育绿化大苗的技术,造林时加大初植密度,抚育间伐时疏挖利用大苗[8];木兰林场对幼林地实施抚育性采挖绿化大苗经营实践,效果良好[9-10]。上述探索从林地育苗开始,逐渐认识到抚育性获取苗木,可以有效避免乱挖大树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实际操作起来仍然难免泛滥趋势,殃及林分骨干立木,带来不良影响。为此,在上述探索的基础上,运用近自然林业思想[10-11],提出利用人工林近自然化经营培育园林大树苗木携景进城的设想,并以木兰林场针叶人工林为例予以论证。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持续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国土运动,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林,规模全球第一。受传统用材林思想和历史局限性的制约,我国人工林绝大部分为同龄纯林,其中又以针叶林占多数。同龄人工纯林生态结构失衡,抗虫抗灾能力弱,稳定性差,生态功能低下[11]。德国在200 多年人工针叶用材林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其弊端,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正式宣告放弃人工林经营方式,采用近自然林业经营方式以期恢复天然林[11]。因此,我国大面积的人工林,不论是用材林,还是生态公益林,势必逐步实现近自然化经营,逐步改造为自然更新良好、能够恒续覆盖的林分。

木兰林场位于京津冀之北,始建于1963 年,经过50 多年的发展,森林覆盖率由不足35%提高到86%,新增部分以针叶人工纯林为主,为京津冀阻挡沙源、涵蓄水源,为社会提供优质木材的同时,林内自然产生大量树冠偏大、树干短粗、树形奇特的植株。这些植株作为用材目标树培育价值低下,但用于园林绿化,随着大树携景进城,其独特成景价值是平地苗圃育苗所无法比拟的。在人工林近自然经营中,对这些资源在抚育中利用,在利用中增值,对于提高林场综合效益意义重大。

1 概况

木兰林场是河北省主要林区之一,位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地处滦河上游、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过渡地带,116°51′~117°45′E、41°47′~42°06′N,海拔750~1 829 m。年均降水380~560 mm,年均气温-1.4~4.7 ℃,无霜期90~125 d。

全场总经营面积10.58 万hm2,其中有林地面积8.88 万hm2,林分类型为山杨Populus davidian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次生林,以及落叶松Larix gmelinii、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云 杉Picea asperata、樟 子 松Pinus sylvestrisvar.mongolica人工林,其中针叶纯林及混交林林面积6.70 万hm2,商品林面积2.10 万hm2,主要为针叶林。

2 常见园林针叶树

园林常见针叶树有落叶松、华北落叶松Larix gmeliniivar.principis-rupprechtii、日本落叶松L.kaempferi、长白落叶松L.olgensis、油松、樟子松、白杄Picea meyeri、青杄P.wilsonii等。从观赏特性上,一是树形上分为垂枝型、矮生型、紧凑型、塔型、圆球型、圆柱形、匍匐型、曲枝型以及其他形状;二是颜色上分为普通绿色系、黄色系、银灰色系[12]。

松科园林树种,以华北落叶松、油松、樟子松为代表,分布范围广,适应性强,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树体高大,大枝水平伸展,呈轮状分布,强阳性,生长迅速,耐寒、耐旱、耐贫瘠,适合较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的造景配置;根系发达,寿命长,形成园林景观可持续性强;抗风性强,形成扯旗形树冠,极为壮观,属于特定风景林[12]。作为主景树、背景树或行道树,要求树形轻柔飘逸,树冠圆锥形;用于片植或疏植以表现疏林效果,要求树冠整齐,枝条潇洒,郁郁葱葱。

白杄、青杄为杉科园林树种。白杄耐阴性强,为阴性树种,耐寒,适应范围广,可用于阴面和寒冷地区绿化。生长速度在后期加快,且长期保持旺盛生长,可形成稳定优美的景观。白杄树体高大,树皮灰色,大枝平展,树形端正;树冠呈圆锥形,枝繁叶茂,冠型优美;叶呈粉状青绿色,观赏效果好;球果长圆柱形,成熟时变为有光泽的黄褐色,极具观赏性。可孤植做独赏树和主景树,也可用于庭院和疏林观赏。

3 针叶树近自然化园林大苗培育

单纯培育用材林,木头挂帅,难以维持森林生态、生产功能于一体[13],近自然林业能够克服这一弊端。近自然林业就是减少人为干预,利用自然下种更新促进单层同龄纯林转变为复层异龄混交林,采用目标树单株抚育择伐,保持森林持续覆盖[11]。木兰林场要对大面积的针叶人工林进行近自然化经营,势必要经过一番抚育改造,标记用材目标树,疏除其周围影响目标树生长的竞争树,这些需要疏除的竞争树就是园林大苗的潜在培育目标。这是近自然化园林大苗培育的物质基础,具体操作如下:

3.1 立地选择

针叶树大苗挖掘需要带土球甚至土台,要求土球直径为苗木胸径的6~10 倍,高为直径的2/3[1]。土球挖掘会破坏地表,容易引起林地严重的水土流失[4]。因此,用来培育针叶树大苗的现有商品林地要求坡度必须<20°,土层厚度≥50 cm[8],并且交通便利。

3.2 目标苗木标记

首先根据木材培育目的,在商品针叶林中按照近自然经营原则选定标记用材目标树[14],然后在用材目标树周围,根据“采挖便利,采挖不影响用材目标树生长”的原则,逐一观察其余树木,按照园林大树苗木标准确定标记园林大苗目标树,尤其注意选择树形、冠形、干形等新、奇、特的单株。对形态奇特单株,从艺术角度进行人工辅助造型,稍加修剪就能塑造成景,变腐朽为神奇,它们或者形短干粗而尽显苍劲,或者挺壮通真而催人奋进,从而打造高端园林绿化大苗产品,携景进城。选定标记目标苗木,要求技术人员:首先要有艺术鉴赏力,其次园艺经验要扎实,其三要有一定的森林生态学基础知识。

3.3 辅助性非目标树确定

林地内受压树往往树形奇特,主要原因是上方树木遮阴所致。因此,目标苗木选定后,还需要观察判断其周围立木对目标苗木的塑型作用,保留塑型作用强的植株暂不修剪,伐除既无塑型作用又严重抑制目标苗木生长的乔灌木,适度释放营养空间,避免自然整枝现象。

3.4 科学抚育

用材目标树、目标苗木、辅助性非目标树确定标记后,适时开展科学的抚育作业,包括间伐竞争树、用材目标树修枝、目标苗木修剪造型、施肥、切根、预防病虫鼠害等,以提高苗木产品技术含量,促进目标苗木尽快达到出圃规格。建立苗木档案,健全管护制度。随时掌握市场行情,结合抚育作业,及时采挖达到出圃规格目标苗木。采挖前1个月可以先行断侧根留主根,修成土球后湿土回填,待侧根伤口愈合后截断主根采挖出圃[15]。最后,回填平整采挖坑,间伐辅助性非目标竞争树,以促进自然下种更新。

木兰林场紧邻京津冀经济圈,绿化大苗需求旺盛,经济效益高。截至2013 年,木兰林场利用残次林改造移栽培育绿化大苗40 余万株,当年售苗利润突破5 000 万元[10]。针叶树近自然化园林大苗培育,能够有效提高苗木品质,携景进城,有望进一步提升苗木经济价值。

4 结束语

针叶树近自然化园林大苗培育,首先满足了人工针叶商品林近自然化经营要求,关键在于废物利用,充分利用将被间伐淘汰的立木资源,培育园林大苗,有效缩短大苗培育周期,解决大树进城苗源紧缺问题。同时,在培育大苗中还可以充分利用林内环境,对目标苗木进行塑型造景,提高苗木品质,达到携景进城的最高目标。我国拥有大面积的人工针叶商品林,近自然化园林大苗资源堪称巨量。因此,针叶树近自然化园林大苗培育,应该成为我国人工针叶商品林近自然化经营的一个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大苗针叶木兰
木兰剧片段展示
更正
更 正
提高油松大苗栽植成活率的探讨
母亲“送礼”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若是木兰能网购
风雨海棠
不同择伐方式云南松针叶表型多样性比较*
瑞典林主协会提高工业木材和针叶锯材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