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抗疫“新政”及时落地
2020-03-07魏路
文 魏路
政策篇
为助力企业打赢这场“抗疫战”,华东六省一市纷纷出台新政,从关注企业自身发展要素到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内容不断完善。
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自湖北开始蔓延,并迅速席卷全国多个省市。一场争分夺秒的“抗疫战”在全国自上而下拉开。众多行业经济受创,多数企业复工复产难,尤其是中小企业。为全力支持企业抗击疫情,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保障企业平稳度过疫情,健康发展,华东六省一市纷纷出台扶持中小企业抗击疫情的相关政策。
从全国首个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苏“惠”十条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减免企业负担、稳定企业职工队伍的三个方面,到上海28条综合政策举措为各类企业减轻负担、加大金融助企纾困力度、着力做好援企稳岗工作、有序促进企业复工复产、优化为企服务营商环境的六个方面,华东六省一市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逐渐完善,各省市委办局和各区政府也快速响应,出台相应配套实施细则落实政策执行。
全国首个抗疫新政出台,为企业发展减负
2月2日,江苏省苏州市出台《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条政策意见》,这是疫情发生后全国首个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被称为苏“惠”十条。
苏“惠”十条主要关注企业发展要素的资金、团队以及企业发展成本三方面,尤其注重保障小微企业的发展。在加大金融支持方面,苏“惠”十条指出要确保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2020年信贷余额不低于2019年同期余额,2020年融资成本不高于2019年同期融资成本;并发挥各政策性银行“国家队”作用,全力满足疫情防控融资需求;同时鼓励金融机构持续展开“百行千人进万企”活动,通过线下走访、线上顾问及远程服务等形式提供保障性金融服务。
为保障企业员工利益,在稳定职工队伍方面,针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并可缓缴最长6个月的社会保险费。待缓缴期满后,只要企业足额补缴缓缴的社会保险费,便不会影响参保人员的个人权益。
在为企业减负方面,主张减免中小企业的房租和税费,延期交纳税款;同时,对于中小企业创业园、孵化器及创业基地等科创载体,优先享受减免租金等政策的扶持。
华东地区新政完善,优化企业营商环境
苏“惠”十条的出台实在且及时地为中小企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为企业打赢这场“抗疫战”提供了无后顾之忧的政策盾牌,圈粉无数。随后,各省市陆续降下“政策及时雨”。
2月3日,作为国内首个发布应对疫情支持中小企业恢复生产保经营稳发展的副省级城市,山东省青岛市出台的《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支持中小企业保经营稳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不仅考虑到企业发展的资金、团队和成本,还考虑到了政策执行的效率对企业帮扶的力度。
该通知在加大金融支持、减轻企业负担、稳定职工队伍三大部分之外,增加了“完善政策执行”一项确保政策迅速有效地落地。例如,通知明确提出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要加快支持企业发展资金的兑现进度,抓紧组织企业申报和加快资金审核;各行政执法部门应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建立企业应对疫情复工复产帮扶机制,通过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微信、热线等方式“一事一议”在线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难题;建立清理和防止拖欠账长效机制;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法律援助和服务。
2月4日,安徽省首个发布相关政策的地市—铜陵市,发布《关于应对肺炎疫情帮助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的若干政策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涉及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加大用工支持、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强化企业服务四大项。
较之已出台的政策,该意见在企业资金支持和成本减负方面增加了减免银行手续费、降低用水用气价格;在企业团队方面,通过市场、网络、专场招聘、协商等方式,精准开展企业用工对接活动,引导当地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地就业创业,来稳定企业用工对人才的需求,并提供相应资金支持。
在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提出要强化企业服务,关注到政府公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对企业的影响,提出通过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包保联系相关企业制度,完善“承诺即开工”审批制度,发挥“民营经济110”热线作用,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指尖办”。
值得注意的是,该意见关注到疫情对企业信用的影响,主张对企业受疫情影响而受一般行政处罚的记录不推送至“信用中国”,同时,采取便利信用修复流程,帮助企业重塑信用,规避失信风险,保障企业在融资贷款、招投标领域不受相关限制。
2月3日至8日,华东六省一市各地扶持中小企业抗击疫情的政策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其政策关注点从企业自身发展的资金、团队及发展成本等要素到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等外部因素—从保障企业抗击疫情,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为企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后盾。
沪上新政预计为企业减负300亿元
2月8日,上海公布《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上海28条综合政策举措”),提出全力支持企业抗击疫情、切实为各类企业减轻负担、加大金融助企纾困力度、着力做好援企稳岗工作、有序促进企业复工复产、优化为企服务营商环境等六个方面28条综合政策举措。
从上海28条综合政策举措中,可以看出该举措不仅高度关注参与疫情防控的重点企业、受疫情冲击较大相关行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还兼顾到了延迟复工以后的各类企业,注重分类指导、精准施策。
针对疫情防控的重点企业,支持直接融资渠道鼓;鼓励开展进口预付款保险;并对支持重点防疫物资的供销企业,经认定后给予项目总投入50%-80%的财政补贴或最高给与全额生产投入支持;提供多款专项资金支持疫情防控创新产品研制攻关,并快速形成有效产能投入应用,致力保障企业快速有效地进行“科技防疫”,支持各类企业在上海发展。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春雷在“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情况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计该举措将为企业减负300亿元左右。
据悉,上海28条综合政策举措制定的重要依据来源于,自1月底以来,上海积极开展的政策调研。此次政策调研,通过4000多份的线上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完成,成功了解到企业在此次疫情中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政策诉求。
为进一步落实政策执行,全力支持上海市科技企业渡难关、稳发展、促转型。2月10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发布《关于全力支持科技企业抗疫情稳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16条举措”)提出扎实做好新冠肺炎防控有关科技支撑、支持本市创新创业载体落实“减免企业房屋租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加大科技创新券支持力度、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优化服务保障等7项共16条举措。
根据16条举措,市科委将加快启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创业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申请工作。2月14日,202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创业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申请通知发布,取消了专题赛和现场路演,实行网上评审,并争取5月下达资金。特别强调,今年的创新资金将优先支持运用新技术新模式应对疫情防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为鼓励科技企业在艰难时期坚持创新发展,加速科技创新券的兑付。市科委将2020年上海科技创新券使用额度上限由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在疫情防控期内,科技创新券审核流程不超过5个工作日,并对参与疫情防控的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其审核流程不超过3个工作日。
截至2月10日,上海市16个区政府与临港新区有关扶持中小企业抗击疫情的新政已全部出台。截至2月12日,上海市各委办局也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全力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帮助企业快速平稳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