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观察
2020-03-07陈会慧谌廷妹
陈 慧 陈会慧 徐 浩 谌廷妹 张 婧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为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免疫细胞肿瘤,主要源自B淋巴细胞,目前尚不明确NHL发病机制,但已知其发生、进展与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相关。细胞免疫是调节人体免疫的重要部分,T淋巴细胞在人体抗恶性肿瘤中具有中心调控的重要地位。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是人体先天免疫系统中预防感染、防止细胞向恶性转化的免疫调节细胞,不需要肿瘤特异性抗原识别就可直接杀伤或杀死肿瘤细胞[1-2]。近年来关于淋巴细胞亚群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病情观察中的研究日益增多,取得长足进步,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在该病预后观察中具有重要价值。利妥昔单抗静脉注射、化疗是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常用方法,近年来一些大型研究指出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能显著延长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生存期,改善预后,但其短期或长期毒性需要警惕[3-4]。本研究分析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4个周期(每个周期为3周)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1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纳入作者所在医院行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58例,为观察组;同期纳入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纳入标准[5]: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标准确诊的NHL患者;②首次化疗,未曾行手术治疗、放疗;③签署知情同意书;④年龄18~70岁。排除标准:化疗禁忌证;对利妥昔单抗过敏;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合并其它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病变。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30例;年龄18~69岁,平均(43.87±4.54)岁;其中T细胞NHL(T-NHL)共28例,B细胞NHL(B-NHL)共30例。对照组纳入标准:年龄18~70岁,自愿参与研究,身体健康。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9~62岁,平均(40.95±7.12)岁。2组性别、年龄比较,P>0.05。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化疗方法:给予1.4 mg/(m2·d)长春新碱;给予60 mg/(m2·d)多柔比星;给予600 mg/(m2·d)环磷酰胺;给予100 mg/(m2·d)泼尼松,静脉滴注治疗,1次/3周。利妥昔单抗使用方法: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经静脉滴注给予375 mg/(m2·d)利妥昔单抗注射液,1次/3周。以上治疗均3周为1个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
1.2.2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入组后均在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经肝素抗凝处理。将100 μl新鲜抗凝血标本放在样品测定管内,加荧光标记单克隆体,室温下孵育30 min后加入溶血素,溶血后测定[6]。NK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均采用BD 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数据经BD FACSDiva软件分析。
1.3 观察指标
疗效观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评估标准进行[7]:CT扫描提示淋巴结<1 cm,无可触及的淋巴结,活检呈阴性,针刺阴性,为完全缓解;病灶至少缩小50%为部分缓解;病灶缩小不足50%或增长不足20%为稳定;病灶至少增大25%为进展。有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化疗前后NHL患者与对照组淋巴细胞亚群对比
化疗前观察组NK细胞、CD4+、CD3+较对照组低(P<0.05);CD8+、Treg较对照组高(P<0.05)。化疗后,观察组NK细胞、CD4+、CD3+升高,其中NK细胞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8+、Treg显著降低且仍然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不同病理类型患者化疗后淋巴细胞亚群对比
化疗后B-NHL患者NK细胞、Treg均较T-NHL低,CD8+、CD4+、CD3+较T-NH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化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对比
有效组和无效组在化疗前NK细胞、Treg、CD8+、CD4+、CD3+比较,P>0.05。化疗后有效组Treg、CD4+、CD3+更高(P<0.05);而NK细胞、CD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化疗前后NHL患者与对照组淋巴细胞亚群对比
注:t1、P1为观察组化疗前与对照组比较结果;t2、P2为观察组化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结果;t3、P3为观察组化疗前与化疗后比较结果。
表2 不同病理类型患者化疗后淋巴细胞亚群对比
表3 治疗有效组与无效组患者化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对比
3 讨论
NHL是源自淋巴结及淋巴组织的免疫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异常对NHL发生、进展和预后有重要影响。细胞免疫在人体抗肿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是主要效应细胞,因此分析利妥单抗联合化疗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淋巴亚群的影响有助于今后NHL发病因素、免疫状态的进一步研究,为免疫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主要反映人体细胞免疫状态,CD3+细胞代表外周血成熟T淋巴细胞数量,CD4+是免疫应答主要反应细胞,对辅助性T淋巴细胞(Th)及抑制性T淋巴细胞成熟有影响,从而促使B细胞抗体产生,使NK细胞非特异性杀死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功能被激活[8-9]。CD3+、CD8+经自身及抑制因子在免疫反应中的负向作用,对B细胞功能和CD4+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发挥抗体形成和细胞免疫反应抑制作用。现有研究证实,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及功能变化是肿瘤及其它严重疾病进展时,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的重要表现。本研究中化疗前观察组NK细胞、CD4+、CD3+较对照组低,P<0.05;CD8+、Treg较对照组高,P<0.05。提示NHL患者在治疗前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受抑制,其中T淋巴细胞数量及功能异常导致细胞免疫紊乱,是NHL发病主要因素。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生、发展与此相关,细胞免疫应答及免疫监视功能在肿瘤消灭和监视中有主要作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紊乱时,机体识别及杀伤突变细胞能力变弱,导致肿瘤发生几率上升[10-11]。本研究中化疗后,观察组NK细胞、CD4+、CD3+升高,其中NK细胞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8+、Treg显著降低且仍然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经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后患者原本的低免疫功能状态显著改善,即患者机体细胞免疫状态有所改善,但这种改善仍然不能使患者免疫功能与健康者相当。Treg大量分布在肿瘤周围淋巴细胞中,能杀伤或抑制效应性CD8+或CD4+T细胞,对机体抗肿瘤免疫进行抑制,Treg数量增加提示患者预后较差,但在NHL患者中情况更加复杂,其在不同亚型NHL中表达意义有所不同,在滤泡型淋巴瘤、生发中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增高则预示较好的预后,在非生发中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并无这个规律[12];成年人T细胞淋巴瘤患者Treg高表达提示较差预后。因此研究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时需要注意不同病理类型患者淋巴细胞亚群Treg的变化[13]。本研究中B-NHL患者Treg系列较T-NHL低,但一些类似研究却并未发现此结果,本研究结果与其不一致的原因可能包括B-NHL与T-NHL患者构成比不同[14-15]。值得注意的是,今后研究需要更加重视不同病理类型的患者Treg细胞变化。在有效组与无效组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对比中发现有效组化疗后与无效组化疗后相比,前者Treg、CD4+、CD3+更高,P<0.05,而NK细胞、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有效组肿瘤负荷相对于无效者减少,肿瘤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强度减轻。
综上所述,通过观察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发现,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较差,该治疗能一定程度缓解这种情况,减少肿瘤负荷,观察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利于预后判断,此外要充分考虑不同病理类型患者Treg变化的不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