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网企业海外投建营一体化进程中的融资管理创新研究

2020-03-06李晶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18期
关键词:电网融资

李晶

(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北京100052)

1 海外电网投建营一体化融资创新模式

近年来,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电力需求旺盛,推动一国主干网、多国联网等项目的落地发展,是促进“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建设的重要动力。然而,电网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其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特别是在日益竞争的国际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要求电网企业从传统的工程建设者向投资人、资产运营人的角色转变,“投建营一体化”的模式在非洲、东南亚及拉美等区域逐渐盛行。急速加剧的资金需求为项目融资工作带来诸多挑战,完全依靠传统的政策性银行出口信贷融资模式难度较大,需要引进融资创新模式以进行商业化的运作,通过融资思维、融资边界、融资工具、融资组织创新,形成新形势下的融资创新模式。

1.1 创新融资思维模式

传统的融资思维往往禁锢于“资金”的获取,而忽略了“融通”的含义。特别在国际电网项目融资中,资金提供者可能是贷款银行、私募基金、上下游夹层电力投资人,也可能是公开发行项目债的终端投资人,众多参与方对于项目的评价与关注点不尽相同,而将具有不同风险偏好和回报要求的投资者与资金供给方进行需求匹配,在把“合适的风险”分配到“合适的参与方”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获得低成本、高效率的落实项目融资方案。因此,在国际电网项目融资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发起人既是资金需求方,也是项目风险分配官,只有对项目所在国政治、经济、外交以及行业和项目所涉及的多方因素的叠加分析,才能化风险为机会,并将风险转移至相关对手方,从而仅需关注无法分配出去的风险,并对该风险的触发损失条件、损失概率及损失极值做相应分析并定价,最终获得项目融资[1]。

1.2 创新融资边界模式

在传统的电网项目开发过程中,融资工作参与环节有限,时间滞后且一般不参与项目前期商务谈判。以上服务模式往往导致资金落实方案与实际商务条款不符,影响项目资金使用的同时,也增加了贷款协议的履约风险。融资边界模式创新是指将融资工作前置于项目开发初期,与商务谈判并轨,在商务合同中贯彻未来融资方可能关注的风险及缓释措施。通过全过程、全周期管理,实现项目协议流、物资流、资金流三流合一。同时,也降低了后续融资工作与商务人员的沟通成本,提高了项目整体运作效率。以某国600kV输变电特许经营权协议为例,该项目是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家政府间产能合作框架,具备结构完整、逻辑清晰的项目协议簇范本,且输电服务费采取以电容电价为计算依据的照付不议模式,国际电网投建营一体化项目的典型范例。此类项目的融资工作主要覆盖以下工作范围:投资协议谈判、投资架构设计、财务顾问的选聘及管理、财务模型假设输入及结果验证、项目融资可行性分析、融资方案的搭建与落实以及贷后保后管理。由此可见,融资方案仅仅是项目融资团队诸多工作之一,而真正优秀的融资管理,是将融资“润物细无声”地融进项目整体开发与商务运作的全过程。此外,考虑到诸多国际项目都属于政府间(G-to-G)合作,如上述项目,两国政府合作往往已就框架内项目的融资方案及相关安排有初步协商,这种情况下,就更加凸显了融资工作的引领功能,只有融资先行,提前与框架内合作的金融机构绑定合作关系,将项目纳入其重点支持项目,确定项目资金来源,才能在众多竞争中脱颖而出,博得项目所在国业主的青睐,锁定项目开发权[2]。

1.3 创新融资工具组合模式

目前,资本市场上活跃着数百种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的融资工具和方法,但适用于国际电网投建营一体化的只有少数几类,且受制于项目所在国外汇政策、跨境结算及不同产品自身的信贷审核要求,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所谓融资工具创新,主要体现在:融资渠道、信用结构和产品联动3个方面。(1)融资渠道是指海外项目资金落实的来源和途径,传统的资金来源为出口信贷模式,以电网企业与国外业主签订的总承包合同为依据,通过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保所在国政治风险和项目业主的商业风险,获得国内银行融资,该方式是国内企业“走出去”初期非常盛行的融资渠道。而随着境外电网项目向投建营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单一的“出口信用保险+银行贷款”模式已无法满足投资人需求。根据项目所在地的要求,为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往往选在电力市场稳定、投资法律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南美国家和少数东南亚国家),当地融资银行或机构投资人并不需要信用保险的加持,即可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本地化融资是融资渠道创新的主要发展方向。(2)信用结构是指资金提供方为项目提供融资所需要的抵押质押条件。电网建设项目不同于其他电源类项目,其收入的来源往往是通过设计容量计算的照付不议电费,且不受发电原料及工艺影响,整体收益稳定,适合采取以项目自身未来收益为担保的有限追索模式进行融资,而无须传统信贷融资的第三方担保结构。(3)产品联动是为了适应境外项目及业主对项目的个性化要求,也可以在传统融资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地加入新型信用结构、货币互换、利率掉期等金融工具,通过对宏观经济指标风险的对冲,实现进一步的风险分配,提高项目融资可行性。

1.4 创新融资组织模式

鉴于电网建设及运营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相对成熟且具有国际统一标准,创新的国际电网项目融资组织架构应着眼于全球范围内进行融资资源整合,建立融资共享服务中心,将全球电网项目融资模式及成功案例集成共享,构建业主、金融机构及财务投资人三维立体的融资合作网络。通过与相关金融机构和第三方融资咨询顾问建立长期合作管理,形成合力,以成功市场具备可融资性的商务条件及融资结构为蓝本,进行融资模式复制,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同时,组织应以人为本,不断加强对融资管理人员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为实施高级形式的融资管理创新模式奠定基础,进而保障企业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下获得长足的发展。

2 结语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电力企业,特别是电网企业正摩拳擦掌“走出去”,为欠发达经济体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强其经济原动力。本文通过对电网企业国际投建营一体化建设中的核心问题——融资管理创新的研究,希望能够有效提升电网企业跨境融资能力,建议不断加强融资思维、融资边界、融资工具和融资组织创新,落实项目资金,保障项目所在国电力安全,为国家能源国际化战略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电网融资
计及SOC恢复的互联电网火储联合AGC控制策略研究
穿越电网
房企融资能力对对碰
融资
融资
图说电网
9月重要融资事件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
电网建设工程通用造价管理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