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年度国家卫健委麻醉专业质控中心工作报告

2020-03-06国家卫健委麻醉专业质控中心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0年1期
关键词:专科医院麻醉科麻醉

国家卫健委麻醉专业质控中心

1 2019年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工作总结

国家卫健委麻醉专业质控中心(2019年主要完成了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工作机制, 推动麻醉质控网络向基层延伸; (2)完成2019年度《国家医疗安全与质量报告-麻醉分册》的编写, 并开展麻醉质控指标的修订工作; (3)培养掌握质量管理专业知识的麻醉人才, 积极开展学术交流; (4)学习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工作先进经验, 推动质控数据采集网络建设; (5)办好《麻醉安全与质控》杂志, 建立麻醉及围术期质控的宣传平台; (6)积极配合国家卫健委, 完成其他相关质控工作, 包括参与中德医院质量管理交流研讨会、 协助完成麻醉学科医疗卫生70周年发展报告。

2 2018年度学科建设相关情况现状

从2017年12月到2018年11月, 国家卫健委等多部委先后发布了《关于医疗机构麻醉科门诊和护理单元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7]1191号、 《关于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的意见》国卫医发[2018]21号、 《关于印发紧缺人才培训项目和县级医院骨干专科医师培训项目培训大纲的通知》国卫继教继发[2018]44号、 《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8]1009号等4项文件, 为中国麻醉学科服务能力的提升以及均质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为了解学科发展相关情况, 特在2019年度全国医疗质量数据抽样调查中, 调查了麻醉学科建设相关指标。

2.1 手术科室/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人数比

不同类型医院, 手术科室/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人数比见图1。 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公立综合医院手术科室/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人数比见图2。

与2017年数据相比, 手术科室/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人数比, 除儿童专科医院、 口腔专科医院外, 其余同类型医院三级医院比值明显高于二级医院。 比值最高的三类医院分别为: 三级民营综合医院、 三级公立综合医院、 委属委管综合医院。

手术科室/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人数比各省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三级公立医院比值最高的3个省份为: 贵州、 云南、 山东, 最低的3个为: 浙江、 上海、 宁夏; 二级公立医院比值最高的3个省份为: 北京、 河北、 云南, 最低的3个为: 西藏、 宁夏、 四川。

图1 各类医院手术科室/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人数比

图2 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公立综合医院手术科室/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人数比

2.2 分娩镇痛开展情况

通过分娩镇痛医院开展率(开展分娩镇痛医院占有自然分娩产妇医院的占比)和自然分娩产妇分娩镇痛应用率(在开展分娩镇痛的医院中, 经自然分娩产妇接受分娩镇痛占比)。 考虑除妇产、 妇幼保健及妇儿专科医院外, 其他类型专科医院通常无产科设置, 部分医院因特殊原因设置产科, 缺乏代表性, 故在此不予列出。 因开展分娩镇痛工作的医院中, 各类妇产、 妇儿、 妇幼保健专科医院占有较大比例, 故该指标的跨省比较将同时纳入二次抽样后的综合医院数据以及各类妇产、 妇儿、 妇幼保健专科医院数据。 各类医疗机构分娩镇痛医院开展率与自然分娩产妇分娩镇痛应用率、 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医疗机构分娩镇痛医院开展率与自然分娩产妇分娩镇痛应用率分别见图3-5。

按医院类型, 整体分布趋势仍为专科医院优于综合医院, 民营医院优于公立医院, 三级医院优于二级医院。

从地区分布上来看, 各省区的分娩镇痛医院开展率和自然分娩产妇分娩镇痛应用率均有较大差距。 医院开展率方面, 最高的3个省份为: 河南、 湖南、 浙江; 最低的3个省份为: 西藏、 宁夏、 青海。 产妇应用率方面, 最高的3个省份为: 上海、 辽宁、 河南; 最低的3个省份为: 宁夏、 云南、 西藏。

2.3 手术室外麻醉开展情况

不同类型医院, 手术室外麻醉占比见图6。 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公立综合医院手术室外麻醉占比见图7。

与2017年数据相比较, 各类综合医院手术室外麻醉占比均有所提高, 同时表现为民营医院明显高于公立医院的趋势。 各类专科医院之间仍存在较大差异。

从地区分布上来看, 各省区公立医院间也存在较大差异, 南方地区手术室外麻醉占比明显高于北方地区。 最高的3个省份为: 重庆、 广西、 广东; 最低的3个省份为: 西藏、 甘肃、 黑龙江。

图3 各类医疗机构分娩镇痛医院开展率与自然分娩产妇分娩镇痛应用率(%)

图4 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医疗机构分娩镇痛医院开展率(%)

图5 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医疗机构自然分娩产妇分娩镇痛应用率(%)

图6 各类医院手术室外麻醉占比(%)

图7 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公立综合医院手术室外麻醉占比(%)

2.4 麻醉门诊开展情况

各类医疗机构麻醉门诊开展率、 麻醉门诊量、 手术麻醉总量比见图8, 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公立综合医院麻醉门诊量与手术麻醉总量比见图9。

从医院类型上看, 同类型医院相比, 三级医院通常比二级医院的麻醉门诊开展率和麻醉门诊量与手术麻醉总量比更高。 麻醉门诊量与手术总量比在各地区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 三级公立医院比值最高的3个省份为: 贵州、 北京、 广西; 最低的3个省份为吉林、 西藏、 江苏; 二级公立医院比值最高的3个省份为: 上海、 黑龙江、 山东; 最低的3个省份为: 青海、 宁夏、 甘肃。

2.5 麻醉护士配备情况

各类医疗机构麻醉护士配备率存在较大差异, 除传染病专科及脑科专科外, 其他类型的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均表现为三级医院配备率高于同类型二级医院, 各类医疗机构麻醉护士配备率见图10。

图8 各类医疗机构麻醉门诊开展率与麻醉门诊量与手术麻醉总量比(%)

图9 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公立综合医院麻醉门诊量与手术麻醉总量比(%)

图10 各类医疗机构麻醉护士配备率(%)

3 2018年度麻醉质量安全现状

2018年度麻醉质量安全现状将通过不同类型医院的17项麻醉质控指标以表格形式呈现, 数据后的箭头表示与2017年度数据比较, 2018年度数据的变化趋势(表1-3)。

表1 2018年度各类医院结构质量现状

结构指标人均年麻醉例次数/n危重症患者(ASA分级Ⅲ级以上)占比/%急诊非择期麻醉占比/%椎管内麻醉占比/%插管全麻占比/%非插管全麻占比/%术中自体血输注率/%综合医院 公立 委属委管826↑ 20.16↑ 10.13↑ 7.13↓ 54.02↑ 24.23↓ 31.67↑ 三级741↑ 12.80↓ 14.98↓ 18.24↓40.92↓ 27.79↑ 28.49↑ 二级580↑ 9.49↓ 20.56↓ 35.33↓ 26.33↑ 24.83↑ 19.46↓ 民营 三级699↑ 9.94↓ 15.63↓ 24.10↓ 25.96↓ 34.21↑ 31.73↓ 二级637↑ 8.77↑ 16.49↓ 30.74↓ 20.49↑ 34.11↑ 18.09↓ 专科医院 儿童 三级689↓ 10.64↓ 15.58↑ 6.07↑ 61.69↓ 14.95↓ 29.58↑ 二级403↑ 27.13↑ 21.49↓ 11.53↓56.28↑ 10.21↓ / 肿瘤 三级504↑ 7.17↓ 2.98↓ 3.43↓60.06↓24.73↑ 7.92↑ 二级464↑ 15.58↑ 4.50↓ 8.53↓ 28.43↓ 47.10↑ 24.72↑ 精神 三级1019↓ 10.53↑ 7.04↓ 7.71↑ 12.93↑ 71.48↓ 14.92↓ 二级683↑ 3.54↑ 8.19↑ 11.96↑ 7.32↑ 73.60↓ / 妇产 三级855↑ 1.61↑ 14.33↓ 37.25↓ 27.32↓ 33.56↑7.62↓ 二级719↓ 0.51↓12.67↓ 32.81↓ 6.81↓ 47.44↑ 11.61↑ 传染病 三级396↑ 14.81↑ 7.62↓ 12.33↓ 53.12↑ 26.79↓16.31↑ 二级201↑ 11.44↓ 11.52↑ 19.07↓ 25.39↓ 47.36↑ / 心血管 三级279↓ 54.46↓ 10.70↓ 5.17↓ 68.90↑ 21.94↓ 79.12↑ 二级/ / / / / / / 妇幼保健院 三级898↑ 2.28↓ 18.10↓ 39.74↓ 19.47↑ 34.75↑ 17.93↑ 二级630↑ 1.67↑ 20.96↓ 46.68↓ 6.14↑ 40.75↑ 8.98↑ 妇儿 三级/ / / / / / / 二级391↑ 0.06↓ 11.55↓ 36.41↓ 8.41↑ 34.02↑ / 口腔 三级687↑ 9.55↑ 2.98↑ 2.67↓ 44.83↑ 40.35↑ 18.82↓ 二级582↑ 9.55↑ 5.46↓ 23.21↑ 22.75↓ 40.94↑ /

表2 2018年度各类医院过程质量现状

过程指标PACU转出延迟率/%PACU入室低体温率/%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非计划转入ICU率/%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率/‱综合医院 公立 委属委管0.25↓ 3.36↑ 1.36↓ 4.00↓ 03.27↑ 三级0.36↓ 2.18↓ 1.71↓ 4.67↓ 17.01↑ 二级0.76↓ 1.94↓ 3.74↓ 8.98↑ 13.92↑ 民营 三级0.14↓ 0.48↓ 3.54↑ 4.49↑ 05.83↓ 二级2.12↓ 1.83↓ 3.48↓ 16.14↑029.23↑ 专科医院 儿童 三级0.03↓ 0.41↓ 0.63↓ 06.30↑010.65↑ 二级//3.28↑ /07.23↑

续表2

过程指标PACU转出延迟率/%PACU入室低体温率/%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非计划转入ICU率/%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率/‱ 肿瘤 三级1.34↑ 1.71↑ 3.74↑ 08.78↑ 05.08↓ 二级//3.68↓ 01.59↑07.10↑ 精神 三级0.01↓ /1.98↑ 05.80↑10.31↑ 二级//3.93↑ /00.00- 妇产 三级0.11↓2.38↑ 0.73↑ 04.46↑01.60↑ 二级0.00↓ 0.09↓ 2.60↑ /14.94↑ 传染病 三级0.03↓ 0.68↓ 3.23↓ 01.82↑ 04.54↓ 二级//6.96↓ /32.66↑ 心血管 三级//5.48↑ 00.90↑ 07.40↓ 二级///// 妇幼保健院 三级0.10↓ 0.59↓ 0.37↓ 06.73↑ 04.91↓ 二级1.73↑ 0.24↓ 1.68↓ 13.48↑ 10.62↓ 妇儿 三级///// 二级//1.83↑ // 口腔 三级6.50↑ 0.21↓2.89↓ /01.50↓ 二级//2.80↓ //

表3 2018年度各类医院结局质量现状()

表3 2018年度各类医院结局质量现状()

结局指标麻醉开始后24 h内死亡率麻醉开始后24 h内心搏骤停率麻醉期间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椎管内麻醉后严重神经并发症发生率中心静脉穿刺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发生率麻醉后新发昏迷发生率综合医院 公立 委属委管1.22↓ 1.29↓ 1.80↓ 1.47↓ 1.60↑ 0.99↓ 0.17↓ 三级1.49↓1.61↓ 0.73↓ 1.59↓3.92↓ 5.27↓ 0.25↓ 二级2.21↓ 1.87↓ 1.87↑ 2.96↓ 11.22↓ 13.35↓ 0.80↓ 民营 三级1.29↓ 1.18↓ 0.74↓ 1.35↓ 7.24↑ 7.81↑ 0.35↓ 二级0.98↓ 1.03↑ 0.77↓ 2.61↓37.56↑ 17.80↓ 0.63↑ 专科医院 儿童 三级2.66↑ 3.90↓ 1.09↑0.00↓ 3.99↓ 2.53↓ 0.00↓ 二级0.00- 0.00- 0.47↑ / / 25.24↑ 0.00- 肿瘤 三级0.58↓ 0.62↓ 1.47↓ 6.77↑ 3.35↑ 12.00↓ 0.24↑ 二级0.00↓ 0.23↓ 1.61↓ 15.47↑ 0.00- 28.38↓ 0.46↓ 精神 三级0.41↓ 0.46↑ 0.35↓ 0.98↓0.00↓6.67↑ 0.17↓ 二级0.25↑ 0.25↓ 0.74↑ 0.00- / 40.64↓ 0.00- 妇产 三级0.16↑ 0.27↑ 0.46↓ 3.52↓15.15↑ 2.38↑ 0.18↑ 二级0.00↓ 0.11↓ 0.16↓ 3.50↑ 54.95↓ 9.03↓ 0.03↓ 传染病 三级1.42↓ 1.47↓ 1.64↓3.16↓ 2.06↓ 7.05↓ 0.06↓ 二级0.00- 0.99↑ 1.02↓0.00- / 14.00↓ 0.00↓ 心血管 三级8.09↑ 2.33↓ 6.58↑ 0.00- 5.44↑ 6.40↓ 1.10↓ 二级/ / / / / / /

续表3

结局指标麻醉开始后24 h内死亡率麻醉开始后24 h内心搏骤停率麻醉期间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椎管内麻醉后严重神经并发症发生率中心静脉穿刺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发生率麻醉后新发昏迷发生率 妇幼保健院 三级0.15↓ 0.21↓ 0.34↓ 1.92↓ 1.46↓ 4.22↓ 0.13↑ 二级0.12↓ 0.10↓ 0.45↑ 3.07↓ 1.37↓ 18.73↓ 0.11↑ 妇儿 三级/ / / / / / / 二级0.00↓ 0.46↑ 0.00↓ / / / 0.00- 口腔 三级0.13↓0.13↓1.90↑ / 0.00- 7.50↓ 0.13↑ 二级0.00↓ 0.00↓ 0.80↓ / / / 0.00-

4 问题分析及工作重点

4.1 问题分析

4.1.1 麻醉质控认知水平现状 麻醉质控认知水平逐步提升, 相较综合医院, 专科医院需进一步提高麻醉学科建设在各类型医院均需进一步加强。

4.1.2 麻醉专业结构质控指标反映的问题及分析 2018年结构指标填报信息显示: ①综合医院级别越高, 麻醉医师的人均年麻醉例次越高, 手术科室/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占比越高, 同时疑难危重患者的比例也越高。 从5年数据变化情况看, 这种情况并未明显改善, 甚至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②各专科医院结构数据能够体现出其专科特点。

4.1.3 麻醉专业过程质控指标反映的问题及分析 过程质控指标填报率与结构指标和结局指标相比, 填报率仍然相对较低。 2018年过程质控指标主要反映出以下几方面情况: ①在多数综合医院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 非计划转入ICU率及非计划二次插管率3个过程指标较前一年度有所下降, 提示过程质控取得一定成果; ②PACU质控工作仍旧任重道远, 相关低体温指标的上报发生率与实际调查发现仍存在较大差异, 提示PACU相关工作的落实尚待进一步推进; ③第2年纳入调查范围的专科医院此部分数据反馈程度仍较差, 需继续加强对专科医院麻醉医生17项麻醉质控指标的宣传贯彻工作, 同时在修订麻醉质控指标过程中也应当考虑到各类专科医院的需求。

同时必须再次强调的是: 麻醉质控工作中对于过程质控指标的关注, 不应当止步于指标本身。 在获取过程指标后, 下一步应当研究导致该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 是否与麻醉管理相关从而在制度或流程上进行预防。 通过Plan(计划)、 Do(执行)、 Check(检查)和Act(行动)的质控循环, 实现对麻醉质量的持续改进。

4.1.4 麻醉专业结局质控指标反映的问题及分析 与前4年的调查结果相比, 综合医院大多数结局指标整体水平有所下降, 但总体结局指标仍呈现出从大型中心综合医院向基层综合医院逐步升高的趋势。 因手术类型不同, 除部分结局指标在个别类型专科医院略高于综合医院, 其他结局指标与同等级公立综合医院相比略低或持平。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部分结局指标存在随时间波动的情况, 需要建立起规范的术后随访制度来保证结局质控指标真实规范地收集数据, 避免因随访力度不一造成数据指标不能准确反映临床质量安全情况; ②对于麻醉后24 h内死亡率、 麻醉后24 h内心搏骤停率、 麻醉后新发昏迷率等指标,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导致该事件发生与麻醉管理的相关程度, 通过PDCA的质控循环, 从而在制度上能够加以预防; ③与麻醉管理相关性更强的麻醉期间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 椎管内麻醉后严重神经并发症发生率、 中心静脉穿刺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发生率等指标, 还应继续注意指标采集是否严格遵循相关定义标准, 尤其是对于新纳入调查的医院。

4.2 工作重点

(1)紧抓历史性机遇, 关注麻醉学科建设, 完善学科质量管理体系; (2)继续落实质控指标的修订工作, 积极推进麻醉质控数据的收集; (3)规范质控指标采集过程, 推动信息化质控指标采集填报; (4)继续加强省级麻醉质控的麻醉质量管理工作, 完善质控网络; (5)通过积极开展质控项目, 有针对性的提升麻醉医疗质量安全水平; (6)办好《麻醉安全与质控》杂志, 构建围术期质控工作沟通交流学习平台。

猜你喜欢

专科医院麻醉科麻醉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麻醉科住院医师术前访视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市属三级综合医院麻醉科医师人力配置实践与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麻醉科特色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模式探索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传染病专科医院门诊医保拒付产生的原因及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