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配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的临床观察※
2020-03-06谢怡堂李梅芳
彭 静,谢怡堂,李梅芳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510850)
痤疮是青少年常见的面部皮肤损害,轻者影响学习和生活,重者导致面部毁容。西医治疗面部痤疮常采用抗生素、激素及对症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不同的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为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探讨更好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丹参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配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痤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50例。中医组男22 例,女28 例;年龄18~23 岁,平均(20.28±2.01)岁;病程8~32 个月,平均(13.22±3.11)个月。西医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18~24岁,平均(20.28±2.41)岁;病程8~31 个月,平均(13.56±3.17)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符合《现代中医诊疗手册系列皮肤性病手册》中痤疮的诊断标准[1];患者自愿遵循本研究的用药方案,签署知情同意书;能坚持用药、按时复诊的患者。1.3 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有药物禁忌证者;无法配合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西医组给予维A 酸乳膏(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1816)治疗,外涂于患处,每日1次,共用药3个月。
2.2 中医组给予丹参注射液(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1303)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中药面膜治疗。选用2.5 mL注射器,足三里局部皮肤消毒,针头刺入0.5~1 cm,回抽无血后注入丹参注射液1 mL,两侧同时注射,每周1次。中药面膜处方:白芷、白附片、苦杏仁、蜂蜜各10 g,用纯净水调成糊状,均匀敷于面部,敷30 min后用清水洗净,隔日1次。共治疗3个月。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①比较两组痤疮严重程度,采用Pillsbury及国际改良痤疮分级法,分为轻度(病灶<50个,轻度瘙痒,有黑头、粉刺)、中度(病灶50~100个,出现明显瘙痒,有脓疱出现)、重度(病灶大于100个,出现严重瘙痒,有深层炎症丘疹和结节)。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疗效指数=(治疗前病灶数-治疗后病灶数)/治疗前病灶数×100%。痊愈:病灶基本消退,疗效指数≥90%;显效:病灶大部分消退,疗效指数60%~89%;有效:病灶部分消退,疗效指数20%~59%;无效:病灶消退不多甚至加重,疗效指数≤19%。
3.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痤疮严重程度比较 治疗后,中医组轻度痤疮例数多于西医组,中度痤疮例数少于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痤疮患者痤疮严重程度比较(例)
(2)临床疗效比较 中医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西医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痤疮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4 讨论
西医认为,激素不仅刺激皮脂腺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还刺激皮脂腺管的角化,通过毛囊皮脂腺的相应受体影响痤疮的发病机制[1]。痤疮的发病率与雄激素分泌量有关,雄激素以多种形式存在,二氢睾酮最为活跃的,其次是睾酮,睾酮控制皮肤的皮脂分泌[2]。西医采取的外用药物有一定作用,但单独使用治疗效果欠佳。
中医认为,痤疮发生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及肥甘厚味,复感外邪,使毛囊闭塞,内热不得透达,致使血热蕴蒸于面部,或脾胃湿热,内蕴上蒸于面部而形成。所以,中医治痤疮多以清肺热、祛风热、凉血活血的中药内服。
穴位注射疗法是在穴位或特定部位注入药液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将针刺和药物作用结合直接刺激穴位,使药物在穴位处保留的时间延长,从而增强与延长穴位的治疗效能,发挥活血化瘀、疏通经气的作用,充分发挥穴位和药物的治疗作用。丹参中含有脂溶性丹参酮,对痤疮丙酸杆菌高度敏感,对于痤疮丙酸杆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3]。中药面膜直接将药物渗透在痤疮局部皮肤,直接作用于病灶[4]。中药面膜成分为白芷、白附子、苦杏仁、蜂蜜,其中白芷有美容功效,白附子可调节色斑和黑色素,苦杏仁和蜂蜜使皮肤角质层软化,促进皮肤微循环,使皮肤红润光泽,消除色素沉着引起的色斑,达到美容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中医组痤疮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丹参注射液足三里穴穴位注射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可以有效改善病情,与陈淇等[5]研究结果相似。但因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少、时间有限,关于起效的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