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性回肠造瘘对直肠癌患者低位前切除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

2020-03-06陈振伟曹晨曦胡毕文姚飞李森娟邱敏凌怡庭沈桂鑫

浙江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造瘘预防性肛门

陈振伟 曹晨曦 胡毕文 姚飞 李森娟 邱敏 凌怡庭 沈桂鑫

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和器械的发展,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术式逐渐完善,如低位前切除术(low anterior resection,LAR)、拖出吻合术、经前会阴切除术、适形切除术、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 resection,ISR)等[1-4],其中LAR占主导地位。然而,LAR对患者肛门功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5],患者可出现排便失禁、排便急迫、里急后重感、排便困难等症状,即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有研究结果显示,影响患者LAR术后肛门功能的主要因素包括放疗、吻合口与肛门的距离、吻合口瘘等[6-8]。目前关于预防性回肠造瘘对肛门功能影响的研究很少,且结果不一致[9-12]。本研究就预防性回肠造瘘对直肠癌患者LAR术后肛门功能影响作一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8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预防性回肠造瘘26例,未造瘘5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分期、肿瘤到肛缘的距离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见表 1。纳入标准:(1)首次发现直肠癌;(2)肿瘤距肛缘≤7cm;(3)手术方式为 LAR;(4)术后病理分期为0~ⅡA期。排除标准:(1)复发性直肠癌;(2)接受过新辅助或辅助放疗;(3)术前肛门功能明显减退;(4)术后吻合口瘘;(5)随访期间发生局部复发。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1.2 肛门功能评估 分别于术后(造瘘组为造瘘回纳术后)3、6个月及1年,采用Emmertsen等[13]制定的LARS量表评估患者肛门功能,研究者指导患者自评并答疑。量表内容包括排气失禁、稀便失禁、排便次数、里急后重感(排便后1h内再次排便)、排便急迫感等5个项目,满分 42 分,见表 2。0~20分表示无LARS,21~29 分表示轻度LARS,30~42分表示重度LARS。该量表可信度较高[14],其汉化版在中国人群中的实用性已得到验证[15]。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造瘘组术后3、6个月及1年时LARS评分分别为(23.54±8.35)、(17.27±7.82)、(9.73±6.38)分,未造瘘组分别为(28.92±6.11)、(21.78±7.72)、(11.58±6.63)分;术后3、6个月未造瘘组LARS量表评分明显高于造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肛门功能受损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1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LARS量表

3 讨论

LAR对患者的肛门功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可出现LARS,主要包括2个方面,即排便功能障碍和控便功能障碍,一般情况下两者同时出现。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新直肠动力不足[16]、神经反射受损可引起排便功能障碍;新直肠顺应性降低[17]、肛门直肠角变钝、括约肌损伤、神经损伤导致的肛门松弛、感觉减退等因素可引起控便功能障碍[18-19]。此外,某些临床因素对肛门功能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放疗可损伤肠壁及盆腔神经[20],使肛门括约肌和肠壁呈纤维化改变等[21];吻合口瘘可导致局部僵硬、狭窄,使新直肠的顺应性降低,从而影响肛门直肠功能[22]。为尽可能减少临床因素对本研究的影响,笔者在纳入病例时就制定了相应的排除标准,使研究结果更可靠。

目前治疗LARS的方法主要包括生物反馈治疗[23]、括约肌功能锻炼、电刺激治疗[24]、药物对症治疗等。但是肛门功能的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因为神经再生是缓慢的[16],这一点在本研究中也得到了印证。预防性回肠造瘘对患者肛门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的影响,但相关研究较少,且不同研究的设计方案及结果也不一致。Alves等[10]比较了直肠前切除+预防性造瘘术后早期回纳组(术后第8天)与晚期回纳组(术后2个月)患者的肛门功能,分别于初次术后3个月及1年评估肛门功能,结果显示初次术后3个月早期回纳组肛门功能优于晚期回纳组,术后1年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笔者认为该研究设计欠妥,因为在初次术后3个月评估肛门功能时早期回纳组患者已过了82d肛门功能锻炼,而晚期回纳组仅30d,因此早期回纳组自然优于晚期回纳组。笔者认为以造瘘回纳术为时间起点,这样两组才有可比性。汪晓东等[12]研究了直肠或肛管癌行超低位吻合术后1、3个月(时造口组为造口回纳术后1、3个月)患者的肛门功能,结果显示未造口组肛门功能优于造口组;但未进行长期随访,未能评估造口对肛门功能是否有远期影响。此外,该研究纳入患者中既有LAR,又有ISR,而这2种手术方式对肛门功能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可能带来偏倚;同时该研究有15例Ⅲ期患者,而文中未说明其是否曾接受过放疗。Rickard等[9]在LAR术后1年时评估了预防性造瘘组与未造瘘组患者的肛门功能,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本研究结果一致。Gadan等[11]在LAR术后12年时评估预防性造瘘组与未造瘘组患者的肛门功能,结果显示未造瘘组患者肛门功能优于造瘘组,提示造瘘可能不利于直肠肛门功能的恢复。

表3 两组患者肛门功能受损严重程度比较[例(%)]

综上所述,预防性回肠造瘘在术后短期内有利于患者肛门功能的恢复,且远期对肛门功能亦无影响。但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样本量较小、未区分纳入患者直肠吻合方式是单吻合还是双吻合等。

猜你喜欢

造瘘预防性肛门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与结肠造瘘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效果比较
肠扭转大肠破裂近端大肠造瘘与远端大肠造瘘效果对比
循证护理对结肠癌造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幸福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肛门瘙痒不能挠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